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即墨区小学生走进博物馆迎接国际博物馆日

青岛信网 2024-05-19 21:50:22

小学生们在即墨大欧鸟笼博物馆观看大欧鸟笼的制作。(来源:即墨区委宣传部)

信网5月19日讯(通讯员 张涛 记者 谷正原)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青岛市即墨区移风店镇青中埠小学的学生们走进位于即墨区移风店镇大欧戈庄村的即墨大欧鸟笼博物馆、即墨柳腔博物馆,了解历史文化,学习戏曲知识,零距离感受非遗传统艺术独特魅力,在参观展览中增长知识,激发大家的爱国爱乡热情。

在青岛市即墨区移风店镇柳腔博物馆,小学生们参观丰富多彩的藏品,了解历史文化、感受博物馆展品的魅力。学生们了解了即墨柳腔的历史渊源、文化特征、代表剧目、分布地区、传承保护、社会影响等系列知识,深切感受到戏剧文化的魅力。

柳腔是即墨地方传统戏剧,发源于青岛大沽河沿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青岛地区独有的一个地方剧种,距今已有 200余年的历史。移风店镇是柳腔的发源地之一,近年新建的移风店镇柳腔博物馆柳腔博物馆总面积160余平方米,全面展示柳腔发展历史及文化魅力。

在即墨柳腔博物馆里,孩子们跟随着讲解员参观了展厅,了解了即墨柳腔头饰、藏品等非物质戏曲文化遗产项目的历史。解说员详细讲解每件藏品的背景、来源和历史意义,加深了孩子们对历史文明的了解,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件件珍贵的藏品,一幅幅真实的图片,让大家流连忘返。

即墨区移风店镇青中埠小学三年级学生吴佳玉说:“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参观了大欧鸟笼博物馆和即墨柳腔博物馆,一起了解了我们家乡的一些历史知识。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把家园建设的更美好。”

许馨诺同学是一个机灵的小姑娘,在参观的过程中,她不时会提出问题。她告诉记者:“今天这种研学方式让人心情愉悦,行走在真实的场景中,去学习传统的即墨文化,感觉是不一样的,感受特别深刻。我了解到博物馆里的这些藏品都有它包含的文化,还有它的实用价值。”“感觉这里的每一件藏品、每一个鸟笼都在诉说着一种文化,在讲述着一段历史,听着讲解又重新学习了一遍历史,而且是沉浸式的学习,这种学习更加生动,更让人印象深刻。”

学生们又来到大欧鸟笼博物馆,鸟儿栖息树枝、鸟笼悬挂树杈的场景设计惟妙惟肖,一幅幅介绍大欧起源记忆、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美丽乡村的资料图片悬挂于墙,展现了大欧村的“峥嵘岁月”“沧桑巨变”和“再创辉煌”。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大欧鸟笼的发展历史,参观了鸟笼的成品及其延伸物件。“这个鸟笼的高度是可以调节的,但是这项工艺的技术要求很高,需要保证上下衔接严丝合缝,才能实现高度的顺畅调节。”在一个近2米高的鸟笼前,讲解员告诉学生们,完成这样一个作品需要半个多月的时间。

据了解,大欧村的鸟笼制作始于明代,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大欧村也是山东省传统文化村落,即墨市移风店镇以“鸟语竹韵”作为村庄文化品牌进行了重点打造。大欧村是目前中国江北最大的鸟笼加工专业村,产品远销美国、法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

小学生们在即墨柳腔博物馆参观即墨柳腔头饰。(来源:即墨区委宣传部)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