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为发达国家,究竟有多难?

十厂长说世界 2024-05-01 03:28:46

奥巴马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若14亿中国人都过上美国人生活,人类将陷入悲惨境地。

之前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其实也就当戏看看:美国人又出来喷粪了,一笑了之。

而后来细想一下,中国如果真能达到美国的经济水平,或者只达到普通发达国家的水准,那确实是一场噩梦,不过要划重点的是:“那将是现在所有发达国家的噩梦”。

这也是为什么即便中国表现得再友好,美国为首的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还这么仇视中国的一个核心原因。

今天咱就聊3点:中国要想成为发达国家究竟有多难?中国成为发达国家又要多久?将给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带来什么样的噩梦?

那么首先,中国如果要成为发达国家,究竟有多难呢?

我们从发达国家的最重要的一个标准,人均GDP来看。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1年的数据:世界银行将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的国家定义为低等发达国家,介于3万美元至6万美元之间的为中等发达国家,而人均GDP超过8万美元的国家被视为高等发达国家。

目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定的发达国家有43个: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比利时、爱尔兰、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冰岛、瑞士、卢森堡、荷兰、希腊、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波兰、安道尔、以色列、爱沙尼亚、塞浦路斯、列支敦士登、马耳他、摩纳哥、圣马力诺、斯洛文尼亚、新加坡、巴巴多斯、阿联酋、巴林、卡塔尔、文莱。

其中人均GDP最高的是卢森堡,2023年的人均GDP为13.2万美元;最低的是希腊,2023人均GDP是2.29万美元。美国刚好步入高等发达国家,人均GDP约为8.16万美元

美国

而中国2023年的人均GDP为1.27万美元,总体量为18万亿美元。

如果要进入初级发达国家行列,那么我们的总体量就需要达到28万亿美元;进入中级发达国家行列总体量就需要到43万亿美元,进入高级发达国家行列这个数值就达到了113万亿美元。

很多人会说,那干就完了呗,早日实现阶级跨越,过上真正的发达国家好日子。

可现实的问题是,2023年全球的总GDP才105万亿美元。也就是说,我们要进入初级发达国家的行列,刚好干掉美国27万亿美元的世界第一GDP的地位才能达到。

想要进入中级发达国家行列,就需要占有全球GDP40%才能达到,几乎就占了全球的一半。

高级发达国家标准就不展开说了,那可能在地球都要姓中的时候。

大家在上面的发达国家名单里很容易发现一个规律,这些所谓的发达国家很多都是一些人口几百万甚至几十万的小国,像排名第一的卢森堡,全国人口只有65.3万,冰岛人口38.2万,丹麦人口590万,芬兰人口555万人等等。

卢森堡

有一说一,这些国家还没咱们一个二线城市或县城人口多。

这些国家要走上发达国家的行列那是非常容易的,人口多点的比如芬兰,只需要一两个产业就可以支撑。人口少点的比如卢森堡,只需要一个企业就能支撑

例子是芬兰仅仅依靠林业一项,年产值就能达到260多亿美元,很多人觉得这两百多亿美元不多,但是这260亿就能给他全国老百姓带来约5000美元的人均GDP。

还有卢森堡第一企业阿塞洛尔·米塔尔钢铁集团,2013年的时候年产值就达到793亿美元,平摊到全国人民身上都12万美元了,这就直接能让他们的人均GDP成为全球第一。

阿塞洛尔·米塔尔钢铁集团

但是在拥有14亿巨量人口的中国面前,几乎所有行业能带来的财富也是杯水车薪。我们需要无数高净值的产业才有可能进入到发达国家的行列。

比如当前处处受到欧美限制与针对的芯片产业,能源产业,航空产业,汽车产业,通讯产业,生物科技产业等等。

我这么说吧,中国需要把美国的苹果、特斯拉、亚马逊、谷歌、微软、波音、英伟达、高通等最前沿的20家企业全部抢过来,才能在初级发达国家的地位站稳脚跟。

如果要进入中级发达国家的行列,需要把英国法德日韩各自市值最高的前20家企业抢到手才行。

当然,如果不抢的话, 我们只能通过自己产业升级的方式,对欧美的高新科技高利润企业进行点对点爆破。否则我们就永远做不了高利润的生意,只能一直做代工做低端,永远在初级发达国家的水准线下徘徊。

最好的例子就是我们生产一台苹果手机,苹果贴了个标就拿走95%的利润。我们造一台奔驰车,奔驰公司来贴个奔驰标,也拿走95%的利润。现在你知道华为、比亚迪、宁德时代、中芯国际等企业对我们意义所在了吧?

苹果的中国生产线

那我们要多久才能跻身发达国家行列呢?

有一个事情是已经确定了的,除非有意外情况,按照现在的经济规模来说,如果保持每年6%的经济增速,那么中国到2030年,基本上就步入了发达国家行列。也就是总体量达到30万亿美元以上的规模,人均达到20000多美元。

很多人会跳出来反驳:你的体量再往上增长,那欧美国家也一样在增长,全球的体量页一样在增长,到时候发达国家的标准又升高了,你还能进入得了吗?

这么说的话,按1+1=2的小学生逻辑来看是没有错。但有两个没法回避的事实:

第一、全球经济总量的增长是非常缓慢的,资源和市场也是及其有限的。

不论哪个国家,想让自己的总量一直上升,就必须有产业的支撑。比如日本,它拥有一亿多人口,其实这在发达国家里人口比美国少,在其他发达国家里算是人口相当庞大的了,而它之所以能在1968年就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因为他在高速发展期拥有及其优质的产业,比如电子产品、汽车、工业机械等等。这些高利润高附加值的产业,支撑日本一亿多人口活在一个相对高度发达的国家里。

但是现在,开始变得不一样了,中国科技工业的崛起,正在快速挤压日本的汽车市场、电子产品市场、工业机械市场。日本的工业品出口正在面临快速萎缩。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比如2023年全球汽车市场规模大概8000万辆左右,按照原来的市场情况,欧美日韩几乎能拿下全球95%以上的订单。但现在中国崛起了,单独拿下了10%。这就意味着,中国正在挤压欧美日韩的汽车市场,从他们的手上抢钱。

同理,中国的手机、飞机、造船、芯片等产业崛起后,一样会从欧美日韩手里抢夺更多的订单和钱。市场就那么大,能抢到多少,那就是自己的GPD。

第二、发达国家们正在面临增长速度放缓或停滞不前的困境。

在过去的十年里,西方多数的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面临着增速放缓甚至倒退的情况。2013年全球的GDP为74万亿,到了2023年这一数值是105万亿,总增长了31万亿。

然而中国2013年的GDP为9.3万亿美元,2023年是18万亿美元,增长了约8.7万亿。美国2013年GDP为16.8万亿美元,2023年是23.3万亿,增长了6.5万亿。也就是说,全球10年间31万亿的GDP增量,中国加美国两个国家就贡献了15.2万亿,占比50%以上。很明显,其他国家的增速是相对缓慢的。

其实我都多余举例子,咱们看下图欧盟这十几年来的增速就行,不是在1-2%的增速间徘徊就是负增长。

为什么会这样呢?也很好理解,过去的十几年里中美两国都抢到了互联网车票,吃上了一波红利,中国更是在新能源和汽车领域抢到了一大块肉。大家回想一下,欧洲日韩有什么出名的互联网公司吗?有什么著名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吗?

所以,当前中国要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就是按部就班,发展我们自己的高新技术和产业,点对点地去狙击欧美日韩引以为傲的高端、高利润产业。

如果不出意外情况。我们在2035年左右或者更早,我们就能初步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重点来了,中国成为发达国家,对欧美日韩来说有多可怕。

我上文说了好几个“没有意外的话”,核心要表达的就是欧美日韩究竟有多恐惧中国成为发达国家。

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会使出更加卑劣的手段来限制我们向前发展。

因为,如果中国成为发达国家,那意味着中国体量已经超过美国,也代表着美国的霸权基本瓦解,全世界的运行规则都将被颠覆。

这个很好理解,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人均GDP到达了中级发达国家的水平线,也就是人均30000美元,那么我们的体量很可能已经占到了全球的40%,约43万亿美元。

这是个绝对碾压的数字,一个史无前例的世界第一经济体,到时候你还会用美元去结算吗?还会考虑美国制裁不制裁你吗?还会考虑工业利润太低吗?......根本不存在的。

美国现在之所以处处针对中国,其实我们可以理解它。

当前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约为10亿左右,而我们就拥有14亿。如果说我们成为发达国家,那未来发达国家人口总量将直接翻了1.5倍,说对他们没有影响,可能吗?

上面反复提到过,全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若中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等于直接积压了欧美日韩的资源,那么他们的好日子将会一去不复返。

当然那我上面所说的都必须是基于我们当前在美国的霸权下,平稳度过;针对美国的每一次制裁都能顺利克服。

我们的路要比欧美人更难走,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对我们的限制。

从300年前开始,欧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依靠殖民掠夺、烧杀抢掠来获得的原始积累。尤其是美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至今还依靠战争与金融霸权来抢劫全球。

而我们呢,从建国开始到,所有的原始积累资本积累,都是依靠着勤劳的人民,过着最苦的日子,做着最低端的活,赚着最少得利润,一分一分、一毛一毛、一块一块挣出来的。

直到90年代开始,我们才乘着工业升级的东风迎难而上,在世界的东方站稳了脚跟。想看这段故事的可以去翻看我之前的文章《中国国运有多猛》系列。

一定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美国溃败、欧美落寞、日韩跪舔,都将成为既定的事实。

全文完。

如果觉得我写的还可以,辛苦帮忙点个“赞”,或者“关注吧”。

0 阅读:3

十厂长说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