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碳水第一大省”?陕西当之无愧,不服不行

小菲美食日记 2024-03-21 19:42:39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陕西,别称三秦,这里历史悠久,走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秦朝,先后孕育了十四个王朝。

陕西不仅是个历史文化大省,更是一个美食之都,相比于特色菜肴,当地的主食、小吃更具特色,富含碳水,堪称“中国碳水第一大省”。有着“八百里秦川”之称的关中平原,风调雨顺,一望无垠,盛产优质小麦,这正是三秦人民赖以生存的食粮。

一捧再普通不过的面粉在老秦人手中完成了华丽的蜕变,面条是陕西的最大特色,让人吃一个月都可以不重样。

油泼面,煮好的宽面条捞入碗中,加上两根青菜点缀,再来一些辣椒粉、芝麻、蒜末、葱花、陈醋、生抽,趁热浇上一勺热油,麦香味、酸辣味瞬间激发出来,大碗如盆,大口咥面,好不自在。

在宝鸡,岐山臊子面,口口留香,香飘千年,在当地每逢重大节日或招待客人时,都少不了一碗臊子面,擀面、切面、炒臊子肉、调酸汤都很考验功力,臊子是灵魂,红色的胡萝卜丁、白色的豆腐丁、黑色的黑木耳、黄色的鸡蛋皮、绿色蒜苗炒到一块,五彩斑斓,倒入面中,薄、光、鲜、稀、酸、辣、香,让人难忘。

在咸阳杨凌区,蘸水面久负盛名,陕西八大怪之首的“面条像裤带”说的就是蘸水面,蘸水面外观非常唬人,三五公分宽,一米多长,一根就有2两,面和蘸水分开盛放,洁白劲道的面条蘸上香辣过瘾的汤汁,一两根足矣,少有人能吃到四五根。

此外还有扯面、棍棍面、血条面、浆水面、软面、饸饹面、梆梆面、驴蹄子面、踅面,还有笔画最多的biangbiang面。

除了面条,来陕西怎么能少了著名的三秦套餐——凉皮、肉夹馍、冰峰汽水,哪个不是满满的碳水。

每到夏天,在陕西的大街小巷都能吃到凉皮,男女老幼都好这一口,“老板,来碗凉皮,辣子要多”,凉皮的种类也很多,大名鼎鼎的陕西凉皮“四大名旦”——秦镇米皮、汉中面皮、麻酱凉皮、歧山擀面皮,吃完才知道陕西人对凉皮的理解之深。

陕西肉夹馍有很多,腊汁肉夹馍、潼关肉夹馍、臊子肉夹馍、锅盔牙子夹馍、粉蒸肉夹馍、猪头肉夹馍、狗舌头肉夹馍,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西安腊汁肉夹馍和潼关肉夹馍。

腊汁肉夹馍用的是白吉饼,不放油不放盐,搓条、擀皮、对折、做饼、烙制,讲究的是“虎背、钢圈、菊花心”,一圈黄一圈白,外脆里嫩,加入腊汁肉,卤水浸润饼瓤,香而不腻。

潼关肉夹馍用的是油酥千层馍,油酥、油皮很关键,还有经典的盘丝,烤好后的馍,外观精致,细丝盘旋,金黄诱人,既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夹肉吃,酥脆掉渣。

馍除了可以夹肉吃,在陕西还可以吃到多种多样的泡馍,牛羊肉泡馍、葫芦头泡馍、小炒泡馍、三鲜煮馍、水盆羊肉、羊杂泡馍、豆花泡馍……

牛羊肉泡馍,这碗泡馍的关键在于一锅汤,牛羊肉和大骨文火慢炖,一熬就是一整天,咸鲜味美,吃法更是讲究,口汤(吃完碗里只剩一口汤)、水围城(宽汤)、单走(馍汤分开)、干拔(碗里不见汤,能立住筷子),全凭个人喜好。

葫芦头泡馍,煮熟后的肠子形似葫芦,因此得名,葫芦头泡馍类似北京的卤煮火烧,炖好的猪肠、猪肚改刀,放到掰好的馍上,用骨汤反复浇泖,再配上油泼辣子,味道更加醇厚。

小炒泡馍的食材更加丰富,木耳青菜、鸡蛋、牛羊肉、馍,起锅烧油,加入油泼辣子激出香味,依次放入食材,再放入当地的香醋,酸辣过瘾,香味浓郁。

在西安,很多人的早餐离不开一碗肉丸胡辣汤,西葫芦、胡萝卜、莲花白、木耳、菜花、肉丸熬制的胡辣汤,浓稠多彩,五六块钱来上一碗,放一勺油泼辣子,掰进去一个馍,这味道只有西安人最有发言权。

北方人逢年过节离不开饺子,陕西人最钟意的吃法是酸汤水饺,不同于南方婉约派,陕西的酸汤水饺按斤卖,半斤饺子放入冲好的红汤中,吃一个饺子,来一口酸汤,辣的呛口,酸的过瘾,馅料扎实,真是熨帖。

除了酸汤水饺,还有吃不厌的油泼饺子、麻酱拌饺,让人耳目一新。以上只是陕西美食的“冰山一角”,陕西真不愧是个美食大省,一个名副其实的“碳水之都”。

1 阅读:217
评论列表
  • 2024-03-22 09:22

    这没什么光荣的。老吃面条、碳水占比大的陕西山西和西北是物产不风富,饮食结构单一。否则🈶各类蔬菜,河海鲜鱼,谁不弄个菜老吃面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