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性也,男人对漂亮的异性感兴趣是天性,对漂亮女人毫无抵抗力。
可凡事都有例外,在古代,中原男子对匈奴女人,哪怕是长得再漂亮的女人,也不敢感兴趣。非但不感兴趣,往往见了还退避三舍,就像小白兔躲避大灰狼那样。
是匈奴属于异族,让中原男子产生心理障碍吗?非也。
《辞海》上关于“异族”的定义是:不同的种族。具体来讲,就是文化不同,居住地不同,语言、文字、生活习惯不同,外貌往往也有明显区别。
东亚其他国家跟中国人一样,都是黄皮肤、黑眼睛和黑头发,使用的文字也类似,但是语言不同,基因也不同,居住地相隔千万里,所以他们对我们来说也算是异族。
匈奴算不算异族?
匈奴人多半是黄皮肤,黑头发,仅仅根据这些外貌特征,还不能说他们就跟我们是同种族。
匈奴民族是游牧民族,在世界分布很广。他们的后代突厥人在欧洲有两部分,一部分居住在高加索,一部分分布在中伏尔加河地区(今天的俄罗斯鞑靼自治共和国)。
由于朝代的更迭和历史的变迁,中原人和北方游牧民族进行融合,相互之间的基因开始高度重合。
所以说,匈奴人对我们来说不能算是毫不相干的异族,大家的后裔融合在一起,都属于中华民族。这不是简单的推断,而是有充分依据的。
在《史记·匈奴列传》中,司马迁老先生对此是这样记载的:“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也就是说,汉族和匈奴人在远古时期就是同一个人种,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都属于华夏一脉。
这就推翻了另外一种说法:现在北方汉人之所以有阿拉伯基因和阿尔泰基因,完全是游牧民族征服之后,产生了混血导致的。
匈奴人虽然总体上跟汉人属于同一个人种,有同一个祖先,但是有的匈奴人相貌与汉族人明显不同。在历史的变迁中,他们的命运不同,生活区域不同,导致了两个民族还是有明显差异的。
首先,两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不同,汉族以种地为主,是农耕民族。匈奴以放牧为主,是游牧民族。
其次,汉民族有自己的文字,匈奴人则没有。
根据司马迁老先生《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也就是说,最初的匈奴人他们是没有文字的。
汉民族的语言是汉语,匈奴人不说汉话,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也有人说突厥语就来自匈奴话。
不管不怎么说,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两个民族的性格和习俗还是有明显差异的。
农耕民族生活区域是固定的,生活方式就是地里到家里,最多几里路。
中原农耕民族住宅相对固定,没有战乱等外因的话是不会主动迁徙的,一辈子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因此,汉民族性格比较保守,有储蓄意识,观念也比较封闭,做事情中规中矩,思想受到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十分保守。
反观游牧民族,基本没有固定住所,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走到哪住到哪,四海为家。
匈奴人生活的草原一望无际,天地辽阔,这形成了他们无拘无束的豪放性格。草原上的女子,也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不像中原女子那样,一辈子围着锅台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在婚姻习俗上,两个民族也大相径庭。
中原民族讲究君臣父子和人伦,父亲跟儿媳有染会被人耻笑,儿子也不能跟母亲辈分的乱来。否则的话,会受到舆论谴责,被唾沫星子淹死。
而匈奴人则不然,父亲如果死了,儿子擦干眼泪之后,会化悲痛为力量,把继母娶到屋里,开始恩爱寻欢。若是哥哥不幸去世,弟弟也会毫不犹豫,把嫂子娶回家。
如果不这样做,大家还会说你没有担当,不够意思。——《史记·匈奴列传》:“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
在中原,女子在家听父母,出嫁听丈夫,丈夫死了,要服从儿子。
比如《女儿经》就告诫女性:父母骂,莫作声,哥嫂前,请教训……丈夫说,莫使性,慢开口,勿胡言……”总之,古代中原女子整天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一辈子没有出头之日。
在匈奴,全然没有这些说道,女子地位很高,不说跟男人平起平坐吧,一个个全都是女汉子。
她们真正可以撑起半边天,不需要在男人跟前示弱。
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就不难看出匈奴女人是多么强大。
汉武帝时期,有个著名的使者名叫张骞,奉命到西域去。使命是向那里的小国表示,大汉愿意跟大伙联合起来,对付大家共同的敌人匈奴。
可是事不凑巧,当张骞经过河西走廊的时候,遇到了匈奴的骑兵。张骞一行被扣押,囚禁在匈奴的监狱。对方将他关了十年,张骞争取机会逃脱,到了西域。
不过那里的国王对大汉没有信心,不愿意跟匈奴作对。张骞无奈,只好返回。这次他担心被抓,就改变了行军路线。
不得不说,张骞的点儿太背,回来的时候竟然再次被匈奴骑兵撞见,成为俘虏。
这次匈奴单于下了决心,一定要说服张骞,让他放弃大汉国籍,为匈奴服务。但是无论匈奴如何软硬兼施,张骞依旧不改初心,表示自己绝不会背叛祖国,背叛汉武帝。
单于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决定采用美人计,软化他的坚定立场。
匈奴人给了张骞一个漂亮姑娘,把二人关在屋里,让生米做成熟饭,然后拜堂成亲。张骞虽然身材魁梧,奈何对方也身高马大,力大无比,竟然被对方制服。
当时张骞只有25岁,在此之前在皇宫里当侍卫,长得一表人才,是标准的帅哥加猛男。匈奴姑娘很快就喜欢上了张骞,而且日久生情,真正爱上了他。
有一天晚上,姑娘对张骞说:“我的猛男啊,你跟我说实话,你想不想回国?”
张骞思索了一下说:“我做梦都想。”
“既然如此,我想办法帮助你逃走吧。”匈奴姑娘说。
张骞听了之后并没有激动,对逃跑不抱任何希望。他知道在茫茫戈壁中,没有导航的年代,很容易迷失方向。而且沙漠里水源奇缺,气温极高,还没有食品,即使不迷路也难活着走出来。
看到张骞反应冷漠,没有信心,匈奴妻子鼓励说,一切包在我身上,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结果在匈奴妻子的帮助下,张骞战胜了千难万险,奇迹般脱险,返回到了祖国。
作为一名女性,而且是匈奴女性,史书上对她不会太多篇幅进行描述,只有寥寥半句话——“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
张骞是汉人,对大漠地形根本不熟悉,想要成功逃脱,没有妻子的协助是不可想象的。
由此可见,匈奴女人的手段十分了得。
在《史记·匈奴列传》司马迁就说过这样的话:“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贵壮健,贱老弱。”
意思是,在匈奴,人们不同情弱者。如果你是体弱的话,就不会有同等的权力,分肉的时候只会分给你最少最差的。这就要求女子个个风风火火,能骑马射箭。如果跟中原女子那样,说话燕语莺声,走路不敢出声,说话用手绢挡住嘴巴,要不了多久,便会被饿死。
也只有孔武有力的姑娘,匈奴小伙子才会喜欢,不然的话很可能会成为剩女,无人问津。
情况放在中原,恰恰相反。如果一个女子走路大大咧咧,说话大呼小叫,会被认为没有教养。谁把这样的女子娶回家,肯定会被弄得鸡犬不宁。这哪里是娶媳妇,分明是娶回个祖宗回家。要不了多久,非把父母给气死不可。
别看张骞娶到了一位通情达理、敢爱敢恨的匈奴姑娘在前,可似乎后世的中原儿郎也没有被这个榜样带偏,很少有主动与匈奴女子结为秦晋之好的案例。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两个民族的文化差异,匈奴女子的这种性格特质,导致了守旧的中原男子哪怕是打光棍,也不敢娶匈奴姑娘进门。即使她们长得再好看,也只能避而远之。
不过,人的性格是会随着环建改变而改变的,匈奴姑娘的这种草原奔放型性格,如果她们来到中原,时间长了,也未必不会入乡随俗,做出改变,秒变成知书达理的小可爱。
参考史料:《史记 匈奴传》《汉书·张骞李广利传》《张骞传》
有啥不敢娶,给她洗个澡,漱个口,换上中原人的衣服,挺漂亮的,不就是纠结个长短问题吗?
关键是体的味道
就是羊味挺重
说了一大通废话,不过也有新发现,原来二千年前张骞就知道没有导航很难走出沙漠。
张骞第一次被匈奴扣押了十年,至第二次被俘虏扣押才二十五岁,也就是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时年仅十五岁,这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不就是现在我们四川的婆娘吗[笑着哭]
说白了,就是像内外蒙古人,新疆人一样
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文化差异太大了。严格来说是两种不同,甚至相反的文明的猛烈碰撞。
马上功夫了得
匈奴是现在什么地方?
我倒是认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是错误的
匈奴会不会是蚩尤的后人
还是没有说出来为什么不敢娶?
放了半天,主旨没有出来!
狐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