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女老师被杀案回顾,法医保留证据25年,凶手身份令人无法接受

温读pro 2024-05-16 21:46:56

90年代,河南一乡村女教师早上骑车带着儿子去镇上赶集,直到太阳下山都不见回家。

家里丈夫很是担心,拉上弟弟一起出门找人,不曾想在一口机井里发现了妻儿的身影,急忙拨打了报警电话。

警方接手后,收集到的信息实在是少之又少,而且当时的刑侦技术落后,人海茫茫根本不知道谁是凶手,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也毫无进展。

直到25年后,警方才掌握了破案的关键线索,他们用当年现场收集到的精斑进行DNA比对,终于成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只可惜找到犯罪嫌疑人时,一切都为时已晚……

被害女教师叫魏淑敏,是河南修武县河湾村的一名女教师,案件发生时才30岁,与她一同被害的还有四岁的儿子。

01

1991年5月23日,魏淑敏眼见儿子病情一直不好,于是找丈夫要了一百块钱,打算带儿子去县城里看病,刚好那天又是镇上赶集的日子,就跑去问婆婆要不要买点东西回来?

婆婆一向节约,她告诉魏淑敏家里不缺东西,看完病就早点回家,不要乱买东西。

这话正好被旁边经过的丈夫曹正红听到,他笑着对魏淑敏说:“赶集的时候买点菜回来呗,咱们今天好好吃一顿。”

听到儿子的话,一旁的婆婆不满了,她睨了儿子一眼说:“家里又不是没菜,干嘛乱花钱?”

看着婆婆在训丈夫,魏淑敏嘴角含着笑意偷偷溜出去骑着自行车走了。

眼见妻子溜走,曹正红也不跟母亲打趣了,拿起工具下田干农活去了。

直到中午,曹正红回到家却不见妻子身影,他心里就有些纳闷,这时候也该回来了,怎么不见人呢?

不见妻儿回来,曹正红心里有些不踏实,下午就没去干活,直接在家里等他们回来。

可直到傍晚时分,还是不见妻子身影,这时曹正红急了,按说集市五点也收摊了,妻子在镇上又没有朋友,怎么会耽搁这么久还不回来。

于是他急忙拉上弟弟曹正清借了辆自行车就往镇上方向去找,可一路上都没找到妻儿的身影,兄弟两人就在镇上转来转去找人,直到晚上11点,眼见实在找不到了,这才摸着来路往回找。

结果一路走到磨台村附近,弟弟曹正清突然想起磨台村旁边有条通往镇上的公路,公路旁边有一个鱼塘,嫂嫂不会在那发生意外了吧?于是直接拉着曹正红往磨台村方向走。

曹正红这时心里也很忐忑,他拉着弟弟的手一边走一边默念:“佛祖保佑,保佑阿敏和小宝平安无事……”

来到磨台村后,兄弟两人约定分开寻找,一个去鱼塘边找找,一个去公路附近找找。

找了一段时间,两人都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想来魏淑敏母子并没有掉入鱼塘里,于是就打算在附近的田地里找找线索。

刚好兄弟两人走到一片麦田附近,眼尖的曹正清留意到有一个废弃的机井,于是就拿着手电筒探上去随意照一照,想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

结果这一照吓得他三魂不见了七魄,直接发出了一连串的尖叫声,手指指着废井哆哆嗦嗦的说:“那里,那里好像有人!”

听到这话,曹正红被吓得一激灵,只是他很快想起失踪的妻儿,于是壮着胆拿起手电筒往废井里照。

没想到就在井里看到了失踪的儿子,他整个人都愣住了,实在无法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而一旁的曹正清也反应过来,赶紧撒腿跑去村长家里报警。

02

接到警报,当晚值班民警范新河带着一群手下赶到现场展开侦查,他们发现孩子的尸体下面还躺着一具赤裸的女尸,而这正是失踪多时的魏淑敏,她跟儿子的身体都被水泡得发白,身上也有多处明显的伤痕,猜测其身生很可能遭到强暴。

随后法医对母子两人进行了尸检,发现两人肺部不存在大量积水,初步确定不是溺水而亡,而两人的死因都是头部的致命伤,显然是有人拿钝器袭击了他们,随后抛尸到井里。

另外,法医还在魏淑敏身上发现了男性的精斑,可确认其生前遭受了性侵,而母子两人身上的衣服都不见了,很可能上面沾了凶手的血迹,凶手给直接带走了。

而除了衣服没有找到之外,魏淑敏所骑的自行车也不见踪影。

民警就产生了一个大胆的猜测,凶手杀人后很可能是骑自行车走的,于是就想顺着车痕去查找凶手逃跑的大概方位。

只是车痕来到池塘边就消失了,民警只能对池塘进行了打捞,最后成功把魏淑敏的自行车打捞上来,只是那几件衣服还是找不到。

后来经过法医详细的检查,确认魏淑敏母子的死亡时间超过12小时,推断是赶完集回家途中被害的,大概是中午12点左右。

而民警也对现场的一些痕迹进行查看,他们发现周边没有任何血迹,显然这个凶手是在清理了现场之后才离去的。

综合所有线索来看,民警推断出犯罪嫌疑人的几个特征:年纪四十岁左右,身材不肥不瘦,对周边环境比较熟悉,关键是具有反侦意识,很可能曾经犯过事。

案发几天后,民警又得到了新线索,事发当天曾有村民在案发地附近看到一个光头男人逛悠,看起来有些慌慌张张的。

范新河当即怀疑这光头男人很可能是附近新河农场里的劳改犯,再加上农场里的畜牧劳改队每天都会在特定时间外出喂养牲口,只要能查出当天谁有独自外出的嫌疑,那就很有可能找到凶手。

在一番排查下,民警把目光锁定在一个叫梁刚领的劳改犯身上,事发那天大家都在吃饭时,梁刚领曾借口不舒服躺在床上,这让他有了单独行动的机会。

再加上民警在梁刚领的衣服上发现血迹,通过比对发现与死者血型一致,他的体貌特征也很像村民描述的光头男人,种种迹象都把矛头指向了他。

可就在这时,领队向警方反映说当天梁刚领只是独自待了一个小时,按之前警方的猜测来看,想在一个小时内杀人抛尸又清理现场,这似乎有些不切实际。

再来,当时国内还没有比对DNA的技术,虽说梁刚领衣服上的血迹与死者血型一致,但血型种类就那么几个,相同血型的人可多了,这根本代表不了什么。

无奈之下,警方只能放弃继续追查梁刚领,整个案情就此陷入到僵局里,有关凶手的所有线索直接断了。

03

对于这样的结果,年仅28岁的范新河感到很是气愤与不甘,四岁孩子无辜惨死的身影总是徘徊在他脑海里,作为警察却无法将一个恶魔绳之于法,这份无力感让他日日寝食难安。

但作为一个警察,他是不会轻易放弃的,他让法医把罪犯的精斑保存下来,以待日后有先进的技术再追查,当时他就暗暗下定决心,不管要等待多久,总有一天要把这罪犯捉拿归案。

就这样20多年过去了,范新河也从一个小民警成了公安局副局长,这些年他履破奇案,获得了不少的嘉奖,偏偏魏淑敏母子的案子却一直没有进展,这也成了他多年来挥之不去的执念。

可皇天不负有心人,就在范新河即将退休前得知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如今焦作市有了完备的DNA数据库。

于是范新河赶紧找人提取了当年精斑的DNA数据与数据库做对比,可比对了好几年时间依旧一无所获。

直到2016年,民警盯上了商丘一位75岁的史老汉,该老汉的DNA与凶手比较相似,民警猜测凶手极有可能是老汉的亲属。

于是赶紧去商丘对他的三个儿子展开了DNA比对,只可惜结果再一次让人失望,他们三人的DNA都与凶手不一致。

眼见又一次失望而归,范新河等人都十分沮丧,不知道这样的坚持是否还有意义。

直到县公安局刑警侦察队副队长刘强无意中说了一句话:“既然老汉的DNA与凶手高度相似,那说明罪犯肯定是史家人,有没有可能他不止三个儿子呢?”

一言惊醒梦中人,范新河立马带着手下走访附近的村民,从中得到了一条重要线索,原来史老汉还有一个儿子叫史加周,此人在案发前曾在新河农场服刑,说明他对案发地的地形环境是很熟悉的,再加上容貌特征与凶手特征很是相似,说不定这人就是案件的突破口。

只是这人十年前就已经去世了,想要进行DNA比对只能撬开他的坟墓,史家人对此表示了强烈的反对,老汉甚至扬言:“你知道我当年埋他花了多少钱吗?现在你们要撬开他的坟墓,后面的安葬费你们负责吗?”

面对着史家人反对的态度,范新河觉得这里面肯定有猫腻,于是直接找人来开棺验尸,结果发现史加周与凶手DNA高度一致,他就是当年杀害魏淑敏母子的恶魔。

原来史加周当年从新河农场出来后,偶然间碰上了赶集归来的魏淑敏,于是见色起意侵犯了魏淑敏,随后又用钝器杀死母子两人并抛尸废井。

后来,史加周也曾因为其他事情被抓,但警方一直没能把案件侦破,直到十年前他因病逝世,这个秘密也跟随他埋到了地底下。

然而天理昭昭,经过警方20多年来的坚持,终于侦破了这一起恶劣的杀人案件,魏淑敏母子的惨死也算是得到了慰藉。

10 阅读:5705
评论列表
  • 2024-05-17 20:56

    怎么不说 年代久远 查不出来呢

    我还在想 回复:
    这个是保留了关键性的证据
  • 2024-05-18 22:48

    一个罪犯死有余辜,用逝世两字合适吗?现在的自媒体真是无知[笑着哭]

  • 2024-05-17 21:01

    这乱编乱造的吗

  • 2024-05-20 09:03

    明知和农场人相关,只要可以坚定,快检测啊

  • 2024-05-17 20:14

    我曹

  • 2024-05-18 10:10

    这个故事我看过 真是太坏了 ,可惜的是他没有得到正义的审判

  • 2024-05-20 09:02

    早点

  • 2024-05-18 11:39

    说明犯罪真的有基因遗传

  • 2024-05-17 08:02

    凶手的承包土地还由其家人继续承包,也收着流转费,国家应出法律,取消其承包权,由集体组织收回,还死者一个公道。

温读pro

简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