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陶昕然身上,何尝没有妈妈的身影

娱小北 2024-04-01 21:46:23

被陶昕然的这段话感动到,她哭着说,绝对不会用妈妈对待自己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女儿。

同时,她也会鼓励女儿哭泣,因为她知道哭是发泄,发泄完就舒服了。

陶昕然之所以会说出这番话,因为她就曾是家庭教育受害者。

出生在湖南普通双职工家庭的她,在书法家爸爸以及教师妈妈的严格教育下,她完全失去了快乐的童年。

考98分会被细细的枝条抽打屁股,连哭都成了一种错,只能在呵斥声中憋回去。

考第四名也会被打,因为妈妈是老师,不允许她落在别人后面。

长期的压抑,让39岁陶昕然每每提到童年,仍忍不住泪流满面。

同时在她心里也埋下了种子:绝不允许自己变成妈妈那样,让自己的女儿受苦。

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即便陶昕然不满妈妈的教育理念,痛恨小时候的自己不敢反抗,下定决心坚决维护女儿的童年,让爱与控制分开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但仍然没有逃掉妈妈给自己带来的深远影响。

渐渐的,在她身上也看到了妈妈的影子,不知不觉中,她也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只是,这讨厌的样子不是反应在孩子的身上,而是在丈夫身上,以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

比如,她最讨厌妈妈着急的样子,而她在生活中也没有耐心,甚至急躁。

与丈夫逛街从不会漫无目的,每次都会提前列好清单,再照着这个清单速战速决绝不停留。

慢性子的丈夫就成了她的催促对象,对方稍微慢一点,她都会不停的碎碎念,直到把对方催到令自己满意为止。

就好比给婚房装修,两人同时去家具城挑家具,她每次都是从丈夫挑选好的试样中快速挑选,或者让丈夫自己做决定,自己不再过问。

因为她不愿比较,更不会为了一个家具连续多次跑去家具城。

今日事今日立马毕,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如此急性子,让丈夫很是无奈。

在她身上,仿佛看到了她的妈妈。

那个承诺给孩子买礼物,却一直不停催促着急回家包饺子的老人,那个只顾自己事情,不顾孩子心情一直碎碎念甚至摆脸色的老人。

这母女俩,是真像。

除了急性子外,她们也都是牺牲型的妈妈。

在陶昕然还小时,妈妈陶跃娣最爱说的一句话是:妈妈最爱吃鱼头。

然后,把鱼肉都留给了她与哥哥。

可是妈妈真的爱吃鱼头吗?她也爱吃鱼肉,只是她习惯性的将最好的留给孩子们,即便委屈了自己。

陶昕然长大后,即便她不想成为妈妈那样,即便生活条件好了,但她依旧没有摆脱妈妈带给她的影响。

吃饭时,她总是将鸡腿夹给女儿,将鸡肉留给丈夫,自己就喝汤啃骨头。

当妈妈看出她的牺牲后,希望她改掉这种付出,但陶昕然却说:您当年为何如此?因为你是妈妈,而我也是妈妈呀。

看,母女俩多像。

在长期的打压式教育,以及牺牲付出型教育下,陶昕然的性格也变得多面起来,即一边是强势倔强认死理,一边是中年叛逆。

所以在与丈夫何建泽相处时,她总是强势得不肯低头,导致两个人一个月一大吵,甚至曾为了争论一句歌词的对错而深夜拌嘴,最后亲自打电话给音乐制作人逼着对方回答:你就说我们两个唱得谁对谁错?

如此操作,已成生活常态。

同时,在妈妈的打压下,陶昕然变得相当叛逆。

从小成绩优异的她,本可以按部就班地按照妈妈的计划考上重点高中,进而考上好的大学,可她偏偏爱文艺,完全推翻妈妈所有的规划与期待,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坚持为自己而活。

最终,她考上了天津音乐学院戏剧影视系,并于2006年进入演艺圈,6年后也就是27岁那年因出演《甄嬛传》中的安陵容一角爆红,爆红后,她的妈妈陶跃娣成了亲朋好友眼中的“成功妈妈”,并纷纷向其讨教育儿方法。

得知此事的陶昕然瞬间破防,毫不留情的对妈妈说:今天我成为今天的我,是因为我自己,不是因为你教育的成功。

这一刻,陶昕然仿佛将27年来的委屈全发泄在了这句话里,诉说委屈与压抑的同时进而惩罚妈妈的打压式教育。

也是这一刻,她终于不再需要被父母掌控,终于可以独立掌控自己的人生。

就这样,叛逆的陶昕然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演艺生涯,同时也开启了属于自己的璀璨人生。

好在,陶昕然淋过雨懂得如何为女儿撑伞,她保留了妈妈的付出型人格以及积极上进的一面,去除了妈妈的打压式教育。

在妈妈的影响下,她会注重孩子的教育,给孩子立规矩,制定一套学习计划,但不会强迫与打压。

同样在妈妈的影响下,她这么多年没有停止过学习,并严格给自己规划学习时间,安排课表,在她看来认定的事情一定要做好。

从陶昕然与妈妈这对母女身上也不难看出两点,即打压教育不可取,以及长大后或多或少会活成妈妈的样子,即便她的样子是自己讨厌的。

她不想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却拗不过从小的耳濡目染,当童年痛苦伴随自己一生后,她能做的也就是在女儿身上拯救小时候的自己。

看完陶昕然的原生家庭,不少网友调侃难怪她能把安陵容演得那么好,确实,没有童年经历确实很难完整这内心层次丰富的角色。

好在,她似安陵容,却不是安陵容。

说起挫折教育的负面影响,除了在陶昕然身上有所体现外,在郭麒麟与向佐身上何尝没有体现?

为了能让住家徒弟们感受到公平与亲切,郭德纲首先拿儿子郭麒麟开刀,出错惩罚最严格,家教最严格,导致他很是自卑且与父亲之间总有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彼此之间的情感成典型的中国式父子。

包括向佐,在外人看来,含着金汤勺出生的他享尽荣华富贵,可只有他知道从小到大受到的挫折式教育有多压抑。

正如宁静爆料那样,成年后晚上十点出门都不被允许,与此同时还会被向太语言炮轰,他能做的就是默默回房间待着,且一句不敢回嘴。

在教育上,父母是矛盾的,很难将“控制”与“爱”分开,孩子不成功就是孩子窝囊不争气,孩子成功就是自己教育有加,很难去考虑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伴随孩子的一生。

当39岁的陶昕然每每提到童年经历都会泪流满面时,妈妈是否会反省自己的苛刻,反省自己的教育失败?

当39岁的向佐说到自己一直不快乐,不知道该如何让自己快乐,且这么多年一直在寻找自己时,向太是否会想一想自己太过严厉,是否太过强势?

当28岁的郭麒麟宁愿在外租房子也不愿回家住,不知道郭德纲是否会意识到自己的打压式教育是行不通的?

如何把爱与控制分开,是每位家长的必修课。

孩子是用来爱的,而不是用来满足自己虚荣心,或完成自己梦想的。

孩子也是独立的,而不是家长的附属品,尊重孩子的想法,又何尝不是在救赎自己?

0 阅读:47

娱小北

简介:娱乐有深度,小北有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