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了?美国激光武器的研发计划陷入僵局,中俄领先并已实际部署

光电科技君 2024-01-24 23:33:41

美海军又开始抱怨了,高超音速导弹不如中俄就算了,现在就连激光武器也落后于中俄。据《亚洲时报》报道,美国海军急需激光武器,但研发失败延缓了海军引进激光武器。

2022年,沙特在其防务展上公开对外界表示,其国防力量从中国采购的“寂静狩猎者”激光拦截设备,已在实战中成功击落了一架无人机,取得了第一个实战战果。一时间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

要知道,一旦中方的装备用来出口,那么更为先进的款项也已经投入实际使用。加上中方在电力除障方面也开始小型激光切割树木等,让外界充满了遐想。

事实上,外界普遍认为,“寂静狩猎者”在2016年就已投入使用,负责国内大型活动的安防工作,尤其对那些低空小目标防御效果比较理想。

“寂静狩猎者”虽然只有车载机动式和固定式,但是美媒体分析认为,中方早已经将高功率版本搬上了大型军舰,与近防炮一起拦截近程武器。

其实,在珠海展会上航天科工向外界展示了LW-30激光防御系统,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研制则展示了OW5激光武器系统,两者功率分别为30千瓦和50千瓦。

一般来说平均输出功率≥20千瓦称为高能激光武器,可以近以30万千米/秒速度传播并接近直线传输,不需要提前量,就能拦截目标。

而美军还将两种50KW激光武器安装在一辆步兵战车上,并宣称在2024年之前部署300KW的间接火力防护能力——高能激光器(IFPC-HEL)车载激光器。

但是,功率越高,对于供电和散热的要求就越高,美海军的抱怨很可能就是因为美军工复合体没能解决散热等问题,因此推迟了高能激光上舰的计划。

实际上,美军航母和舰艇遭遇胡塞武装的无人机和反舰导弹袭击,利用240万美元的标准-1/标准-2导弹拦截,不仅拦截次数有限,还面临着高昂的成本,令五角大楼都担心起成本。

这次美国海军水面作战总监弗雷德∙派尔少将和美国海军负责水面行动的首席军官布伦丹∙麦克莱恩对激光武器进入海军表示失望,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时间推迟,第二,技术不成熟。

麦克莱恩表示,“目前对在美国海军舰艇上引入激光武器提出了在重量、尺寸、功耗和冷却等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对于美国现代军舰来说可能是无法实现的。”同样抱怨的还有美国海军部长卡洛斯∙德尔∙托罗。

其实,美国海军两栖舰“波特兰”号则针对地面目标测试了 150 KW激光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去年宣布已向国防部交付了一台 300 KW的激光器,并宣称还在研究500KW激光炮。

此时美国海军发出感慨,主要是因为在低成本防空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没能解决激光散热问题,只能感慨万千。

五角大楼早就提到,在高能激光武器方面,中国早已经领先美国,2023年8月,香港《南华早报》最近发表了一篇有关中国激光武器新威力的文章,其中就说国防大学的技术人员设计出的冷却系统可以让高能激光武器无间隙执行任务。

除此之外,大雾和暴风雨天气情况下的激光炮使用也有很多难题,还有就是持续供电及散热问题,都需要很长时间研制,看来美方的确是遇到了问题,才让美海军在“红海危机”持续升级时,想到了军工复合体大佬们曾经的承诺。

0 阅读:12

光电科技君

简介:关注科技进步,解析行业发展,深度科普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