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者思维和创业者思维

玩卡者也 2017-04-04 21:28:51

【小牛语录】:“闯”就是创新,即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结合。制度创新是土壤,方法创新是雨露,技术创新是成果,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闯”这颗优秀的基因种子。

“打工者思维”有很多弊端

说到企业家,很多人脑海中顿时浮现出富有、豪宅豪车等一系列关于精英的词,然而,企业家之所以能事业有成、在商业世界里脱颖而出,本质原因在于,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普通人相差很大。

企业家和生意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任何足以营生的买卖,小到开个小卖部,大到开个超市,或者成为包工头,这些都可以称作生意人,但却未必是合格的企业家。

企业家并不仅仅意味着富有

企业家赚取利润的方式,一定是客观上提高了分工协作的效率、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让更多的合作伙伴在自己的平台上获得成功。比如乔布斯,比如马云和马化腾,无论阿里腾讯还是苹果,他们的产品都深深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客观上让每个人获得了以前所没有的体验,另外许多的合作伙伴,也凭借他们,成为了行业领先者。

好的企业一定是生态型的

企业家固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在我看来,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们迥异于我们的思维方式。一般人的思维方式,姑且将之称为“打工者思维”,这里没什么高下之分,但却有态度之别。比如,我们去银行办理个什么业务,通常效率很低,而且有些柜员的态度还很差,其实,提高效率和改善态度,对于柜员来说,是最简单的事情了,只要他想,就可以做到,换句话说,其实就是,非不能,实不愿也。对于这些柜员来说,只要没有违反工作条例,就已经满足了,至于提高效率,增强客户体验,那是管理层该考虑的事情,我瞎操什么心呢?

银行柜员的效率很慢

这就是典型的“打工者思维”,认为自己不过是挣这份工资的,我只对自己的工作内容负责,至于其他,反正还有上级,轮不到我来担心。就算对于现状不满,也只会吐槽几下,然后继续该干嘛干嘛,岁月静好,不知不觉已度过漫长岁月。

其实,这种“打工者思维”最大的弊端在于过于被动,所有的立足点都是基于短期思维,针对很多没有太大价值的事情斤斤计较,而忽略了真正的长期价值。

所谓“给多少钱办多少事”,实际上永远都只会被别人牵着别人走,所有的动作都会严重滞后,个人的发展也会非常缓慢。一个职场人真正应该有的态度,是把薪水当做公司给你的培训基金,让自己可以在工作中学习到更多的技能,与他人展开更广泛的协作,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出名声,踏出高度,那么,自己的价值自然就会水涨船高,各种能力也会大幅提升。

我们观察企业家思维,不难发现,这类人有强烈的改变意识,对于现状不满,第一反应不是愤怒,也不是抱怨,而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个局面,让不满变成满意,改变的过程,通常也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

企业家有强烈的改变意识

企业家不会畏惧失败,因为失败意味着尝试,只有尝试了,才会有失败的可能。他们最担心的,是自己丧失了尝试的勇气。爱迪生的首要身份,并不是发明家,而是企业家,他没那么天才,但勇于尝试,将自己所有的激情倾注其中,失败反而会给他带来额外的动力,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那个时代,缔造了一个伟大的企业。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企业家们也不是盲目的不管不顾,而是意识到,只有不断尝试,才能将风险降低,冒险的本质,是为了避险,他们永远能比我们看到更远的未来,更大的价值。

爱迪生其实是个企业家

企业家思维的另一个特征是:基于想象上的创新。最高级的方式,是通过产品来创造一种需求,然后再这个领域迅速站稳地位。比如乔布斯在人们都还没有意识到平板电脑带来的全新交互时,就推出了iPad,记得推出之初,媒体上一片质疑之声,甚至有评论家说,这不过是一个大号的iPhone,就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玩具。可是结果我们都知道了,iPad在市场上大获成功,人们不是没有这种需求,而是从来都没意识到自己有这种需求。

iPad创造了一种需求

福特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曾经说过,如果你问公众想要什么,他们一定会说要跑的更快的马车。所以,如果一味按照消费者的需求去做产品,看似很主动,实际上很被动;看似很勤奋,实际上很懒惰。雷军说过,别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大多数有打工者思维的人们做出的产品只能是跑的更快的马车,而无法通过自己的创新来造出汽车。今天我们看来,汽车这么快,马车那么慢,马还要吃喝拉撒,傻子也知道汽车好啊。可是回到那个年代,汽车刚诞生时,速度奇慢无比,体验极差,而且产生大量浓烟,噪音巨大,如果和当时已经成熟的马车相比,还真看不出哪个更具优势。

战术勤奋 VS 战略懒惰

但优秀的企业家,就能在这个节点,发现产品在长时间的价值,并能做到不管外界怎么看、怎么说,我就是要做!

企业家其实并不是在迎合消费者,而是在引领消费者,不是去调查消费者想要什么,而是直接告诉消费者,你应该用我的产品。这就是罗振宇在今年跨年演讲中提过的“父爱思维”,父亲可能不会温言软语,但他直接给出结论。

有些人,虽然是打工者的身份,但在他身上,有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他会把工作相关的一切事务都处理的井井有条,还能经常换位思考,这些人,看起来是雇佣关系,实际上,却是某种程度的合伙人关系。一旦条件成熟,他们就会出去创业。

而有些人,说下大天来,他们也不为所动,做好自己的工作,成为了他们的口头禅,你只能命令他们,却无法改变他们。

企业家思维的核心在于自主性,只有充分发挥自己身上的这种特质,才有改变世界、改变人们行为习惯的可能性。

并非每个人都要创业,都要成为企业家,但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这种企业家思维,变被动为主动,将自我的内在驱动力由单纯的养家糊口提升到更具有长期挑战性的目标之上;将投资意识渗透到具体的工作情境中,不害怕风险,不陷在稳定的模式下,而要勇于尝试,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失败。对于存量及时清理,把眼光放在未来的增长之上。只有如此,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力脱颖而出。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dk113389(互联小牛),在这里你能学习到更多的营销技巧和思维方式,老板都在这里学习,你还考虑什么?

0 阅读:1

玩卡者也

简介:一个6年的信用卡自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