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辆梅卡瓦深入加沙,中国的表态很明确,让以色列无法再忽视了

万万不全 2023-10-30 17:14:05

巴以冲突来到了第二阶段,以色列的炸弹如雨点般落在加沙地区,这是目前冲突开始以来最猛烈的轰炸。不过更让人关注的是,以军的地面进攻进展如何,巴以局势到底是什么走向。并且联合国中包括中国在内,高票赞成通过了一个最新的停火决议,对以色列有没有效果?

(美国动力网站战区栏目报道截图,梅卡瓦坦克从沙滩进入加沙地区)

原本以为,以色列的地面进攻会是一声令下,所有以军地面部队冲向加沙地带,开始大规模交火,但是现在看来,以军还是有一些收敛,虽然从三个方向发起攻势,但是相对缓和,尤其是在加沙地带的沿岸,虽然以军有所深入,不过其地面部队还是沿着海滩进行深入,期间伴随着推土机的开路。而从现场视频来看,粗略估计以色列的装甲部队有几十到上百辆战车,并且随时能看到梅卡瓦主战坦克,仔细观察还能发现一些梅卡瓦的炮塔顶部有附加的笼式装甲,主要用于防御武装的无人机的袭击。

并且以军一路的推进,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碍,不过与此同时,黎巴嫩真主党的“狠话”兑现了,在以军部署的同时,真主党从黎巴嫩发射的火箭弹有所增加,其中一些袭击了以色列北部的居民区。而伊朗也称以军的地面进攻是一条“红线”,不过目前为止没看到伊朗有更多的动作。看得出来,各方都十分关注以军是否会开启地面战。

(以军地面部队从沙滩开往加沙地带)

为什么说以色列开不开启地面进攻,或者说地面进攻到底怎么开启,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呢?因为以色列想要达到的目的是彻底消灭哈马斯,但是一般的手段是没办法达成这个目标的,从先前以军对加沙地带发动的袭击来看,是以空袭为主。在以色列看来,这样是无法完全消灭哈马斯的武装力量的,由于哈马斯人员躲藏在加沙的地下通道和掩体内,如果以军不进行地面战,是无法重创哈马斯的。

并且一直有传言称哈马斯在加沙地带有500公里长的地道网络,那么以色列如果要发动地面战,必定会挨家挨户进行搜查,这意味着要进行艰巨且耗时的战斗。不过以色列现在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第一阶段是用空袭的方法摧毁哈马斯的基础设施;第二阶段是地面进攻结束哈马斯的统治,将包括较低强度的作战,消灭小股抵抗力量;第三阶段则是在加沙地带创设一个安全的新政权。也就是说,如果以军作战顺利,在几个月后,加沙地带可能就彻底不属于巴勒斯坦。

(以军正在加沙地带海滩沿岸深入)

而以军称现在作战进入第二阶段,则意味着,以军的地面战,已经打响。然而以色列究竟会怎么进行地面战呢?其实以军自从2005年将地面部队撤出加沙地带后,也曾两次派地面部队进入加沙,不过那两次都是为了削弱哈马斯的防阻袭击,用时不到2个月,如果这次以军抱着彻底消灭哈马斯的目的前来,那么时间不可能只有短短一两个月。

不过以军现在最大的阻力不是时间,而是来自国际各国的压力。就在以色列开启第二阶段的进攻前,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呼吁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冲突方立即实行持久和持续的人道主义休战,从而促成停止敌对行动,虽然美国和以色列还是投了反对票,但是赞成票数高达120票,远超过通过需要的90票,包括中国在内的120个国家同意巴以冲突“持久停火”。并且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会后表示,中方对此决议表示欢迎,希望这项决议得到全面落实。然而以色列就开始给了联合国再一次的“下马威”。(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对持久停火决议表示欢迎)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对持久停火决议表示欢迎)

就在决议通过当天,以色列进行了最猛烈的轰炸,并且在加沙地带至少三个地点发生了地面冲突。不过从以军的部署来看,并没有从第二阶段开始,开始大范围地面进攻,而是所有克制,这无疑也是受到了联合国包括中国在内的压力。而以色列军方也曾表示,以军目前在加沙地带采取的是“有限地面进攻”的打法。也就是更加频繁的袭击和突袭,最大程度地消耗哈马斯的作战力量。

也就是说,以色列在地面战上并未火力全开,而是有所保留,一方面这是面临国际上呼吁恢复人道主义,尽快停火的压力,另一方面的可能性是,这是以色列在为后续大量作战部队的进入争取相对有利的环境。可以看做是以军在进行试探,这种作战模式并不是常态化的、持续性的,而是一种“快打快撤”的方式。

如果以军想要打击哈马斯的高级成员,最大程度地“瘫痪”哈马斯军事行动的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大举进攻或许不是明智的办法,相反一些突然之间的斩首行动,才更能精准打击,出其不意。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哈加里称以军的地面进攻为“有限地面进攻”)

总的来说,中国通过明确表态和联合国的决议,已经向以色列发出了一个信号:对加沙地区的人道主义灾难绝不能忽视。不过,以色列能否真正听取国际社会的声音,采取谨慎回应,尽快恢复和平,还需要时间来观测。冲突的结束,既在于以色列军力的展现,也在于其对国际人道法和公众舆论的尊重。对于在双方交火中损失惨重的无辜平民来说,他们所希望的无非是早日恢复家园的平静与安宁。对此中国等爱好和平的国家,不断发出理性的声音,也会让以色列渐渐认识到和平的可贵。

0 阅读:88

万万不全

简介:军事摄影记者。平时采访拍摄各类专题,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