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浑水”都有哪些?

老王说玉 2024-05-13 09:38:08

提到和田玉,有不少玩家会直摇头,感慨道:水太深,水太深了。

但是,我想说的是,和田玉根本不是水太深,而是水太浑了。因为水太浑浊,导致玩家们看不清,本来一眼见底、明明白白的东西,因为水浑浊而看不清。那么,和田玉圈子里都有哪些浑水呢?这篇文章就和玉友们掰扯掰扯,算是一篇避坑帖。

1、都是和田玉,但是李逵和李鬼不一样现在的和田玉是非常宽泛的概念。按照国家标准,只要透闪石成分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称为和田玉。虽然都是和田玉,但是成色千差万别,有些和田玉品质达到了收藏级别,有些只是十分普通的装饰品和器物。

品质高的玉,细、糯、润、油、净,加上好看的皮色、好的设计和工艺,价值非常高,具有金融属性,有增值空间,是财富配置的上佳选择对象。当然,这种玉的存量注定是极其稀少的,因为稀少,所以有价值。

而品质一般的玉,要么细度不够,要么油性不足,要么有棉有水线……总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瑕疵,而且这种玉存量巨大,不是稀缺资源,没有增值空间。当然,这样的玉价格非常便宜,对于大多数玩家来说,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但是,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赚更多的钱,拼命将普品往高货上面靠。用李鬼冒充李逵。虽然都叫和田玉,谈不上造假,但是品质的巨大差别,导致价格的高低有天壤之别。更有甚者,除了用嘴忽悠之外,还用上了科技和狠活,把普品做成高货的样子。比如做假皮、染色、二上色等。

应对之策:玩玉,首先要明确目的,是为了投资收藏,还是为了“买着玩玩”?目的不同,行动的策略也不同。其次要量力而行,不要超越自身实力去玩玉,没有那个必要。

2、什么产地好卖就说什么产地产地是不好鉴定的,因为根本就没有鉴定标准。这就意味着,只要商家愿意,可以随意说一个产地。青玉反正都是塔青,白玉山料的产地不是于田就是黑山,碧玉反正都是俄罗斯老坑,黄玉反正都是若羌料……总之,哪个产地出名就说哪个,哪个矿口的料能卖出高价就说哪个。

如何鉴别?对不起,没有办法鉴别。目前,没有任何一家机构能鉴定产地,就算有,也会在证书上注明“仅作参考,不能作为依据”——这就是纯粹扯淡。真正的好玉,永远都是少数。不要迷信产地,新疆籽料是玉中天花板,但是垃圾籽料不仅量大,更是无人问津。一些俄料、青海料的品质,远远高于普通的籽料。

产地,能说明一些问题,但不能说明所有问题。应对之策:英雄不问出处,好玉不问产地,我们买玉、玩玉,还是应该关注玉质本身,一切从玉质出发。

3、大师名头要认清有些玉,一旦贴上“大师工”的标签,身价跟窜天猴一样一蹦老高。当然,我们不得不说,工艺水平高的玉雕作品,确实来自于玉雕大师。看多了玉雕大师的作品,玩家们就很难再看得上别人做的东西了。这就是大师工的魅力所在。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工艺非常普通的玉雕作品,因为有了大师的名头,就出现了离谱的溢价。要知道,玉雕大师和玉雕大师之间,工艺水平有参差。一位玉雕大师,也并不是所有作品都达到非常高的工艺水平。大师也是人,也会做泯然众人的作品,也会有发挥失常的作品,真正优秀的代表作也是少数。

何况,如今多数大师早已退居幕后,作品多由大师工作室的玉雕师们代工,大师承担的主要角色其实是品控。当然,这也无可厚非,只要工艺水平达到了大师的要求,也可以算是大师的“亲工”作品。应对之策:大师工虽然香,但是也要让作品说话,只有大师的优秀作品才是好作品,并不是大师的作品一律都是好作品。没必要花太高的溢价买一个大师的头衔,买玉的时候,还是要专注于作品本身的工艺水平。

0 阅读:89
评论列表
  • 2024-05-13 17:38

    一玉难求[笑着哭]还是要随缘随心所遇皆温柔以待[笑着哭]

  • 2024-05-17 15:11

    听说苏州的某些玉石老板把普通玉石用特殊药水浸泡变成羊脂白玉,这个可是有毒玉石啊!可是它们发财了只忙着买别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