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之“殇”!疫苗巨头康泰生物,跌没了1500亿

侃见财经 2024-05-17 09:57:09

每一次加仓都是“深渊”。

这是康泰生物投资者的最真实写照。

如果从高位算起,四年时间康泰生物股价累计跌幅超过了85%,市值蒸发超过了1500亿作为一家成立了三十多年的老牌疫苗企业,造成康泰生物当下的“困境”的原因,除了行业整体不景气之外,更多则是自身的问题。

此前,康泰生物发布了2023年年度财报。财报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34.8亿元,同比增长10.14%;实现净利润8.6亿元,同比增长749.02%。

面对这份扭亏为盈的财报,市场则并不买账。

原因是同年报一起发布的2024年一季度财报,又出现了“业绩雷”。

根据康泰生物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康泰生物实现营收4.52亿元,同比下降39.65%;实现净利润5406.59万元,同比暴降73.69%。

当然,这并非康泰生物一家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问题,与康泰一起的还有它的“难兄难弟”沃森生物,其一季度营收下降了28.02%,净利润则暴降了91.79%。

财报发布之后,康泰生物股价短暂冲高,之后继续回落。市值仅剩下了219亿元。较巅峰时期“脚踝斩”。

造成康泰生物不被市场认可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业绩的原因,虽然2023年其业绩出现了大幅的增长,但是这是基于2022年业绩基数亏损的缘故。除此之外,一季度业绩继续大幅下滑,导致市场预期悲观;

第二,康泰生物实控人杜伟民因离婚财产分割后遗症还未消散,目前A股“最高分手费”的纪录,则仍由康泰生物保持。离婚之后,杜伟民以及前妻袁莉萍开始密集减持,套现金额超过了35亿。

值得注意的是,袁莉萍是加拿大国籍。更为有趣的是,早在2021年9月,杜伟民曾发布了一份倡议书,号召员工在股市上买入康泰生物的股票,亏损则由杜伟民补偿,盈利归个人所有。讽刺的是,杜伟民个人号召员工买入前,自己减持套现9300万元。

第三,超低价格的股权激励计划。2023年年底,康泰生物公布了一项股票权益合计3000万份股权激励计划。其中,股票期权授予数量为 1000万份,行权价格为25.39元/份;限制性股票授予数量2000万份,授予价格为15.87元/股。

面对公司跌跌不休的股价,康泰生物则并未给予任何解决方案。侃见财经认为,尽管市场因素导致疫苗行业不景气,但是康泰生物、沃森生物这种行业龙头,也应适时维护公司形象,拿出解决办法。

“疫苗大王”杜伟民

对于康泰生物而言,杜伟民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

从穷苦出身到百亿富豪,而改变杜伟民命运的第一桶金,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所以他的发家之路,充满了戏剧色彩。

1963年,杜伟民出生在江西贫困山区的农民家庭,小时候他上学的资金,一部分是自己勤工俭学而来,另外一部分则靠老师资助。

与大部分同时期的创业大佬经历一样,他们都有辞去“铁饭碗”创业的经历。

杜伟民大学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了江西省卫生防疫站工作。1993年,杜伟民决心辞去防疫站的“铁饭碗”工作,下海闯荡。辞职后,杜伟民就业的新公司,正是日后臭名昭著的长生生物。

刚去长生生物时,杜伟民情况并不好。因为要经常的出差,杜伟民后来回忆称自己当时连五块钱的招待所都不舍得住。艰苦的环境中,磨练了杜伟民。

吃苦耐劳的性格加上不服输的精神,使得他的业绩提升很快,由于他的销售业绩非常好,所以没过多久就被提拔成为了销售经理,继而成为了公司的销售总监。

当时,长生生物手握甲肝、狂犬病疫苗几大畅销品种,因此该公司在业内名声响亮,由于公司的知名度很高,所以杜伟民也就顺势积攒到了很多资源。

2001年,杜伟民遇到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韩刚君,当时韩刚君还是河南开封龙亭区卫生防疫站的副站长。

此后,二人一起合作开了一家公司,股权平分。没过多久两人共同出资43.49万元收购了长生生物0.68%的股权。站在今天的视角,这笔交易疑点重重,因为当时长生生物业绩非常好,他们买入的价格低的离谱。

随后不久,韩刚君又单独出资1932万元,买下长生生物30%的股权,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2003年,长生生物董事长高俊芳拿出4000多万,想私有化长生生物,由于当时出价太低遭人举报低价贱卖国有资产,因此高俊芳将收购价格从2.4元/股提高至2.7元/股。

而这笔交易最终完成,高俊芳也顺利的成为了长生生物第三大股东。

而在此之前的2002年,杜伟民就盯上了一家名为常州药业延申生物技术的公司,当时由于亏损导致了财务危机,杜伟民就趁机收购了该公司,并且重组成江苏延伸。后来这家公司IPO被否,杜伟民趁机转让了公司的股权大赚了一笔,也因为他的及时转让,让其躲过了江苏延伸狂犬疫苗造假案。

完成布局之后,杜伟民举家迁往加拿大,其妻子及其家人成为加拿大籍。

2004年,杜伟民在加拿大遥控成立了一家叫民海生物的公司。而他的合作伙伴郑海发在创业之前,则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工作了十余年,是疫苗行业的权威专家,此后这家公司派上了大用场。

当然,杜伟民出国,也并非完全闲着,出国期间,杜伟民先后前往美国默沙东、法国赛诺菲巴斯德、英国葛兰素史克等多家疫苗巨头学习考察。

2007年,他们三人之间的腾挪开始。第二大股东韩刚君将所持有的长生生物股份低价转让给了高俊芳;杜伟民也将合股公司持有的长生生物股权以54.74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了高俊芳,如果不算分红,这一笔交易仅赚了5万元。

最终长生生物私有化完成。在这三四年时间里,因为长生生物,他们都实现了财富自由。后来在杜伟民的大哥在接受凤凰财经采访时,明确表示:杜伟民的第一桶金来自长生生物。

2007年,杜伟民卖掉加拿大的房产,放弃入籍,举家回国。

当时,老牌乙肝疫苗巨头康泰生物正在积极尝试股改上市,由于产品结构过于单一,IPO被否之后,杜伟民登场。

2008年,康泰生物为完善产品结构提出重组方案,点名民海生物为重组对象。当时康泰生物增发1.82亿股,然后民海生物作价2.43亿元,以全部股权认购上述股份。杜伟民因此获得了康泰生物38.75% 的股份,成为最大的股东,并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

2011年2月,杜伟民获得了康泰生物85.32%的股权,而当时他付出的总成本仅为3.68亿元。从当下的视角来看,这些交易背后,都透露着猫腻。

2017年2月,康泰生物顶着证监会“国有资产流失”等一连串发问,IPO闯关成功。在杜伟民的低价策略下,康泰生物业绩迅速腾飞。

他离婚前,身价已高达500亿元。

离婚套现,股价跌入“深渊”

2020年5月,康泰生物发布公告称,实控人杜伟民与加拿大籍妻子袁莉萍离婚,杜伟民将其直接持有的1.61亿股公司股份分给袁莉萍。

据悉,该笔股份占公司总股本23.99%。

按照当时的股价计算,这部分股份市值高达近235亿元。当时该消息一出,市场一片哗然。时至今日,A股最高的“分手费”记录,仍由二人保持。

值得注意的是,为保证公司控制权稳定,袁莉萍与杜伟民签订《一致行动人与表决权委托协议》等文件。

此后,二人就开始了一连串的减持,合计套现超过了35亿。

站在当下的视角,两人的离婚似乎有“离婚减持”的嫌疑。

然而,除了减持套现,更为悲催的康泰生物在新冠疫苗研发上的失利。根据资料显示,康泰生物是国内最早投入新冠疫苗研发的企业之一。

当时,康泰生物同时推进4种新冠疫苗研发:自研vero细胞灭活疫苗、重组VSV病毒载体疫苗、与苏州艾棣维欣合作开发DNA疫苗、引进阿斯利康的AZD1222腺病毒疫苗。

直到2021年5月,康泰生物的新冠灭活疫苗才在国内获批紧急使用。

这对于康泰生物而言,已经错过了最佳风口。

2022年,随着新冠疫苗接种量大幅减少,红利随之消失。年末,康泰生物对新冠疫苗的库存、原辅料、半成品、生产设备等计提减值准备7.85亿元,巨额的计提拖累了公司的业绩,2022年公司净亏1.33亿元,交出了上市以来首份亏损的年报。

在离婚减持以及业绩下滑的大背景下,康泰生物的开始漫长的下跌之路,如果从最高位算起,康泰生物跌幅超过了85%,市值蒸发超过了1500亿。面对跌入谷底的股价,该公司并未有太多的措施,来维稳股价,尤其是2023年至2024年,公司并未给出有效维护股价的具体办法。

随股价一同下跌的还有杜伟民身价,根据胡润百富榜显示,2020年,杜伟民身价曾高达390亿元,到了2024年,杜伟民的身价就仅剩下了95亿元,短短四年年时间身价就缩水了295亿元。

造成杜伟民身价大跌的,正是康泰生物的股价的大跌。

值得注意的是,其2023年业绩已经开始回暖,但市场仍未给予正确的反馈,其股价依旧一路下跌。截至目前,该公司2024年跌幅仍高达27%。

侃见财经认为,股价是公司现状正确的反映,虽然二级市场的价格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但是长远来看,公司应积极与市场沟通,加大回购力度,以稳定股价,维护公司形象。否则,市场更多的只会用脚投票。

0 阅读:160
评论列表
  • 2024-05-17 17:15

    老王还有负债1800亿

侃见财经

简介:看见不一样的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