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毛主席从上将授衔名单中划掉一人:此人骄傲自满,授中将为宜

方圆文史 2024-02-15 14:56:32

1955年的一天,时任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管理部部长罗荣桓将一份上将授衔名单呈递给毛主席审阅。

主席仔细看完名单后,随即提笔从名单上划掉一人,并说道:此人战功和资历都够,但为人骄傲自满,建议授中将。

那么,此人是谁呢?为何主席会如此评价他呢?

他就是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建安将军。

熟悉我军历史的读者对王建安将军应该并不陌生,他于1908年出生在著名的“将军县”——湖北黄安(今红安)。

幼年时期的王建安给地主放过牛、要过饭,可谓吃尽了苦头,直到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其人生才迎来了新的转变。

在这之后,王建安在我党的领导下,先后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几十年的戎马生涯,王建安更是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一路做到了兵团司令员。

1949年4月渡江战役期间,时任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司令员王建安率部率先登上了长江南岸,接着迅速向纵深插入,与兄弟部队一起在广德和长兴地区一举围歼了敌人5个军10余万人,使整体战局得以顺利发展。

1952年,王建安调任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入朝后奉命驻防朝鲜东线。

在次年进行的“夏季攻势”中,王建安率部攻占了敌人多个战略支撑点,一举粉碎了敌人试图破坏和谈的阴谋,他还因此获得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的一级国旗勋章。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资历还是战功,王建安将军都完全够资格被评为上将军衔,何况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担任兵团司令员职务的将领,基本都是授予上将军衔,因此授予王建安上将军衔,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既然如此,那就是主席所说的“骄傲自满”的原因了。

但其实,主席之所以说王建安骄傲自满,是因为他为人刚直、不够圆滑,所以常常得罪人,比如在1942年,他就曾因一件事与陈老总意见不合,当众拍了桌子。

尽管这并不是什么实质性的缺点,但当众与领导拍桌子,也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而据说济南解放后,毛主席在接见王建安时,还曾提到了这件事。

那么,王建安最后真的只是被授予中将了吗?

当然不是!负责授衔工作的罗荣桓深知,以王建安的资历和战功是完全够资格评为上将军衔的,若仅给他评个中将的话,显然对他是不公平的。

至于说他“骄傲自满”,应该是主席误解了,尽管他之前跟陈老总有过争吵,行为态度上有所欠缺,但毕竟都是为了党的事业、为了工作,这并没有什么,陈老总宽宏大量,自然也不会将这些小事放在心上。

此外,与王建安拥有同样资历、战功的许世友是上将,而如果王建安仅评为中将的话,不仅他本人有意见,其他一些将领的军衔也不太好评定。

鉴于这些问题,罗荣桓仔细思索了一番,最终以王建安正在休养、无具体职位为由,暂且不给他授予任何军衔。

因此,在1955年新中国举行的首次授衔仪式上,就没有看到王建安的身影。

当时,王建安的战友们还曾为他鸣不平,但将军却淡然地说道:我参加革命是为了人民,又是为了军衔。

1956年初,王建安被任命为沈阳军区副司令员,评定为上将军衔。在国防部大楼,由时任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和总参谋长黄克诚大将亲自为他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对于这份“迟到”的荣誉,王建安备受感动!

建国以后,王建安将军长期都是担任副职,他的上级都是曾经的一些老部下,但从始至终他都任劳任怨。这对于一位戎马数十载的老将军来说,无疑是非常难得的。

有一次,他的一位老部下曾开玩笑说:老首长,以您的资格,不能总是当配角啊!

结果将军听后严肃地说道:“按你说的,我们都把位置占着,那还要什么革命事业接班人!”

这位老部下顿时哑口无言。

在战场上,将军作战勇猛,令敌人闻风丧胆;在工作中,将军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生活中,将军严于律己,默默地为人民服务。

1980年7月25日,王建安将军走完了他精彩而传奇的一生,享年72岁。

文章的最后,让我们一起为开国上将——王建安将军,致以崇高的敬意吧!

5 阅读:3695
评论列表
  • 2024-02-16 19:45

    无冕将军,为国为民族。永远的人民将军!

方圆文史

简介:文史专栏作家,历史文学研究爱好者,历史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