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数据服务业一旦开启意味着什么?光一个江苏就有10万亿产值

城市把脉 2024-02-12 14:12:07

一种观点认为,苏州在数字化转移上面,科技城那个中移动云能力中心是个巨无霸的存在,省重点项目云资源基础设施投资161亿,和移动云相关的配套也要来,是科技城这几年最成功的项目。

苏州城市风光

而且这个是研发中心,移动云总部,现在已是中国第五大云,每年3位数增长,现在都小4000人了,90%研究生以上学历(移动长三角数据中心在汾湖,科技城是移动云研发,运营总部。移动云和南大苏州校区搞联合实验室)……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这玩意不就是个大数据中心吗?高耗电,没几个人,也交不了几个税。如果是研发机构,有一堆程序员也行,就是个数据中心的话,还不如放在贵州算了。

事实上,前些年苏州一窝端来投数据中心,后面地方都反应过来了,用苏州的电,用苏州的能耗指标,就业没几个人,税收几乎没有,给叫停了。

这些所谓的算力中心,算力需求多少另说,从地方角度看,例如在吴江汾湖,搞大型数据中心,就是一大堆高耗电的机房。

目前看,唯独就是给供电交个电费,电费还不是地方收。人又没几个,税也没多少,基本是交总部。这种后面能给地方带来多少好处,不好说……

苏州城市风光

第二种观点不敢苟同,现在只是还没到时候,在企业全面实施数字化开始,制造业企业越来越多的实施智改数转之后,算力需求会非常大,算力竞争会非常激烈,先入局者胜出,很简单的道理。

打个比方,某企业每年要在购买服务器算力上支付几百万的费用,给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或三大服务器云,超算中心在哪里,哪里就得到这笔费用。

如果一个超算中心有1万家企业每年平均100万的算力费用,那么开票产值就是100亿,而且大部分是利润税收,除了电费房租和人力成本,都是利税。

所以不要小看超算中心,现在还没起来,未来所有企业ESP都建立起来,所有政务信息化都搞起来,所有制造型企业都智改数转了,这个算力费用会与工业总产值相当。

另外人工智能的数据采集与数据标注,需要大量的研发和人员,例如阿里云在常州钟楼大数据产业园搞的一个小小的数据审核中心,解决5000人就业(大专生即可),年开票金额10个亿。

审核中心和数字客服中心是最低端的数据服务业,高端的还有工业AI解决方案和数据中心,这个行业才刚刚开始。

苏州由于外资企业撤离,200万闲置劳动力可以转入数据服务业(需要有较强的数字化专业再培训),更高端的岗位还可以吸引更高端的人工智能人才,可以创造上万亿的工业总产值。这才是苏州未来的方向。

现在苏州4.6万亿的工业产值,说实话数据服务业一旦全面开启,光一个江苏省的智改数转数据服务,其产值就可以达到10万亿的规模。

苏州城市风光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

2 阅读:1121
评论列表
  • 2024-02-12 19:28

    别在吹了,店铺都关门了厂倒闭了人都没有工作了那来十万亿吗。

  • 2024-02-13 07:51

    都变成数据中心吧,大家都回乡下,苏州只留点高端人才,吃饭靠空运[得瑟][得瑟]

城市把脉

简介:关注城市发展,把握城市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