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丨“有故事”咖啡小山村引来众游客

河北新闻网 2024-05-19 08:30:16

院子不大,摆放着成排的遮阳伞和露营椅,房子保留了原始的石头建筑风格。温柔的阳光里,有人悠闲地遛狗,有人窝在躺椅中面朝青山放空,还有人举起咖啡杯当道具,定格一张山清水秀的美图……

5月12日,位于井陉县张井沟村的“咖啡院子”里,游客正在聊天。 河北日报记者 周洁摄

5月12日,沿着满目青翠的“太行天路”,记者一路驱车来到井陉县张井沟村的“咖啡院子”,率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一幅悠然闲适的山乡画卷。

伴着阵阵咖啡的醇香,“90后”姑娘、店主赵宏彦打开话匣子,和记者聊起了自己返乡创业的故事。

一年前来这里踩点,赵宏彦看到的景象,是“一个远离县城的山村,一座废弃已久的石头房子,一条宽不足1米的石子路”。

“是不是有点心凉?”记者问。

“不,是有点心动。”赵宏彦答。

透过破旧的房子和院子,那时赵宏彦看到的是让人心动的风景——阳光穿过云层洒在青翠的山峦,山野仿佛披上一层金色的轻纱;树木郁郁葱葱,野花竞相开放,四周淡淡的草木香气,让人忍不住多吸几口。

“这个院子是我按照喜欢的风格,亲手设计、亲手施工打造的。”尽管“山村咖啡店”的想法遭到不少人质疑,但靠着情怀和热情,赵宏彦还是风风火火地干了起来。创业之初,她也考虑了最坏结果,“不是没有压力,毕竟真金白银投入了。”

然而,如今的“咖啡院子”一天已经能卖出100多杯咖啡,远超赵宏彦的预期。“我们卖的不是咖啡,是大自然馈赠的风景,是蕴含乡村风情的故事。”她笑道,事实证明,卖风景、卖故事,年轻人很买账。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从每天早上9时至傍晚6时,2名店员操作咖啡机不停运转,最多时一小时卖出三四十杯咖啡,单日接待量200多人次。

酷爱骑行的赵宏彦对“目标客户”的需求很了解:风景和故事之外,更重要的其实是隐形的情绪价值。“在这里,咖啡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个交流的纽带。”赵宏彦说,作为店主,她还扮演起了“陪聊人”的角色,“跟南来北往的人放松地聊聊各自的生活感想,温暖治愈的气氛自然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

如今,这个院子已经成了“太行天路”上年轻人的“情感驿站”,热闹的时候,院子内外露营地的帐篷里全是人。相约三五朋友小聚,品一杯甜蜜的卡布奇诺;促膝长谈中,尝一尝拿铁的馥郁醇厚……人们在这里卸下疲惫,尽享悠然时光。

赵宏彦说,自己目前正在准备扩大经营,再租三间闲置的石头房,打造一个青年旅社,“我们将尝试‘露营+咖啡’‘青旅+咖啡’等更多模式,让来这里游客的需求更好得到满足。”

伴随着生态画卷的徐徐铺展,在青山绿水之间,越来越多的网红打卡地像“咖啡院子”一样,“续杯”着消费升级的故事,刷新着美好生活体验。(河北日报记者周洁)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