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详细解析2023中国外贸企业哀声一片,缘何出口额依然增长0.6%

数据行者 2024-01-26 09:09:31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经济的各项数据在增长,但是民众的感受并不好,无数的行业经历着寒冬。尤其是出口的外贸企业更是在 网络上哀声一片。

但1月13日,中国海关发布:“202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2%。其中,出口23.77万亿元,增长0.6%;进口17.99万亿元,下降0.3%。”从数据来看似乎中国出口还说得过去,与去年基本持平。

中国出口额年度发展趋势(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从2018年3月美国对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关税中美贸易摩擦开始,中国的出口总量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影响,依然保持了一定幅度的增长。而从2020年新冠疫情开始,中国出口额反而逆势快速上升。但到了疫情后时代的2023年,中国出口则出现了增长乏力的现象,原因无非以下几点: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整体表现比较低迷,外需的疲弱对中国出口形成了直接冲击,尤其是俄乌战争等地缘政治的动荡引起通货膨胀高企的大背景下需求低迷就无可避免;

去全球化和去中国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新冠疫情导致的供应链危机意识到了过于依赖外部供应链和工业生产带来的潜在风险,这可能导致一些国家将制造业转移出中国,从而影响中国的出口增长;

综合保税区的进出口统计向保税业务聚焦:一些其他业态的数据未再纳入统计,这可能导致出口数据的下降;

国际经贸环境持续恶化:一些区域加工贸易订单仍然呈现同比下降趋势,这对中国出口的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既然有这么多老生常谈的不利因素,那么为什么没有下降,依然还能保持持平呢?为什么和网络上的声音明显不一致呢?

从出口的商品大类看,造车和船舶等行业增长强劲,拉动了出口数据,但是难掩很多行业的下跌

从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的32个商品大类中,有18个商品大类出口额下跌,平均跌幅6.81%。而上涨的只有14个商品大类,平均涨幅12.76%。可见出口在商品大类上出现了更加集中化的现象。也就是说变好的行业少,变差的行业多,再加上利润率的下降,因此不难解释网络上一片哀鸿遍野的现象。

出口额超1000亿元人民币商品大类列表(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在这些行业中,机电、电气设备和家电、核反应堆和锅炉、家居制造等依然基本持平,维持了出口的整体稳定,而车辆制造和船舶等则大幅提升,涨幅分别达到35.76%和27.55%。

从出口的贸易伙伴来看,出口向俄罗斯和中亚中东等一带一路国家集中,欧美等则下跌明显

从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的贸易伙伴来看,美国、德国、荷兰、加拿大、意大利等欧美圈子的下跌较为明显,分别跌幅达到8.06%、8.21%、9.98%、9.99%和6.71%。而同俄罗斯、阿联酋、沙特、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中东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涨幅分别达到53.89%、10.34%、20.59%、21.55%、60.30%和35.66%。可以说中国在形成新的贸易圈子,一方面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多年的累积,也是新的地缘政治影响的结果。

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的贸易伙伴列表(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总体来说,中国无论是出口的商品类别和贸易伙伴在2023年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对我国的出口企业都带来了挑战。因此未来一定是挑战和机遇并存。一些就有的外贸企业可能因为原有的市场萎缩而消亡,也同样会有一些企业从新的市场发掘出新的天地。不过成功者往往闷声发财而已。

所以对于从业者来说,究竟是旧人哭还是新人笑,都且行且珍惜吧。

0 阅读:1

数据行者

简介:数据融合分析专家,用数据还原真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