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不痛了,就不需要治疗了吗?

上海静安 2023-12-27 09:05:50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呈年轻化趋势,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病的基础和最直接的病因。我国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1.1%和13.3%,其中约有1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为痛风。

“痛风的发展有三个阶段,但患者往往在急性发作期缓解后,就不再坚持治疗,这样极易导致痛风的反复发作,且病情加重。”十院科普官、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刘欣颖提醒患者,切勿忽视痛风间歇期与缓解期的治疗,遵医嘱,不可随意停药。

第一个阶段:急性关节炎期

痛风急性期的典型表现为下肢关节局部明显红肿热痛,痛如刀割或咬噬样。多见于足第一跖趾关节,即通俗讲足大拇趾关节,也可发生于其他较大关节,尤其是踝部与足部关节。临床多表现为单关节炎症,少数患者可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关节同时发病。

“男女发病诱因有很大差异,男性患者最主要为饮酒诱发,其次为高嘌呤饮食和剧烈运动。女性患者最主要为高嘌呤饮食诱发,其次为受凉或剧烈运动。”刘欣颖表示。

痛风急性期引起的疼痛多具有自限性,一般在数天至2周内自行缓解。

第二个阶段:间歇期

痛风间歇期是指两次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间期,短则数周,长则数十年。

如果尿酸控制不佳,痛风反复发作,间歇期变短,可逐步转变成慢性关节炎。此期滑膜增生明显,关节内有尿酸盐结晶,并且逐渐增多。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被认为是痛风发生发展的重要节点。

第三个阶段:慢性关节炎期

关节出现大量尿酸盐结晶,形成痛风石。痛风石是人体对尿酸盐晶体的慢性、异物肉芽肿性炎症反应。慢性关节炎期还可出现关节韧带及关节囊被侵蚀变形,骨质破坏、关节受限、关节畸形甚至功能受损。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阶段治疗目标不一样

急性关节炎期:缓解疼痛

痛风急性发作时,卧床休息、避免活动,保持平躺姿势,垫高患肢,避免关节负重。可局部冰敷患处,以缓解关节及周围组织的红肿热痛。进一步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或糖皮质激素。

痛风发作时,高嘌呤的食物一定不要吃。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可以多饮水。

在痛风急性发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前,不可以进行降尿酸治疗。因为痛风往往发生在血尿酸急剧波动之时,加用降尿酸药物可导致痛风加重。但痛风发作前已经服用的降尿酸药物可继续服用。

间歇期和慢性关节炎期:避免复发

(1)低嘌呤饮食至关重要。应避免食用肉汤、海鲜、动物内脏等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尽可能地多吃新鲜蔬菜,均衡营养。

(2)多饮水,建议每日饮水2000mL以上,促进尿酸排出。应避免喝碳酸饮料、果汁、功能饮料等高果糖甜饮料,因为果糖在肝脏可以转化为嘌呤。需戒酒,酒精可导致血尿酸升高,无论白酒、黄酒、啤酒、红酒都一样。

(3)注意足、膝、手等好发部位的保暖,慎用影响尿酸排泄药物。

(4)适度锻炼、控制体重。

如果以上措施血尿酸仍不达标,需在医生指导下坚持长期用药治疗。目前降尿酸药物分为以下两类:

(1)抑制尿酸合成类药物:主要有别嘌醇、非布司他。

(2)促进尿酸排泄类药物:苯溴马隆。

慢性关节炎期已形成痛风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外科手术治疗。

总之,痛风患者如能遵医嘱进行规范的治疗,可以达到不发作的目标,也能尽可能避免高尿酸对身体造成的其他伤害,收获高质量的健康生活。

1 阅读: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