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最大的挑战,不是驱动人,而是驱动人性!

蒋小华管理说 2024-05-17 13:59:50

✎导语

抓人性、懂激励,你才能做好管理!

我们常说:“重金之下,必有勇夫。”

然而,在激励员工上,真的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吗?

我想大概不是的。

在激励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时金钱也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反,你一句真正走心的夸奖,却能让下属干劲十足。

我一直讲,奖,就要奖到心坎中去!

这就要懂人性,因为激励最大的挑战,不是驱动人,而是驱动人性。

顺人性,管理就顺;逆人性,管理就会寸步难行。

下面,来谈谈激励员工的3大雷区和有效激励的4大关键,避免踩雷。

01

激励下属的3大雷区

激励,是每位管理者在带领团队时不可或缺的技能。

但你是否思考过,为何有时我们的激励措施反而会适得其反,让员工感到压力甚至反感?

多半是进入这3大雷区。

(1) 满嘴道理

在激励员工时,许多管理者总是长篇大论,灌输他们所谓的“人生哲理”。

“我认为…”、“我觉得…”、“你要明白…”,满口“爹系”的教诲,直接怼给下属。

他们似乎认为,只要自己的道理足够深刻、透彻,就能点燃员工的工作激情。

然而,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

因为人是感性的,更容易被真挚的情感所打动,而不是被你所认为的正确道理所折服。

误区示例:

“你要明白,这个项目是你提升自己的好时机啊,咱必须认真对待它,只有技能提升了,拿到好的结果,未来的收益才会水涨船高。”

如此这般的劝诫,尽管在理,却难以触及员工内心的动力。

真正的激励,应当源于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对情感的细腻捕捉,而不是乏味的说教。

(2) 感情拉拢

在激励员工时,一些管理者喜欢打“感情牌”。

希望通过拉近与员工的情感距离,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然而,如果这种情感策略不是基于真诚与尊重,而仅仅是一种手段或策略。

那么很可能会让员工感到虚伪和反感,结果也往往适得其反。

误区示例:

“我一直觉得和你挺聊得来,在工作上我也是比较关注的,我觉得你应该逼自己一把,更上一个台阶。”

这样的话虽然听起来很亲切,但如果缺乏真诚的关心和支持,只会让员工感到压力和负担。

(3) 画饼忽悠

有的管理者,管理没啥大本事,画大饼可谓是有一手。

如果你完成了某个任务,就承诺给予重奖或晋升,这听起来挺诱人的。

但问题在于,如果目标高得离谱,或承诺根本没法兑现,员工最后啥也没得到。

竹篮打水一场空,那种失望和被骗的滋味可不好受。

举个例子,领导对你说:

“如果你能在下个季度超额完成XXX万的业绩,我就提拔你为区域经理!”

这个目标听着就挺离谱,而且就算你真完成了,领导也可能会有下一个你不适合的理由来搪塞过去。

说实话,打工都是为了生活,画饼也要踮脚尖就能够得到。

如果“饼”太大,不切实际或无法兑现,只会让人觉得被玩弄。

所以说,激励员工还是得实在点,别老想着用这种高不可攀的目标来忽悠人。

02

有效激励的4大关键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激励呢?

接下来这四大关键,让你的团队更有干劲!

(1)巧分蛋糕

员工来公司工作,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

所以,合理的薪酬福利是最基本的激励手段,作为管理者,你要善于把“蛋糕”分好。

这不仅是公司给予员工的薪酬,更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认可。

那么,如何精妙地分配这块“蛋糕”呢?

首先,必须构建公平且合理的薪酬体系。

分钱,不仅仅是数字游戏,更是对员工价值的精准衡量。

让优秀、认真的员工,每一分努力都得到恰如其分的回报。

其次,设立激励机制,如绩效奖金、年终奖等。

让员工明白:多劳多得,不劳不得。

这种直观的奖励制度,更能极大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最后,提供丰厚的福利待遇也是关键。

健康保险、员工旅游等福利,不仅能让员工放心安心,更能感受到公司的关怀,增强他们对公司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说到这,对于那些上班摸鱼、敷衍了事、摸鱼打诨的员工,该清理就清,不然白白支付薪水,却没结果产出。

(2)真诚对话

许多管理者认为,只要提供足够的金钱奖励,员工就会全力以赴。

然而,金钱并非万能, 除了物质表面的激励,员工更需要精神上的尊重和满足。

所以,你要深入洞察员工的内心,真诚关注他们的所需所感,用心去聆听、去理解,然后给予最真挚、贴近的激励。

具体做法:

首要,建立起与员工间真诚而频繁的沟通。

这不仅仅是上下级形式上的交流,更是心与心的对话。

通过定期的深入沟通,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员工的职业规划、发展需求以及他们内心的渴望,从而为他们量身定制个性化发展路径。

同时,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中,也是一种有效的精神激励。

这样做不仅能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更能增强他们的归属和责任感。

当员工知道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被重视采纳时,他们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也会油然而生。

此外,在员工遇到困难时,你要及时伸出援手,给予必要的关心。

无论是工作上的挑战,还是生活中的困境,你都要及时地去帮他们解决。

这种雪中送炭的行为,更能让员工感受到公司和管理者的温暖与关怀,从而更加投入地工作中来。

(3)赛道清晰

明确员工的发展目标,奖到他们心坎中去。

不同的员工有着不同的追求,有的痴迷技术,想赚更多的钱;而有的更看重权威,想拿高帽来戴。

作为管理者,你要敏锐地捕捉,并根据每个员工的目标期望,为他们量身定制发展路径。

同时,为了确保这些路径的可行性和实效性,还要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让员工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

例如,遵循SMART原则,制定晋升目标要具体、可衡量、可实现、与工作高度相关,并设定明确的时限。

这样,下属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工作方向和所要达成的成果。

此外,还要有定期评估,来直接展示员工的工作进度和成果。

通过及时地反馈指导,不仅可以帮助员工调整策略、解决困难,还能更好地实现他们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晋升肯定有上也有下,这时要注意员工间开展良性竞争,把水搅动起来,激发他们的斗志,而不是内斗起来。

(4)掌声响起

每个人都渴望被看见、被认可,员工更是如此。

作为管理者,在员工取得成果时,你要及时给予回复和肯定。

那么,该如何落实这一点呢?

首先,在下属达成任务或取得表现时,及时在团队中公开表扬,甚至给予物质奖励。

这样的举措,不仅能激励员工继续努力,还能为其他团队成员树立榜样,形成良性竞争氛围。

其次,鼓励员工主动分享他们在工作中的经验。

这不仅是对他们工作能力的认可,更是让下属对自己的一个复盘。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团队提供思路,增强对团队的归属感。

定期组织团建活动,让员工间有机会交流与合作,从而进一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借助这样的团建,跨部门间的员工也可更好地了解彼此,建立一定的联系。

✎写在最后

人性是复杂的,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都希望得到认可和赞赏。

这就像小时候,老师的一朵小红花、家长的一句夸奖,就能让你尾巴翘起,干劲十足。

步入职场,这种心理依然没有改变。

所以,讲激励,千万别违背人性,你得顺着人性去设计,关注员工的需求,不然只会徒劳无功。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心甘情愿地为你卖命,你觉得呢?

0 阅读:2

蒋小华管理说

简介:组织赋能专家,行课教育创始人,著有《赋能工作法》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