已证实:又发现两名女性!其中一位福建人

杰华摊点 2024-05-20 06:36:36

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前夕,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完成首批18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的勘误和增补工作。

“陈乃安 浙江温岭”“方兆骧 广西凌云”……5月17日,记者来到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前,发现纪念碑上18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已经完成相关的勘误和增补。如陈乃安原来籍贯为空白,此次加上了“浙江温岭”;方兆骧原来籍贯写成“广东凌云”,此次修改为“广西凌云”。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公布第一批抗日航空英烈信息勘误名单。图源:南京日报

新发现两名22岁女性抗日航空英烈

其中,郭彩玲和侯子勤

两位英烈被证实为女性

这也是英烈碑上

1468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中

发现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女抗日航空英烈

“郭彩玲 学员(女) 福建同安

1921年—1943.4.20”

“侯子勤 学员(女) 天津

1921年—1943.5.18”

……

其中,两位英烈的名字后面都加上了“(女)”,十分醒目。“此前我们只知道烈士的名字,不能确认他们的性别。”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在英烈碑上的1468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中,舍己救人的空乘英雄鲁美音为此前发现的唯一一位女抗日航空英烈。

今年4月份,在厦门市媒体和文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又有两位抗日航空英烈被证实为女性,其中一位是越南归国华侨郭彩玲,另一位是重庆大学体育专业学生侯子勤。

皆在参加滑翔训练时失事牺牲

郭彩玲,福建同安人,是滑翔训练班的学生,1943年4月20日在成都凤凰山练习滑翔失事牺牲,年仅22岁。厦门文史工作者找到了1943年1月8日的一份报纸,上面刊登的《访问滑翔班》文章中这样写着:“一位长(高)个子是中越混血女儿郭采(彩)玲。她留恋祖国,也想念在越南的父母兄弟……”此外还有一份1946年第1期《滑翔》杂志上的配图,上面刊登了一名意气风发的年轻女子的照片,图片说明为“女指导员郭彩玲”。

《滑翔》(1946年第1期)杂志上的配图,图片说明为“女指导员郭彩玲”。

和郭彩玲一样,女学员侯子勤同样在参加滑翔训练时失事牺牲。在1944年3月1日《大公报》(桂林版)刊登的《尧山表演失事》一文中写着:“1943年4月20日,滑翔训练班学员郭彩玲女士及同年5月18日侯子勤女士俱失事于成都凤凰山。”

壮志凌云:中国第一代飞行员

牺牲时平均年龄只有23岁

抗战初期

中国空军只有约300架战斗机

性能较为落后

由于抗战时期

国民政府没有生产战斗机的能力

损失一架,就少一架

而日军拥有战机数千架、性能优异

且仍在源源不断地生产

但抗日战争期间

中国空军击落或击伤日机一千余架

自己损失军机一千多架

4000多位空军将士以身殉国

他们有的来自顶尖学府

有的是归国华侨

有的出生名门望族,家境优渥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

他们简直颜值逆天

他们曾经的梦想

有的是做电影明星

有的是做商人

而在他们做出选择的那一刻

生命就已不属于自己

他们牺牲的时候

平均年龄只有23岁

培养他们的飞行学校门口立了校训:

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

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这不只是一个口号

而是他们在风华正茂时就写下的遗嘱

不能挂念过去

不能思索未来

他们只有现在

只有当下

如果有可以称之为计划的东西

那大概就是为国牺牲吧

照片中的“墓碑”

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社、广州日报、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等

13 阅读:7001
评论列表
  • 2024-05-20 10:56

    [祈祷]

  • 2024-05-20 12:11

  • 2024-05-20 19:22

    不忘国耻,永怀先烈!

  • 2024-05-20 20:21

    有网友说得好“素未谋面,身受其恩”,是子孙都受其恩啊。感恩先烈。如果日本露出獠牙,一定要一鼓作气打死它们

  • 2024-05-20 19:03

    那个时代能造飞机的就那几个国家,飞机可以买,可是飞行员培训真的很难,可不比陆军,发把枪就能拉上战场,飞行员除了身体好之外还得有文化,所以抗战时期牺牲的飞行员基本上都是时代的精英。[捂脸哭]

杰华摊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