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郧县发现古人遗踪,西方传统理论遭颠覆,真相究竟如何?

船长卡戎 2024-05-19 08:49:03

在人类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我们的故事从树上摇摇晃晃开始。一路走到今天,像极了一部漫长的进化电视连续剧。古人类学家们研究发现,几百万年前,我们的远古亲戚“南方古猿”,正蹲在非洲的大草原上,好奇地打量着手中的石头。它们还不知道,这些石头将来会变成改变世界的利器!然后是“能人”,接着成了“直立人”,最后进化成“智人”。

那么郧县人、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这些咱们国家的古人类人群处在哪个阶段呢?

他们都属于“直立人”这一集。

这些聪明的直立人不仅会打造各种尖端的石头工具;还会分工合作,大家一起动手,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更了不起的是还会用火。就像咱们冬天烤火取暖一样,火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也温暖了他们的生活。

我们人类的历史,就像一本厚厚的家谱,每一页都记载着我们祖先的故事。不过,有些页码上的内容特别稀少,具体来说距今大约100万年前的那一页。要知道,能找到一百万年前的人类化石,那可是凤毛麟角,特别是在咱们中国和东亚这片土地上。因为超过100万年的老故事就只有两则:那就是远古的约170万年前元谋人和约160万至120万年前蓝田人。

而在这宝贵的篇章里,“郧县人”成为一个关键的角色。他们就像是家族中承前启后,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郧县人生活在大约100万年前,正好填补了我们人类演化史上的一段空白。紧接着,我们有北京猿人这个年轻的后辈,最新的研究表明,他们可能在80万左右的时候加入了家族的大聚会。

郧县在湖北西北角是一个被青山绿水环抱的地方。这里山川秀美,风景如画,正所谓好山好水养好人,这片土地孕育了无数的生命奇迹。这里的河谷不仅是中国的宝贝,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对它寄予厚望,认为它是探索人类起源的重要地点之一。

200万年前的陕西蓝田上陈遗址,160万年前的“蓝田人”,他们就出生在秦岭的怀抱中。而郧县不远处的湖北境内,也发现了大约50万年前的白龙洞直立人和大约10万年前的黄龙洞晚期智人,以及153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这些遗迹就像是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联起了秦岭—汉水这一地理条带上的人类进化史。

郧县人遗址出土了一些特别的石头,这些可不是普通的石头。它们叫做“手斧”,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工具。以前,我们中国的学者可能没有太重视这个小小的手斧,觉得它不过是个普通的工具。

那么,什么是手斧呢?

如果我们的祖先需要一个坚固的工具来砍木头或者挖东西,他们就会找一块石头。然后用另一块石头敲敲打打,把这块石头的两边都打磨得很规整。这就像是我们的石器时代的瑞士军刀,一头尖尖的可以刺,一头厚厚的可以砸,非常实用。

它算得上是那时候的“重型机械”。就好比咱们现代生活中电脑、手机这类划时代产品的出现一样,标志着当时古人类生产力大大提升,真是个不得了的进步!而且对称设计还显示了古人的审美意识。就像我们现在喜欢设计漂亮的手机壳一样,古人也在他们的工具上追求美感。这说明他们的心智已经开始成熟,不仅有了实用的需求,还有了审美的追求。

以前,西方有这么一个观点叫做“莫维斯线”。它把早期古人类的工具使用划分成两个区域。一边是东亚和东南亚,那里的古人类用的是简单粗糙的石头工具,比如砍砸器;另一边则是西亚、欧洲和非洲,古人类用的是更精细的石器,比如手斧。这个观点就像是画了一条线,把古人类的智慧发展分成了两个等级。

但是,郧县人遗址的发现,以及在百色盆地和丹江口库区等出土的手斧标本,告诉我们中国古人也有非常精致的石器技术。如此看来,不管是在东方还是西方,当古人类的大脑发展到一定阶段,他们在制作工具上都会展现出惊人的相似性。这就是当人们想要建造房子时,都会想到用砖头和水泥一样,是人类智慧的自然流露。

有些专家觉得亚洲也可能是人类的摇篮之一。现在的情况是,我们亚洲的“剧本”里,确实缺少了那些关键的“前几集”。需要找到2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还需要找到他们从猿变成人的过程中的各种证据。所以,虽然亚洲有可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但由于证据不足,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还是认为,人类的大家庭最早是在非洲出来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故事就此结束。随着考古技术的不断进步,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在亚洲的土地里发现那些失落的“剧集”,到时候,我们的人类起源故事就会更加完整,更加精彩。

1 阅读:53

船长卡戎

简介:上班带娃看书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