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反映京东买的节电器爆燃老骗局为何始终得不到遏制?

青岛信网 2024-05-20 11:40:25

节电器内部构造照片。(来源:信网记者 谷正原 摄)

信网5月20日讯(记者 谷正原 耿润)5月10日,信网(0532-80889431)报道了市民张先生母亲网购的节电器并无真实节电功效一事(详见报道《“节电神器”插上就省钱?专家辟谣:没效果且有隐患》)。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短视频称,自己在京东购买的节电器使用过程中突发爆燃现象,所幸他及时听到声响,处置及时未酿成大祸。事后,他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了平台客服,高级专员答复只能帮其申请退款退货。

在京东买的节电器用了五天就爆燃

日前,信网报道了一则有关网络上售卖的家用节电器的新闻,受访人张先生表示商家声称该产品最高可以达到40%-50%的节电率。然而当他插上使用后发现家中用电量并没有变化,将该产品拆解后里面只有一个简单的线路板和一个发光灯管。国家电网的工作人员也在采访中向信网证实了,在民用领域不存在官方认证的家用节电器。

然而,在京东等正规网络销售平台上,仍然有大量的节电器正在热销,价位分布在10元至百元之间。日前,信网在社交平台浏览到一位网友发布的短视频,他声称自己在京东平台喜滋滋的油条小店内购买的节电器,工作五天就发生了爆炸,所幸事发时家中有人,没有引发重大火情。

信网私信联系了视频作者王先生,对方向信网表示,事发时他正在家中用电磁炉炒菜,只听得插在一旁的节电器“嘭”的一声爆响。随后厨房内升起了大量白烟,他见状立马切断了家中的电源,节电器被烧的焦黑。他将情况反映至商家客服,客服直接为其办理了退款,没有给他任何沟通的机会。

产品系标准“三无” 用户差评离奇消失

王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这次事件中,还有一个细节领他十分费解。他在购买前,这款商品好评率达到了100%,产品爆燃后他给出了一个差评,并附上了四张图片,但是该条评论两天后就不见踪迹了,商家的好评率纹丝未动,“不明白商家是如何控制评价页面的,京东客服也没给出解释,消费者的差评会凭空消失,那么这些评价还有什么参考价值?”

为落实有关情况,信网向王先生索要了商品链接,花费19.9元购买了他同款的节电器。商品到货后,记者徒手拆开了节电器的塑料外壳,不出所料,内部只有一个简易电容器和发光灯管。在产品外包装上,既无3C认证,也无生产厂家名及生产地址,但是在节电器上依旧标有:本产品由中国太平洋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承保。

信网就该问题联系了商家,对方直接拿出了一张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保险明细单,上面标注的赔偿限额为1000万元。随后,信网电话联系了中国太平洋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询问该款节电器承保是否属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未查询到相关信息。

关于京东平台为何会放任这样一款涉嫌虚假宣传且毫无安全保障的产品对外销售,信网联系了京东平台客服,客服工作人员答复她也不清楚。对顾客评论为何会消失这一问题,客服在查阅了20分钟资料后表示,商家无法自行删除评论,可能是用户的评论在系统二次自动检测中被判为了虚假恶意评论,系统自动将其屏蔽。

“节电”骗局屡次曝光 电商平台月销依旧火爆

据信网调查了解,节电器并非是新生事物,早在21世纪初就被媒体曝光是骗局,多地电力部门都曾发文提醒,可直到如今,在像京东这样的正规平台上仍有大量不同规格不同型号的产品在售。部分店铺一款几十元的节电器月销量能达到上百件,黑心商家以此发家致富事小,给成千上万家庭带去安全隐患事大。

对此,青岛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工作人员表示,部分网购平台在审核上架商品时无法做到应查尽查,有关部门应加强协同配合。一方面,网红节电器涉嫌夸大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违反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规定,有关部门应依法查处,制止虚假宣传行为。另一方面,一些节电器属于三无产品,存在安全隐患。依据《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有关部门应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只有重拳出击,才能让这一老骗局得到根本遏制。”

0 阅读:33
评论列表
  • 2024-05-20 12:44

    智商检测器

  • 2024-05-20 13:09

    刚去某宝看了 一大堆同款的[笑着哭][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