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五次“兄终弟及”,你都知道吗?

情怀历史 2024-05-13 18:41:55

“兄终弟及”在古代历史上出现的次数在三十次左右,是除了皇子继承皇位之外,出现最多的皇位继承形式。这种现象大多出现在乱世和割据势力中。特别是两晋、南北朝时期,“兄终弟及”出现的次数就占据一多半。当然,对于笔者今天要说的宋朝,也出现过五次“兄终弟及”的情况。

一、宋太宗

宋太宗赵炅(939年11月20日-997年5月8日),宋朝第二位皇帝(976年-997年在位),后周检校司徒赵弘殷(后追封宋宣祖)与杜氏(昭宪太后)第三子,宋太祖赵匡胤之弟。对于宋太宗来说,本名“匡义”,宋朝开国后因避其兄赵匡胤名讳而改名“光义”,即位后又改名“炅”。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赵匡胤突然驾崩,赵炅匆忙登位。宋太宗即位后,继续推进其兄未竟的统一事业。同时,他采取治国驭将方针,明显地走上了“崇文抑武”的道路,并最终构成为宋朝“祖宗家法”的重要内容。

二、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在位)。宋神宗赵顼第十一子、宋哲宗赵煦之弟,母为钦慈皇后陈氏。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宋哲宗驾崩,由于哲宗无子,于是向太后立赵佶为帝。

宋徽宗即位后启用新法,但是宋徽宗重用的蔡京等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整体形势一落千丈。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办“花石纲”,在汴京修建“艮岳”。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兵临城下,宋徽宗受李纲之言,禅让给太子赵桓,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宋徽宗与宋钦宗赵桓被金人掳去。金天会十三年(1135年)死于五国城,时年五十四岁。

三、宋高宗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3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1127年-1162年在位),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母为显仁皇后韦氏。

北宋灭亡后,作为宋钦宗的弟弟,宋高宗辗转至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在元祐皇后孟氏的指定下登基,改元建炎,建立南宋。在此期间,他一面任用岳飞、韩世忠等抵抗金军和伪齐,一面任用汪伯彦、黄潜善、秦桧等负责对金媾和,最终在绍兴十一年(1141年)冬达成“绍兴和议”,以放弃旧疆和对金称臣纳贡为代价,奠定了南宋在淮河、秦岭以南的偏安局面。

四、宋恭帝

宋恭帝赵㬎(1271年11月2日—1323年5月31日),宋度宗赵禥次子,宋端宗赵昰之弟,宋末帝赵昺之兄,宋朝第十六位皇帝,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1276年在位)。咸淳十年(1274年),在兄长宋度宗赵禥驾崩后,宋恭帝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德祐,由谢太后临朝称诏,贾似道把持朝政,此时元军向南宋发起了总攻。

德祐二年(1276年),元军兵至临安,赵㬎退位降元,降封开府仪同三司、瀛国公。至治三年(1323年),赵㬎被元英宗赐死,享年52岁。

五、宋末帝

宋末帝赵昺(bǐng)(1272年2月12日 [6]—1279年3月19日),宋度宗第三子,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南宋末代皇帝,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母为俞修容。景炎三年在碙州即皇帝位,改年号为祥兴。

祥兴二年二月初六(1279年3月19日),南宋与元朝在崖山展开决战。宋朝战败,元军随后包围崖山。左丞相陆秀夫背着赵昺在崖山跳海而亡,十万军民也相继投海殉国,国祚320年的宋朝至此灭亡,所以赵昺也成为整个宋朝的亡国之君了。

0 阅读:646
评论列表
  • 2024-05-22 10:23

    所以宋换别的武将死都要拉几个 有十万还全部自杀也是醉了 宋就是打赢也赔钱 真心看不懂 一个三品的武将还没有一个五品的文臣大 一打仗各种没有上过战场的文臣瞎指挥 你是能不完国吗?还说什么气节 被打的皇帝都被抓走了 明明岳飞都要收回旧都了 十二道金牌叫回来 流血发下来的又白送回去

情怀历史

简介:往事如风,一座城、一段历史、一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