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朝是怎么灭亡的?皇室后代都去哪里了,为何不像明朝一样复国

浩潜评历史 2023-02-11 05:55:14

唐朝最后两位皇帝唐昭宗李晔(yè)和唐哀帝李柷(zhù)。有的时候,当皇帝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尤其是生不逢时的皇帝。比如唐昭宗李晔和唐哀帝李柷。

昭宗是懿宗的儿子,僖宗的亲弟弟。当年僖宗因为黄巢起义逃离长安,后因李克用政变再次逃离长安,身为弟弟的昭宗一直跟随在僖宗身边,颠沛流离,两人的关系非常密切。昭宗在逃亡中和宦官们的关系非常融洽,而且也表现出一些军事才能,所以非常受僖宗器重。

僖宗虽然在逃亡前一直荒淫无度,但在动荡中也成熟了不少,特别是看到了满目疮夷的长安,也非常的心酸。僖宗不满田令孜的专政,但已经无能为力了,只能默默流泪。这些都被昭宗看在眼里。所以昭宗虽然也是被宦官扶持上位的,但他一直想要摆脱宦官的控制,重整大唐的朝局。

僖宗临终前,因为自己的儿子都还非常年幼,就听从给了宦官的建议,改立弟弟李晔为皇太弟,僖宗死后继承皇位。

昭宗李晔在22岁的时候称帝,他是一个有抱负的皇帝,立志要重新振作大唐。他非常的勤奋学习,很注重儒家之道,也很礼遇朝廷大臣,他试着想要找到救国之道,但可惜他接手的是一个已经病入膏肓的大唐。宦官专政、朋党之争、藩镇割据,各地战乱不断,皇权已经名存实亡。

昭宗对大唐所有的弊端都非常的清楚,他最想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宦官控制朝政的问题。昭宗希望宰相能够重新掌控朝廷大权,铲除宦官的势力。他曾经与宰相崔胤密谋诛杀宦官,但可惜有人走露了消息,被宦官知晓,计划失败。宦官对朝臣的憎恨也日益加剧,代表朝臣的南衙和代表宦官的北司之间的斗争也更加的激烈。

唐代的时候,将以宰相为首的政府机构称为南衙,而由宦官掌握的各种机构则称为北司。朝官和宦官之间的斗争,则被称为南衙北司之争。

除了朝廷内部不稳,藩镇割据一直是唐朝后期的心病。在黄巢起义之后,藩镇的势力也在不断变化,藩镇之间互相攻打吞占,扩大势力范围。其中势力最强的就是降唐的黄巢部将朱温。

朱温投降朝廷对当时的黄巢起义军造成了一个严重的打击,僖宗为了嘉奖朱温,特朱温改名为朱全忠。而这个朱温也是最后灭亡了唐朝的人。

昭宗一直有打压宦官的心思,宦官们也都心知肚明,所以就打算另立一个傀儡皇帝。一次,他们趁昭宗喝醉了酒,就将其软禁了起来,直接拥立了昭宗的儿子李裕为皇帝。朱温知道这件事以后,就派了亲信到长安,和宰相崔胤密谋,指挥神策军杀了宦官,拥立昭宗重新登上皇位。

昭宗重新继位之后,又与宰相崔胤商议,打算诛杀所有的宦官,结果又再次走漏了消息。宦官们又再次挟持了昭宗,并投靠了凤翔节度使李茂贞,给自己找了个靠山。朱温又只能再次地带兵前来解救赵宗。

李茂贞被围城了一年多以后终于扛不住,将朝宗和宦官全部送了出来。朱温将这些宦官全部杀掉,第二次将昭宗迎上皇位。这次昭宗回长安后,有了朱温这个靠山,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宫中800多位宦官全部杀掉,将祸害唐朝100多年的宦官势力,彻底清除干净。

可惜唐朝的政局并没有因此迎来光明,昭宗依旧没有改变自己身为傀儡的命运,只是从宦官的傀儡,变为了朱温的傀儡。

此时,朱温已经开始为自己夺取皇位做准备。为了控制昭宗,他胁迫昭宗迁都洛阳,还胁迫长安的居民迁居,将他们的房屋以及宫殿拆毁,斩断唐朝对国都长安的感情。

迁都的途中,朱温为了防止有人帮助昭宗,还将昭宗身边的随从、宦官全部杀死,换成了自己的部下。昭宗彻底被朱温控制在手中。

一路上很多百姓高呼万岁,昭宗却只能流泪回答,“不要呼我万岁了,我再也不是你们的天子了。”

在被朱温彻底掌控之前,昭宗还是想尽办法,秘密派人向各藩镇送信,请求他们出兵勤王,攻打朱温。收到书信的节度使们都纷纷扬言要声讨朱温,朱温一看情形不对,就决定了解昭宗的性命,在一个晚上,闯进宫里,将昭宗杀死了。

昭宗死时只有38岁,在为16年,有谋略,也很果断,但却没有一个真正能帮助他的大臣,也无力去清理外患,虽然有心拯救大唐,却最终如同螳臂当车,无力回天,可以说是生不逢时。

而另一个更加令人同情的皇帝就是唐朝的末世之君,唐哀帝李柷。

对于李柷来说,皇帝之位对他而言只是一个枷锁,他只是一个帮助朱温过度权力的悬丝傀儡。他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年号,也没有下达过任何实际的政令。就连朝会也从来没有机会举行过。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只是顺从朱温的意思,做朱温交代的事。

迫于朱温的压力,哀帝只能不断给朱温加官进爵,又进封魏王。在朱温的身份和地位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朱温制造了震惊世人的“白马之祸”。

白马之祸,又叫白马驿之祸。朱温进入朝廷后控制朝廷大权,培植了新的官员势力。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服朱温的。一些朝廷的旧臣非常悲痛自己侍奉的天子被欺压,也看不起新晋的官员。朱温在自己亲信的鼓动下,将三十多为朝廷旧臣全部投尸于黄河,将反对他的势力基本扫除了

又过了两年,朱温已经将大唐的宗室杀得差不多了,就连哀帝的母亲也被杀了。他认为现在是称帝的好时机,就逼迫哀帝禅位。哀帝无可奈何,只能下诏禅位给朱温。朱温改国号为大梁,定都开封,史称后梁。

称帝后,朱温依旧担心各地节度使会拥立废帝,率兵前来攻打他,就将年仅17岁的哀帝毒死了。

哀帝在位3年,以唐王朝终结者的身份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这并非他所愿,但也不是他能选择的,确实是非常令人同情。

那个曾经辉煌的唐王朝,历时近290年,到这里正式灭亡了。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唐王朝的大致历史。

最开始是南北朝时期,八柱国的后人,唐高祖李渊起兵反抗隋炀帝杨广。他的儿子李世民等人一起和他打天下。在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肩负起统一天下的大任,将王世充、窦建德等人的起义军统统击败,用了4年多的时间就统一了全国。

军功赫赫的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争夺太子之位,和长孙无忌、尉迟恭等人谋划,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成功夺到了太子之位。没过多久,高祖李渊就将皇位禅让给了李世民,李世民成为唐太宗。

太宗李世民成为皇上之后,虚怀若谷、虚心纳谏,非常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一起,缔造了一个千古治世的典范,开创了贞观之治。

接替太宗李世民到的是高宗李治。李治在前期沿用了贞观之治的路线,开创了具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并修订了《唐律疏议》,这段时间社会安定,违法犯罪的现象特别少。

李治将父亲李世民的嫔妃武则天接回宫中立为妃子,并且因为身体状况不好,经常让武则天参与政事,后来逐渐被武则天把控朝政,甚至出现了“二圣临朝”的格局。这个时期,身为天后的武则天还发布了著名的《建言十二事》作为国家的执政纲领,并修订了《姓氏录》提升氏族的地位。

武则天为独揽大权,杀掉了长子李弘、次子李贤,废掉了三子李显,将四子李旦立为傀儡皇帝。之后用各种舆论造势,终于得到了皇位,建立大周王朝。

这个时期,武则天一方面任用酷吏监察百官,使得告密之风盛行。另一方面,她又治国有方,大力发展经济,还创立了科举的殿试制度和武举考试。但到了晚年被男宠把持朝政,最后因神龙政变退位给三子李显。

中宗李显是一个糊涂皇帝。他在位的时候分别被为韦皇后、安乐公主以及上官婉儿把持朝政,任由她们卖官鬻爵,最后被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杀而死。

而妄想把持朝政的韦后、安乐公主,被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和李旦的妹妹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的杀死了。武则天的第四个儿子李旦被再次推上皇位,成为唐睿宗。

睿宗不爱当皇帝,政事都交给太子李隆基和妹妹太平公主处理,也导致了太子和太平公主之间的权利斗争,但睿宗抓住时机,将皇位交给了李隆基,自己当了太上皇。

李隆基顺利登上皇位,成为唐玄宗。玄宗用强硬的手段迅速除掉了太平公主,任用贤相,肃清吏治,发展经济,促进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实现了“开元之治”,将唐朝推向了鼎峰。但在后期,因为宠幸杨贵妃,不理朝政,任用奸佞小人,轻信安禄山,使得藩镇节度使拥兵自重,最终爆发了安史之乱。

唐肃宗李亨在安史之乱的危机中登上皇位,一直致力于平叛,收复两京,但在平叛中重用宦官。宦官专政的种子就是在这个时候种下的。肃宗登基3年就去世了,由代宗李豫接替皇位。

代宗李豫平息了安史之乱,却也是第一个被宦官拥立即位的皇帝,他一直在与宦官做斗争,却也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宦官专政的毒瘤,而且还因为姑息养奸,留下了藩镇割据这个更大的麻烦。

德宗李适即位前期任用杨炎为相,改革税法,将税制从“租庸调制”改为“两税法”,但却没有解决人民的负担,加上藩镇割据的形式更加严重,还发生了“泾师之变”,德宗在后期性情大变,完全将性命交到了宦官手中,开启了宦官统军的先例。

接下来是唐顺宗,顺宗李诵在位时间非常短,但也组建了“二王刘柳集团”,还取消了宫市,和进奉,打击贪官,实现了短暂的“永贞革新”。

宪宗李纯是在宦官的拥立下即位的,但他非常的英明果断,坚决铲除藩镇,大唐再次回归统一的局面,而且政治清明,实现了“元和中兴”。可惜到了后期,他沾沾自喜,骄奢放纵,笃信佛教,迎奉佛骨,为了长生不老服食丹药,最后被宦官杀死。

穆宗、敬宗、文宗、武宗是父子加三兄弟,穆宗和敬宗都是沉迷享乐的皇帝,穆宗唯一的政绩是长庆会盟以及吐蕃和亲,而文宗和武宗都是比较有德行的。

文宗铸造了“谏院之印”,刻了“开成石经”,但“甘露之变”后成了宦官的傀儡。而武宗则是任用李德裕收复失地,还有效打击了宦官势力。他发动了“会昌灭佛”,提倡道教,也是服用金丹而亡。

而宣宗李忱则是个英明之主,选贤举能,被称为“小太宗”。他节俭爱民、完善科举、重视官吏的基层政绩,实现了“大中之治”。

但懿宗和僖宗则将宣宗的政绩毁于一旦,这时期是农民起义的高潮时期,影响最大的就是黄巢起义。昭宗结束了宦官专政,却沦为朱温的傀儡,最后唐哀帝的死亡标志着唐王朝的彻底终结。

2 阅读:400
评论列表
  • 2023-02-22 13:29

    你对他评价太高了[得瑟][得瑟],以前的皇帝都是分化藩镇,这货坐视各个藩镇兼并,只能加速自己灭亡,谁强了谁搞事情你搞谁,他就搞了些没用的,

  • 2023-02-22 16:24

    李星云呢?

浩潜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