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只是开始,这个合资品牌可能步韩系后尘,从中国市场淡出

哔哔车天地 2024-05-17 03:18:26

留给广本的时间不多了

首批预计裁员超过1000人!裁员是经营收缩的第一步,但不是最后一步。

合资品牌曾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主要玩家,在错失新能源汽车发展时机后,其颓势渐显。在销量不畅的情况下,合资品牌必然会采取经营收缩策略。

裁员,往往是经营收缩的第一步,但不是最后一步,这些合资品牌有可能保持传统燃油基本盘,因为燃油车不会消失;也有可能如韩系车企那样,闷声不响逐渐淡出国人视线。

这次的主角是曾经的王者,广汽本田。

裁员:从劳务派遣到合同制,从900到1000。

5月以来,广汽本田已通过逐级通知的形式,启动了大规模裁员,规模预计上千人。

相关内部人士表示,此次为整体裁员,涉及多条线。

早在2023年12月2日,广汽本田便被曝出“成立以来首次裁员”的消息。不过上次裁员对象是劳务派遣人员,人数是900多名。

裁员类型有很多种,广本这次是整体性裁员,说明这样的裁员是广本战略收缩导致。根本原因是广本人员的冗余,并非战略调整就避免。

随着广本在中国市场的接连失守,推测后续将会继续裁员,不排除最终只保留小部分传统燃油体系团队的可能。

从劳务派遣到合同制员工,人数从900到1000。

可以预见,预估广本后续的裁员,范围会更加广,人数会更加多。

广本还有没有出路

广本没有机会了,本田还有机会,但机会不在中国。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的潮流,所以未来发展的机会和出路也是新能源化。

广本在新能源化的出路,已经堵死。

内因方面,广本固有的传统燃油车思维没办法设计出符合当代人对新一代新能源车的形象。陈旧保守是主要的特点。

无论内饰或者外观,广本的产品一看就觉得是传统燃油车的产品,不符合大部分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新”的特点,自然无法俘获消费者的心。

反观新能源汽车的主流玩家,其产品外表酷炫,哪怕大胆如高合,也有人为之买单。

那么广本现在就不能改弦更张了吗?

它可以改,但它改不了。要改的话,早改了。

广本的现状是所有合资的通病和缩影。不是他们不想改,是本性使然改不了。

外因方面,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堵死广本和本田的最后一根稻草。

新能源汽车市场卷出天际大家有目共睹。无论是在哪一个价位区间,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都充斥着大量的产品选择。

广本传统油车的标签,让其处于天然劣势。

广本燃油车做得很好,如同诺基亚做非智能机做得很扎实。但你现在买手机,你不会选择诺基亚,同理,买新能源,大部分买家不会将目光停留在本田。

鉴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白热化的竞争,本田重回新能源汽车纯电赛道,也避开中国市场,选择加拿大作为冲击世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翘板。

4月26日消息,本田今天宣布将斥资 110 亿美元扩大其在北美的电动汽车制造业务。

本田表示,已开始评估其所谓的“创新且对环境负责”的电动汽车工厂和位于安大略省阿利斯顿的独立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的要求,该工厂已经是本田现有的两个加拿大制造工厂的所在地。

本田预计将于 2028 年开始在安大略省生产电动汽车,并表示该组装厂将具备每年生产 24 万辆电动汽车的能力。同时,该电池工厂规划年产量为36GWh。

也许,本田意识到,其电动车在中国市场已经没有机会了,在世界市场也许还能挣扎下。

日系颓败的原因

日系颓败的原因,是国家实力的竞争导致路线竞争失败。错不在本田丰田日产,错在被阉割的不独立的日本政府。

日系汽车是新能源的第一批探索者和玩家。在大家还专研发动机变速箱时代,日系就推出了混动技术,曾经的迈瑞普风靡全球。

在后来的技术路线选择上,逐步显现出两条技术路线,氢能和电能。

期间,又因为日本的小聪明,在氢能路线上埋伏大量的专利陷阱,导致中美(特斯拉)选定电能作为汽车新能源的发展路线。

而中美作为两个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其选择直接决定了汽车新能源发展的路线。由此,押宝氢能的日系汽车全线沦陷。

路线之争关乎未来,寸土不让;商业之争是利益之争,可以妥协。

归根结底,日系的没落,日本政府有相当部分责任。

所以,广本的命运可能很多种,但最大的一种可能是,坚守燃油车基本盘,作为燃油车的代表与新能源车共同存在。

至于会不会向韩系一样淡出中国市场,就要看广本的造化了。

0 阅读:914

哔哔车天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