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无疑是决定整场战争走势的关键之战,为此毛主席做出指示,要求将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合并,成立华东野战军,由陈毅当司令、粟裕当副司令。
但之后毛主席又发来了一份电报,上面说到:
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负责,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
这种由兵团副指挥官,承担军事指挥工作的做法在此前并无先例,这也说明了毛主席对于粟裕的充分信任。
之后粟裕大将在一系列战役中的出众表现,也没有辜负毛主席对他的信任,他也成为了解放军指战员中威名赫赫的“常胜将军”,林彪元帅更是评价粟裕将军总打“神仙仗”,其军事实力得到了全军上下的一致认可。
那么当初毛主席为何敢于把重担交到粟裕将军的手里呢?笔者认为这和粟裕将军独特的经历以及由此锻炼出的作战方式有关。
粟裕将军在1926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于次年参与了南昌起义,之后便一直负责红军的军事建设和指挥工作,由于当时粟裕将军年纪尚轻,因此长期担任政治指导员和参谋长等工作,并没有太多参与前线指挥的经历。
在这几年时间里,粟裕一直跟随在毛主席,朱德等人身边,耳濡目染之下他对于游击战等战术有了十分深刻的理解,在军队训练,战斗指挥等领域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34年年底,随着第五次反围剿战斗的失败,红军主力做出了长征的决定。
为了分散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力,1935年2月,中共中央组建挺进师深入浙南地区进行游击作战,由粟裕任师长,刘英任政委。
浙江作为蒋介石的故乡一直都是国民党反动派的核心根据地,当时一度被红军视为军事上的“死地”,这对粟裕的军事指挥能力提出的极大的考验。
在他们向浙南地区转移的时候,唯一的一部电台还损坏了,这让他们彻底与中共中央失去了联系。
然而这个意外反而让粟裕有了更加自由的军事指挥空间,他在进入浙南之后为了方便工作,与政委刘英分头行动,这令粟裕有了更独立的指挥环境。
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粟裕领导的挺进队颇为忌惮,他们先后在浙南地区投入了数十倍于红军的军队进行围剿工作。
由于浙南地区缺乏群众基础,这让粟裕将军的处境更加艰难,面对敌人日复一日的骚扰和步步紧逼,之前的作战经验并不足以帮助他摆脱和战胜敌人。
于是粟裕将军逐渐摸索出了新的战斗方式,这也是其日后在中原战场大显神威的关键。
首先是艰难的环境培养了粟裕将军敢打险仗的勇气,林彪元帅在建国后曾经说到由于自己长期在党中央周边执行保卫工作,因此在作战时十分谨慎,只有在有把握的时候才敢出击,但在浙南地带独立作战的粟裕将军就没有这么多顾虑,因此其敢于在兵力处于劣势时勇敢出击。
在浙南作战期间,粟裕将军的挺进师人数最多的时候也不过三千余人,而他面对的敌军则有数万之多。
即使他能够利用战术将敌人的大部队分割成几个小部分,敌人的人数也往往比红军战士更多,武器装备也更加优良。
但粟裕将军想要在浙南立足,就必须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对敌人果断出击,他们虽然经历了几次惨痛的失败,但粟裕将军从未失去主动出击的勇气,这种冒险精神对于一位军事指挥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在后来的苏中战役中,粟裕将军用三万人连败蒋介石12万美械装备部队的打法,在其他指挥官眼里可能是冒险,但对于粟裕将军而言,这可比浙南时期的战斗要富裕多了。
粟裕将军的冒险精神之所以如此为人称道,是因为其背后还有他缜密的战前分析准备,以及灵活的战斗思路作为支撑。
在浙南作战期间,挺进师长期处于兵力劣势,这就要求指挥官必须要灵活使用谋略,在游击作战时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避免与敌人主力正面接战。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粟裕将军开发了一系列作战方式,比如在行军的时候,要“飘忽不定、出没无常,东去西返、早出晚归、声东击西”。
为了迷惑敌人,他发明了许多迂回转移的行军方式,有大圈子、小圈子、S 型圈子、8 字型圈子等等,必要的时候还会趁敌不备杀个回马枪。
这种作战方式下敌人无法洞悉粟裕将军的作战意图,只能在自己的大本营里被牵着鼻子走,这也是挺进师能够坚持作战两年的关键。
在孟良崮战役中,粟裕将军利用两个纵队切断国军七十四师与其他部队的联系后,又派出奇兵包抄了其身后的垛庄,将张灵甫的部队彻底围困在了孟良崮地区。
而这次战略布置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国民党方面对粟裕的战略目标估计错误。
由于粟裕将军在战斗中好用奇谋,因此他十分善于在战斗中灵活运用部队,他不但非常乐于利用大范围机动的方式分割战场,也习惯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灵活调整部队的分合。
这让淮海战场上的解放军战士,虽然在总兵力上处于劣势,但却总能形成局部优势,有效杀伤敌人。
粟裕将军在早期革命生涯中锻炼出来的军事素养和作战风格,和淮海战场的形势非常契合,这也是毛主席将前线指挥任务交给粟裕将军的重要原因。
而且作为从南昌起义一路走来的老革命,粟裕将军和毛主席的关系也非常亲密,是一位值得信任的指挥官。
在之后的战争中粟裕将军凭借出众的指挥能力带领华东野战军将士们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随后还加入了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战场,也取得了斐然战绩,这也能够看出毛主席在用人方面的独到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