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雕塑艺术生命力--访河北美术学院雕塑院院长曾维林

艺术互动圈 2022-01-13 10:18:20

曾维林,男,中共党员,重庆市人。2006年毕业于河北美术学院雕塑系,2015年研究生毕业于河北大学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任河北美术学院雕塑院书记、院长、教授、中国当代雕塑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持有者、中华文化促进会公共艺术委员会理事、全国工艺美术大师推荐评审专家、河北省委宣传部记协书画评审专家、河北省美术理论家协会理事、省会十大工匠华人新闻界艺术创作联展金奖获得者,2020年2月被河北省总工会评为2020年河北大工匠年度人物。

在河北省新乐市,一座外形酷似《哈利波特》中霍格沃兹魔法学院的建筑,会让经过的人眼前一亮。这就是人称“魔法城堡”的河北美术学院南院,学名“灰姑娘的城堡”。而全程参与并设计这座“魔法城堡”的人就是河北美术学院雕塑院院长的曾维林。

少年的曾维林从小酷爱雕塑艺术,怀着对雕塑艺术的敬畏心,不远千里从重庆来到河北学习,师从河北美术学院院长甄忠义、 赵守诠教授、郭宝寨教授、杨文会教授,曾维林称:“秦汉雕塑的大气,影响了我的一生”2006年在河北美术学院毕业后,曾维林毅然选择了留校任教,从事教学和艺术创作,于是将一生的梦想倾注于雕塑之中。

新乐空港之城

人生所幸,能以梦想为职业,河北省美术学院雕塑院院长曾维林称“只有将自己对于历史,对于生命、对于梦想的理解与追逐,都倾注在作品的雕琢之中。无论是气势恢宏的大型石材造像,还是精雕细琢的泥塑小稿,甚至于默默无言的金属雕塑,都能以自身的艺术热情,赋予它们以生命的勃动、精神的芬芳,才会让雕塑力更生动、更具感染力”。

用心“雕刻”城市之美

谈及艺术创作之路,曾维林称“始终秉持对职业的敬重、对技艺的执着、对品质的苛求,以匠人的赤诚设计创作作品,以绣花的功夫雕刻城市之美”。

2006年,正值河北美院南区规划设计阶段,刚刚毕业并留校工作的曾维林,全程参与了“影视动漫城”“非遗城(鸡鸣城)”“东方美术史园”“西洋美术史园”“世界图腾艺术园”“文化会展园”和400亩湖面、12华里河道以及码头、航道、风车、灯塔、文峰塔等重要节点和部位的设计,设计创作了大门《一马当先》和区内、食堂、宿舍、教学楼大量雕塑作品。十几年的精心打磨和艰辛汗水,换来了河北美院形形色色的雕塑20000多座(面),换来了河北美院中西合璧、美轮美奂的建筑特色,河北美院入选十大最美校园,享誉海内外。

新乐自古就有“羲皇圣里”之称,伏羲对于新乐人来说,不仅在民间传说的记忆中,更是深深根植于这座城市的文化传承。为准确表现伏羲文化的精髓,更好地与城市风貌融合,曾维林遍查各种资料,遍访各界人士,经过几个月的集中攻关,确定了伏羲文化与创意文化融合共生的创作思路。在这一思路指导下,设计了伏羲公园、伏羲大街、伏羲南巷、伏羲旅游度假村,通过雕塑、牌匾、灯光、绿地等载体,再现了远古时代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场景,建设了一批主题公园、特色街区、样板街道、文化广场和标志性风貌建筑,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质、彰显了城市特色、延续了历史文脉。受到了广泛好评。

用情“播种”文化

曾维林始终秉持“以文化人”的谆谆教诲,以一个个独具匠心的设计和一个个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生动鲜活的雕塑作品,在中华大地上“播种”着文化。

灵寿县有凤来仪

与此同时曾维林参与并主导了平山县、灵寿县、井陉矿区三个县(区)旅发大会重点景区设计和雕塑创作。在设计创作过程中,曾维林坚持把“播种”文化放在重要位置,突出不同地域的不同特色,努力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现代文化,并以各种有效手段表现出来,努力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文化与产业的完美对接。比如:在平山县,系统研究整合革命老区等红色资源和奇峰、溶洞、温泉、湿地等自然景观,突出以红为主、以绿为辅、红绿交融的创作思路,对县城容貌重要节点提升改造工程进行了整体设计,对温塘牌匾改造工程进行了整体设计,有效提升了平山历史、艺术、文化的层次,叫响了“平山别样红”和“金山银山,看看平山”的文化旅游品牌。在灵寿县,深入研究挖掘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认定的“千年古县”独特历史文化资源,设计了《千乘之国》、《有凤来仪》2座城市坐标雕塑,将“千乘之国”的悠久历史、文化精髓,通过雕塑生动全面地展现出来,为彰显“大美灵寿、康养福地”的独特魅力画上了“点睛之笔”。在井陉矿区,充分挖掘整合千年古县、百年老矿的文化底蕴和生态资源优势,突出“古”与“新”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对秦皇古驿道交通重镇——贾庄古镇的景观改造提升工程进行了整体设计,将流传千年的商贸驿站文化和原有镖局、钱庄、药铺、当铺、茶楼等系统修复整理,保留历史沉淀,融入现代元素,极大提升了贾庄古镇既有燕赵风骨、又有晋商风韵的独特气质。在参与省会旅发大会过程中,曾维林以精深的思想、精湛的艺术、精良的制作,倾注巨大心血创作了一系列有生命力、有感染力的作品,不仅为旅发大会提供了精彩,也为打造“红色石家庄、大美石家庄”提供了有力支撑,更让各种优秀文化在燕赵大地上深深扎下了根。

用功“铸造

曾维林认为,把雕塑作为一座城市的“灵魂”、“眼睛”、“名片”和“历史教科书”,通过一件件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

元氏县泜水纪胜

多年来,曾维林在河北中医学院设计创作了校园雕塑,在山东巨野设计了烈士陵园,在蓬莱设计了海市公园大门,在莒县设计了蜜蜂公园,在河南设计创作了129师史馆主题雕塑,在山西永和设计创作了九曲黄河博物馆雕塑,在甘肃设计创作了尕秀浮雕,在兰州设计创作了烈士陵园浮雕,在内蒙古科尔沁设计创作了奋斗的科尔沁雕塑,等等。雕塑是凝固的画、立体的故事、浓缩的精神,记录着岁月的风云变幻,记载着时代的喜怒哀乐。在每一项工程的设计创作过程中,曾维林都把其作为“铸造灵魂的工程”来打磨,全方位、多角度寻找历史的记忆、彰显时代的精神,做到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做到了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为当地群众和外来游客搭建起了一片又一片精神高地。

灵寿县千城之国

曾维林艺术创作颇丰,先后荣获2020河北大工匠年度人物、第二届省会十大工匠的荣誉称号,两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09年荣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冰雕艺术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2010太阳岛第十六届全国雪雕比赛三等奖,2012年第六届河北艺术联展二等奖,2013年第四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优秀指导教师奖,2016年获云冈国际佛教雕塑艺术大展学术成就奖,2021年作品《中共一大毛主席》在河北美术学院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周年艺术作品展一等奖。

“雕塑是一座城市的“灵魂”“眼睛”“名片”和“历史教科书”,所以要求雕塑家要有慧眼去发现艺术之美,不断提升自身修养,精雕细琢展现历史风貌和风土人情,引领时代气息”曾维林如是说。

(苏冬斌)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