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和尚凭什么配享太庙?还是中国五千年来第一人?

民间传奇人物 2024-05-13 23:55:39

在中国古代,配享太庙是除了皇室成员的其他人,穷极一生都在追求的最高荣誉。而得到这份荣誉的,往往都是对王朝做过极大贡献的文武大臣,一般点的大臣可没有这个待遇,就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但任何事都没有绝对,配享太庙同样也有例外,在中国历史上就有一个和尚被配享太庙了,他就是姚广孝

和尚军师姚广孝

姚广孝年轻的时候跟随老师席应真学习阴阳之术,却因此让朱元璋感到不满,在诏见广大僧侣的时候,朱元璋只给姚广孝一件僧衣,并没有授予僧官。没能当官侍奉皇帝,姚广孝并没有因此而失落,他反倒是利用朱元璋的召见和诸位皇子打了个照面

希望能从中找到理想的主公,好能在主公的麾下实现自己的抱负。皇天不负有心人,姚广孝很快找到了他的主公,1382年马皇后殡天,朱元璋下令让皇子们挑选僧侣,然后和僧侣一起给马皇后诵经祈福,借此希望马皇后在天之灵能保佑老朱家的子子孙孙

而姚广孝正是在这次“皇子挑僧”时,看中了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朱棣当时器宇轩昂、英姿飒爽,姚广孝认为这个人必定前途无量。于是姚广孝向朱棣毛遂自荐,朱棣看到眼前的姚广孝,也佩服他敢于自荐,于是朱棣将姚广孝带回了府邸

明成祖朱棣

影视剧中的朱棣和姚广孝

二人当夜相谈甚欢,就这样姚广孝一直随侍在燕王朱棣身边。1399年燕王朱棣以诛杀齐泰、黄子澄为名在封地北平起兵,号称奉天靖难。朱棣命世子朱高炽留守根据地北平,姚广孝辅助朱高炽守护根据地的同时,为大军做好后勤工作

同年十月,建文帝的主帅李景隆围攻北平城,朱高炽命姚广孝率军破敌。姚广孝不仅漂亮的完成了任务,还趁着夜色悄悄地放兵出城,和朱棣定下了关门打狗的计策,里应外合击退了李景隆

在靖难之役进行到关键的时刻,疲惫的朱棣打算整顿军备,姚广孝坚决反对,他极力劝谏朱棣继续进军;姚广孝这样劝朱棣:“不要去攻打城池,应迅速直取京师。京师兵力单薄,一定能攻克。”

朱棣进南京

建文帝朱允炆

朱棣采纳他的建议,在淝水和灵璧连续击破建文帝的大军,并渡江进入南京。虽然姚广孝在靖难之役时期立了大功,但鉴于他和尚的特殊身份,朱棣最开始并没有给他大官做,只是封姚广孝为僧录司左善世,管理全国的和尚

1404年朱棣成功的稳固了皇权,建文帝的旧臣已经被清理地差不多了,这个时候朱棣开始培植自己的亲信。姚广孝因此被封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有了一定的实权。在此期间,朱棣还下令让姚广孝蓄发还俗,不过遭到了姚广孝的拒绝

朱棣又赏赐了很多宅子和美女给姚广孝,姚广孝也以出家人的身份拒绝了朱棣。虽然姚广孝是朝中的大臣,但姚广孝一直都和其他普通的僧侣一起,穿着普通的和尚衣服住在寺庙当中,只有入超议政的时候,姚广孝才会改换朝服

姚广孝的学生,宣德帝朱瞻基

太庙

姚广孝这个人十分清廉,有一次他到苏湖赈灾,把皇帝赏赐给他的金银珠宝全部送给了难民,因而获得了朝野上下的称赞,姚广孝还是朱棣给朱瞻基指定的老师;无论是朱瞻基、朱高炽还是朱棣,见到姚广孝都亲切地称呼他少师,而不会直接叫他的名字

由此可见姚广孝在当时的地位和声望,都是非常高的。1418年姚广孝去世,临死前朱棣曾去看他,问他还有什么愿望,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姚广孝所想的仍然不是自己,他恳请朱棣放了溥洽

溥洽是建文帝的主录僧,朱棣刚刚打进南京的时候,有人说建文帝装成僧人的模样逃走了,而溥洽是建文帝逃走的主要帮手。因此溥洽被朱棣关进了秘牢,姚广孝认为溥洽帮建文帝逃跑没有确凿证据,不应将他关起来,将他放出来可以彰显朱棣皇恩浩荡

电视剧里的姚广孝

朱棣恩准了他最后的愿望。姚广孝死时才48岁,朱棣为了他废朝两天,深知姚广孝品性的朱棣命令朝廷以僧人的礼制安葬他,还追封他为国公,谥号恭靖。朱棣驾崩后朱高炽继承皇位,靖难之役时姚广孝帮助朱高炽守北平,后来又担任太子少师

辅佐朱高炽在南京监国,还是朱高炽儿子朱瞻基的老师。所以朱高炽和姚广孝的感情也非常好,加上朱高炽非常仰慕姚广孝,故而下令对姚广孝进行再次表彰,洪熙元年朱高炽亲自为姚广孝写祭文,盛赞他有大功于朝廷,强调他生前的各种丰功伟绩

于是朱高炽追赠姚广孝“少师散官勋爵”,并破天荒的让姚广孝配享太庙;要知道明太祖、明成祖两朝,配享太庙的都是鼎鼎天下的武将,姚广孝是文臣的独一份,也是中国和尚配享太庙的独一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0 阅读:77

民间传奇人物

简介:分享民间故事,讲述名人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