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窜稀神器”到“男友力”,谁在为Blueglass的“黑红”买单?

TOP餐谋 2024-05-16 10:32:03

被誉为“酸奶中的爱马仕”的Blueglass再一次出圈了,只不过这次并不是因为它昂贵的定价和神奇的窜稀功效,而是因为擦边营销和满是暗示意味的内容。其实之前的Blueglass就因为杯身上贴满了各种添加的营养元素直指年轻人的健康焦虑而出过圈,后来也因为功能性满满的“助排便”宣传而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但之前的次次出圈营销并没有引发消费者的反感,而这次新品与所谓“男友力”相关的充满性暗示的营销最终还是翻车了。

其实光是看着这款新品的全名“Superboy男友力扳回一局”并没有让消费者感觉到有什么不适,但再认真看添加的原料后就会叫人意会了,什么玛咖肉苁蓉黄精人参鹿鞭牡蛎蛹虫草牛磺酸黑芝麻让人看破不说破,再搭配上品牌海报上的健壮男人和营销词“18岁以下的不卖、恶搞男友的不卖、多了不卖、60周岁以上不敢卖”,让人想不往擦边营销的方向去想都难。很显然,Blueglass就是想走个“黑红”的路子,一边不管是褒是贬把热度带动起来,一边推广新品售卖,只是这样的“黑红”营销真的有人买单吗?

01.

营销大于口感

其实作为一个酸奶品牌,对于消费者来说功不功能的且不说,更重要的还是口感。像Blueglass之前的产品在互联网上大家分享的都是其“窜稀”功能,甚少提到关于口感方面的问题,这其实从侧面来说味道还是过得去的。因此在口感的基础上消费者是愿意为了功能性进行买单的,否则也不会有人花四五十元的价格去买一杯难喝的“泻药”。

然而这次的新品在互联网上的评价却一边倒的满是负面评价,难喝成了这款新品的关键词。首先主基调为薄荷蜜瓜味的新品还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加了黑巧的,另一种是不加黑巧的,只是不管加不加黑巧,喝到口中都有种“良药苦口”的感觉,甜腻的蜜瓜口感与薄荷的搭配并没有完美中和,反而是让人角色二者格格不入,甚至感觉要开始在嘴里打架。

所以说单从口感上来看,其实这款新品并不算是一款能被大多数消费者接受的味道,可以说愿意为之买单的消费者除了被噱头吸引而来尝鲜的外就只有各大测评博主了。因此其实这款新品更像是一款营销大于口感的产品,尽管对于一个品牌来说,营销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但当一款产品营销概念大于本身所属的价值后,那么这款产品“翻车”的几率也是很大的。

02.

贵价酸奶,瞄准焦虑

对于Blueglass的走红,有不少消费者感到疑惑,毕竟这一杯四五十元的酸奶怎么看怎么像“智商税”。但其实Blueglass的发展壮大,和如今中产阶级的各种“焦虑”有着分不开的关系,身材焦虑、健康焦虑、体能焦虑都是这个品牌深入研究的。

伴随着近些年关注健康的风潮越来越兴起,打着“无糖低卡”、“膳食纤维”、“营养元素”旗号的Blueglass便成了缓解消费者焦虑的精神抚慰剂。从杯身上贴的满满当当的配料表就能看出,从益生菌到蛋白质,从维生素到钙铁锌硒,各个都直戳健康焦虑人群的心窝子。

而迎着健康风潮走红的Blueglass在去年也开始更精准的营销自己的功能性,“畅”系列酸奶号称添加了1000亿活性益生菌,成了不少消费者心中的“窜稀神器”,狠狠地收获了一波排便困难人士的芳心。

而很明显的是,曾经的Blueglass的目标消费群体是白领女性,而这次新品的目标用户则成了中产男性,功能性直指目标男性群体,为的就是扩圈扩大消费市场。只是这次面对男性群体的焦虑战术却让曾经的消费群体感觉到了冒犯,“低俗”一词逐渐覆盖了曾经的健康、高级感。

03.

营销需适当

虽然很理解品牌想要扩大消费群体的想法,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次的营销并不是一次成功的营销,甚至这样的“黑红”路子也被不少消费者拒绝。而现在据媒体报道,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要求相关区市场监管局到现场,就媒体曝光的低俗营销、误导消费等问题开展调查。目前,Blueglass门店基本已将问题广告标语下架。

如今的Blueglass在功能性的路上越走越远,可以健康、可以美容、可以助排便、甚至可以“挽回男友力”……但说到底,功能再多的酸奶也只是一杯酸奶罢了,现在会有消费者因为其“功能性”而买单,但这样的“功能性”的噱头又能玩多久呢?毕竟在越来越多消费者关注消费本质、看破消费陷阱的当下,产品本身才是更吸引消费者的点,让酸奶回归本身,简简单单做个酸奶不好吗?

参考资料:

1、《加鹿鞭的酸奶一杯50,blueglass终于从中产神奶变成印度神油了?》,Vista氢商业

2、《从“厕所炸弹”到“壮阳药”,酸奶们怎么了?》, 沥金

· 文内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 阅读: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