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邬思道“半隐”,没有选择年羹尧而是选择李卫,真乃大智慧也

闻学天史 2023-11-02 19:37:32

《雍正王朝》中,邬思道是近乎于妖的人物,邬思道智商高,情商也高。邬思道是雍正的军师,雍正在邬思道的帮助下如鱼得水,在众多阿哥夺嫡中脱颖而出。

雍正登基以后,邬思道立马做出了急流通退的决定!邬思道总结出来:与平常人交,共享乐易,共患难难。与天子交,共患难易,共享乐难!

他很了解雍正,虽然雍正做皇帝确实没选错,但如何登上皇位的这个过程和其他阿哥一样手段绝对腹黑。如果自己现在不考虑“归隐”的决定,他的下场可想而知了,想必应该很凄惨。所以,邬思道深思熟虑后决定的。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邬思道为什么没有投靠年羹尧,而是选择李卫呢?

邬思道辅佐胤禛夺嫡之争立于不败之地!

雍正还是阿哥胤禛得时候,很欣赏邬思道这位“世外高人”,请邬思道做他的军师,帮他出谋划策,就是想利用邬思道的聪明才智个足智多谋,辅佐他自己夺嫡之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力。

在康熙朝“九子夺嫡”的整个过程中,邬思道没有让四阿哥胤禛失望,凭着他的智慧和识人之术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凭着邬思道的实力和才能帮助胤禛如愿登上了皇位。所以胤禛在大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

当然,立下不世之功的邬思道深知,伴君如伴虎,他深懂一个万古不变的道理,和帝王相处之道“共患难易,同享乐难”。

邬思道本人深谙帝王之术,也正是对雍正的脾性、为人十分了解,并且能左右雍正的决断,这对雍正来说,就变得很可怕了。

所以,当雍正登基当晚,还没稳定宫内局面,就急于返回潜邸来找邬思道。

邬思道明哲保身选择安全“半隐”!

邬思道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不像隆科“峙功自傲”,落得个不好的下场。邬思道很明白,也理解雍正的顾虑。

为了彻底的消除雍正的顾虑,他明确告诉雍正:我邬思道是四爷的师爷,绝不会雍正皇帝的大臣,只想远离朝堂安度晚年。还给雍正提出的“三不可用”的核心。

他此话一说出,把他自己和雍正之间的关系撇的一干二净,表述他对四爷胤禛的忠心和深厚感情说得很明确。

邬思道的三不可用也是说到点了:

第一、本人是康熙朝罪人,你雍正不可用我。

第二、本人的所谓才能只擅长“阴谋手段”,登不了什么大雅之堂,四爷现在是皇帝了,有失国体。

第三、本人之前因为坐牢的原因,有腿疾,朝廷不能用我这个残疾瘸子,要不以朝廷的脸面何在?

雍正其实这次回潜邸就是准备收拾邬思道的,只不过邬思道实在太厉害,从见到雍正就猜到了,他明智的这一举动,就让雍正打消了收拾他的念头。毕竟邬思道是旷世之才,一旦和其他阿哥联手,雍正的麻烦就大了。

雍正听完这一席话,内心也变得复杂了,而且自己登基的过程,邬思道也是尽忠尽力的给自己出谋划策的。所以雍正才打消了要杀他的念头,而且又在雍正的监控范围之内。

与狂傲的年羹尧相比,年轻的李卫更靠谱些

邬思道提出了半隐不参与朝政之事,远离朝堂,选择在李卫那里当师爷,他知道他的一举一动也会受到李卫监视,李卫也会及时告知雍正。为什么不选年羹尧,而选李卫?

在邬思道看来年羹尧做事太不收敛,狂傲的年羹尧都不把雍正放眼里,怎么可能会听他一个师爷的话呢?在胤禛还没做皇位之前,年羹尧做了许多让胤禛不高兴的事。

雍正早就对他反感了,而这时的年羹尧更张扬,年羹尧是个杀伐果断的人才,但胤禛不会那么轻易轻饶他。所以娶了他的妹妹年秋月,采用联姻的手段让年羹尧死心塌地效忠于自己。

雍正不让邬思道选择投靠年羹尧,是因为一个杀伐果断,一个足智多谋,即便没有造反之心,但俩人凑在一起,对自己多少造成了威胁

跟在胤禛身边多年的邬先生,十分明白胤禛心里对年羹尧是极不舒服的,邬思道又不傻,怎么还会将归隐的去处选择到年羹尧那里,让自己身处危险之地呢?

而年轻的李卫不同,相对来说更靠谱些。他对雍正是一直忠心耿耿,别无二心。

邬思道是聪明之人,狗儿李卫是雍正在苦海里救下的,他绝对不会背叛雍正,也是雍正最信任的心腹,把邬思道安排在李卫那里雍正放心。

雍正这才打消顾虑,答应了邬思道的“半隐”,这个结果也是他最想要的:邬思道正好可以给李卫参透一些皇帝的旨意,而且可以让李卫监视邬思道。

而以邬思道的才能和实力,也能为李卫的仕途提供更好的建议,一举两得。

邬思道从李卫到了田文镜处,怎么巧妙在田文镜那里出逃,远离雍正,远离朝堂的?

李卫进京,将要回京述职的时候,邬思道有点慌了。邬思道如果不去必然会折了雍正的面子,但是他又不想见到雍正。

刚刚逃离了皇帝身边,现在又要回去。邬思道是为了避开雍正,路过山西的时候,碰到了正在查亏空虚实的田文镜。田文镜当时没有头绪,而路过邬思道给他出谋划策,解决了他的烦恼。奇怪的是不爱名利的邬思道提出了八千两白银。

邬思道之所以来到田文镜这里,是因为想远离雍正,远离朝堂。二是告诉雍正,他还是为雍正着想,在眼皮子底下帮你出谋划策。三是此机会到田文镜处担任幕僚,帮助田文镜出谋划策打赢官司,邬思道这样做也是为皇帝排忧解难了。

在雍正去河南考察的时候,邬思道早得到了消息,为了避开雍正故意气田文镜,田文镜看邬思道这模样,巴不得这位只拿钱不干活的大爷赶紧走。

邬思道被田文镜轰走后,在没有监视的情况下逃走了,从此远走高飞,远离朝廷,也远离雍正。

总结

邬思道对帝王心术了解到了细思极恐的地步,他早都知道雍正是什么样的主君,所以他想好了自保之道,但雍正也不打算让他离开自己的视野,派人监视他,让他选择半隐。邬思道在为自己的明哲保身,总算保住了自己的小命,如愿以偿“半隐”了,

1 阅读:924

闻学天史

简介:放他三千裘马去,不寄俗生,唯贪我三枕黄粱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