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天,中美齐施奇招,这一制胜法宝,中国表现更为出色

唯她故事汇 2023-12-24 23:48:47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越发积极,中美这场世纪博弈也变得愈发扣人心弦。这一次,中美两国在同一天内齐齐出招,直指对方的"痛点"。据观察者网报道,美国商务部宣布将继续打击中国的芯片行业,不同的是,这次的打击目标并非高端半导体芯片生产商,而是中国的低端芯片产业。美国商务部声称,为了确保美国的"国家安全",从明年1月开始,将对"非尖端"的传统芯片实施出口审查。

为何美国再度盯上了中国的非高端芯片生产呢?

实际上,这一切都是美国自食其果、不自量力的结果。在过去几年中,美国通过大力封锁中国的尖端芯片,导致了三个重要后果。首先,由于美国的不负责任封锁行为,全球芯片产业链受到了巨大冲击,出货效率降低,不仅在高端领域,就连低端领域也出现了需求缺口,许多企业开始扩产非高端制程的芯片。

为了弥补在高端芯片领域的收入损失,中国的芯片制造商积极参与到了扩产的浪潮中。其次,芯片技术的发展需要量变促质变。为了应对美国的疯狂打压,中国在近几年加大了对昔日产业的投资力度。研究数据显示,随着中国各项投资的落地,未来三年内,中国将至少新建26处主营200到300毫米芯片的制造厂,远远超过整个北美地区。

中国在低端领域的爆发性产能,势必会挤压外国同类企业的市场份额,也因此成为美国瞄准的对象。第三,受美国炒作的影响,全球资本的关注都集中在高端支持芯片的领域。有实力的芯片大厂纷纷将科研资源投入这一领域,而与之对应的是,低端制程"隐身"了。在这些传统厂商转移资源后留下的空白,为蓬勃发展的中国非高端半导体制造业提供了进一步占领市场的机会。

拜登指出,美国此次对中国的非高端制程芯片采取行动实质上是一场由"科技战"引发的连锁反应,是对中国高端芯片发展进行制裁之后的必然结果,可以称之为"制裁套娃"。拜登的这个决定进一步泛化了"国家安全"的概念,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和"科技战"所造成的影响将一环接一环。

当前中美博弈的态势总结起来就是:美国试图打压中国,中国则努力寻找"弯道超车"的机会。而当美国看到中国开辟了一条新路后,便急于加以阻挠。这种情况将带来两大影响。一方面,被美国贴上"安全"标签的领域将愈发增多,从而影响到美国在其他领域与其他国家的正常合作。

前不久,葡萄牙媒体曝料称,美国政府试图以"安全关切"为由,威胁里斯本港放弃采购中国生产的扫描设备。这样肆意打击的美国,最终只会让全世界对其敬而远之。另一方面,中国可以利用美国目前这种"病态"心理来驾驭美国。正如前文所说,现在美国看到中国出手的地方,就会急忙跑去"查漏补缺",因此中美博弈的节奏和方向实际上已被中国把握在手中。

只要中国行动,必然能牵制住美国。原因在于,拜登原本以为已经搭建起的"小院高墙"会天衣无缝,但这几年中国却不仅搞了"金砖",还加大了与各国央行的双边货币互换力度,在美国金融系统的"摄像头"下打造了无数个无法监控的黑箱。美国政府失去了通过检测中国资金流向来追溯贸易项目的"聪明办法",最后只能选择目前这种疲于奔命的"笨办法"。

而这种"笨办法"将进一步耗尽美国已经岌岌可危的资源,将中美博弈的主动权交到中国手上。稀土问题也是当前的一大焦点。12月19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已经连续第七个月不断减持美债。中国明确表示,绝不会再做美国巨额债务的"接盘侠",美国不要再做2008年中国政府四万亿救市的梦。

在航空航天领域,美国也有着对中国的求助之处。最近有美媒爆料,由于美国自身21世纪探月项目的停滞,NASA的研究机构正在试图申请中国"嫦五"带回的月壤样本。而由美国主导运营的国际空间站也逐渐"日薄西山"。NASA的数据显示,该空间站明年将退役,即便强行支持,也只能撑到2030年左右。

这就意味着7年之后,太空中可能只剩下一座常态化运营的空间站,那就是中国的"天宫"。美国多年来试图打压中国,以为自己能在太平洋这张牌桌上随心所欲出牌,而中国只能忍气吞声。然而,实际上中国已正式入场,逐渐甩出自己的筹码。拜登2024年,恐怕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0 阅读:0

唯她故事汇

简介:故事是一面镜子,常照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