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13岁初中生轻信网友陷电信诈骗,6万元巨款被骗!

黔悦小清 2024-05-19 03:20:19

大连一名13岁的初中生郑雪在家闲暇之余,用母亲的手机刷着短视频消遣时光。这时,她遇到了一个看似友好的网友,该网友热情地邀请她加入一个明星团体的粉丝群,并承诺会赠送偶像周边作为奖励。满怀期待的郑雪欣然接受了邀请,却未料到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的开端。

加入群聊后,一位自称为“北京市最高警察局”的警官突然出现。他声称艺人隐私遭到泄露,涉及犯罪行为,要求所有人配合调查,否则将面临拘留和留下不良记录的风险,甚至可能连累到他们的家人。

这位假冒的“警官”以核查为由,要求群内成员提供个人信息。单纯无知的郑雪出于信任,按照指示提供了母亲的银行卡号。当得知郑雪的母亲有多张银行卡时,“警官”又要求逐一核查。

紧接着,郑雪的手机接二连三地收到消费提醒,账户资金被陆续转移。为了安抚郑雪,骗子声称这些款项最终都会退还,并让她删除所有消费通知。同时,他还出示了伪造的“报警回执”和一张小孩的照片,试图以此来消除郑雪的疑虑。

然而,当晚郑雪的母亲在查看手机时,意外发现了未被及时清除的消费短信,心中的担忧变成了沉甸甸的事实——她的女儿竟然成了电信诈骗的目标。

郑雪是一名普通高中生,生活平淡无奇。然而,在短短几小时内,她母亲的几个银行账户连续收到扣款通知,累计损失达6万余元。其中一笔近8000元用于购买手机,其余金额则转入了外卖平台账户。

这起事件引起了警方的高度关注。经调查,郑雪因轻信网上购物时遇到的“客服”提供的退款链接,不仅未能获得预期的退款,反而暴露了自己的敏感信息,从而导致资金被盗。目前,警方已对此事展开立案调查,并正在努力追踪嫌疑人。

这起事件凸显了未成年人在网络环境中的脆弱性和防范意识不足。家长在保护孩子的网络安全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国家法律法规确实强调了家长在监护未成年子女上网行为方面的责任,特别是在网络游戏方面,家长应采取措施进行适度管控。此外,家长应定期更改手机账户密码,以防孩子无意中或出于好奇而获取这些敏感信息。放学后,家长还应密切关注未成年人使用手机的情况,确保他们的安全不受威胁。

同时,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网络安全教育,教导他们如何辨别真假客服,不要轻易点击未知链接。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更好地在网络环境中自我保护,避免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0 阅读:28

黔悦小清

简介:社会那点新鲜事,小新鲜,大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