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股为何集体逆市大涨?潜在风险如何应对?

钱之眼 2024-05-14 02:46:07

导读:5月13日大盘震荡回调,三大指数均小幅下跌,创指最弱、跌近1%: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9097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7亿元;个股超4100家下跌,涨跌幅中位数为-1.94%。板块方面:公用事业概念板块逆市走强,燃气、电力/电网、交运/高铁等涨幅居前;出海概念股盘中拉升,港口、家电表现活跃;泛AI题材集体回调,应用端各分支方向领跌,量子科技、脑机接口、卫星导航、云游戏、酒店等板块跌幅居前。

指数没怎么跌、个股又跌成狗,大A的孱弱跟恒生指数的节节攀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收盘数据统计看,今天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超100亿港元;北上资金净卖出(A股)45.91亿元。

在VIP客户平台的【午评】中,钱哥以“抽水效应延续,大盘维持窄幅震荡的难度在加大”为题,做了概要分析和提醒——

午后大盘继续震荡走弱,创指一度跌超1%,尾盘虽然略有回抽,但力度很微弱。此前最热门的三大概念题材——细胞免疫治疗、合成生物以及低空经济,均在14:00后加速跳水。

早盘跳空向下、中午封盘时就已触发“日线级别顶背离”的低空经济板块,到收盘已开始考验20日线与30日线的联合支撑——此处如被有效跌破,回调幅度和周期都很可能会加大。而关于该板块可能触发日线级别顶背离的风险提示,昨晚推文已有提前预警。

大盘在技术面和中午封盘时相比没有显著变化:沪指的120分钟指标距离死叉已只有一步之遥,基本可以确认三大指数的回调都已进入120分钟级别;回调压力会不会快速传导至日线级别,则要看接下来1-2个交易日的走势。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大盘能否撑住还是次要的,因为其并不能反应市场真实的盈亏状况——沪指震荡来震荡去,目前还处在年内高位,但个股可能已经跌回2800、2700点时的位置了。

持有这类资产的投资者,当然会担心“大盘如果栽下去,我的票是不是还要创新低”。这个问题应该区分看待:如果持仓品种基本面没有爆雷,连续回调后的风险肯定比同期连涨的高位股要小很多;但如果因为基本面出了问题或其他原因触及“新规”界定的雷区,不排除这类品种会跌跌不休。

操作上暂时没有太好的建议,只是有一点要提醒:公用事业相关概念板块的集体走强,主要由“涨价”和“季节轮动”这两个因素推动,但这种趋势类的板块一旦出现向上加速(远离5日线)的走势,反而要小心短线回踩的风险。

至于说“回踩能不能进”的问题,则要看5日线与10日线上行后的支撑情况来定:不破还能蓄力再上,跌破大概率转弱。

0 阅读:0

钱之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