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八号载人发射任务临近!

轻舟一号 2024-04-08 21:25:07

截至2024年4月8日11:14,正在中国空间站出差的“神舟十七号”乘组3名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已经飞行了165天,接近任务进度的90%,即将迎来乘组轮换。

“神十七”任务船箭组合体

预计在4月25日晚,搭载新3人组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将由“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921工位发射升空,飞船将采用快速交会对接模式上行,并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

“神十八”载人飞行任务使用了“神舟”载人飞船组批生产后第2批次产品,本批次计划研制生产“神十六”到“神二十一”共6艘飞船,“神十八”是其中第3艘。新批次“神舟”飞船总体继承了上一批次飞船的技术状态,进一步推进元器件的国产替代,并改进升级了飞船人机交互界面。新批次飞船完成了上百项器件更改和可靠性提升等验证工作,通过国家重大工程全力支持北斗定位系统,进一步增强自主健康管理功能。

“神舟”载人飞船采用串联三舱构型,发射状态由下至上依次是推进舱、返回舱和轨道舱。推进舱用于为飞船提供姿态和轨道控制以及制动减速动力,主推进系统配备4台大型主发动机及其推进剂,单台推力2.5千牛。同时,推进舱还安装了电源、环境控制和通信等子系统的部分设备,太阳翼位于该舱段两侧。推进舱整体呈圆柱形,长3.05米,直径2.50米,底部直径2.80米。

返回舱是飞船的“驾驶室”,为航天员在飞船发射、上升和返回所乘坐的舱段,为加压舱段,配备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可搭载3名航天员实现天地往返。同时,返回舱也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座椅前下方配备仪表板、手控操纵手柄和光学瞄准镜等,自动驾驶状态下航天员通过这些仪表监测飞船运行,必要时航天员可进行手动操作。在返回舱连接轨道舱的端面有舱门通往轨道舱。返回舱是飞船唯一可回收的舱段,采用钟形设计,侧面和底面均加装了烧蚀防热涂层,配备了主副两套降落伞,用于在飞船返回的最后阶段伞降辅助返回舱降落。该舱段长2.00米,直径2.40米(不含防热层)。

轨道舱是飞船的“多功能厅”,是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是配备环控生保系统的加压舱段,拥有饮食、饮水和大小便收集器等生活装置,集工作、餐食、睡觉和清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在天地往返阶段,航天员除了升空和返回时要进入返回舱,其它时间都在轨道舱里度过。轨道舱底部端面连接返回舱,顶部端面配备了舱门和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机构,拥有直径约0.8米的通道。轨道舱采用圆柱形设计,长2.80米,最大直径2.27米。

目前,执行“神十八”载人发射任务的“神十八”飞船和“长二F”遥十八火箭均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处于应急救援状态,待“神十九”任务船箭完成总装测试后,“神十八”任务船箭将转入发射状态,并择机垂直装运至发射区。

自“神十四”任务开始,中国空间站进入长期有人照料的新阶段,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乘组轮换的时代。“神十八”将是中国第5次乘组轮换任务,乘组将与“神十七”乘组进行中国第4次乘组轮换。“神十八”乘组上行后,将与“神十七”乘组交叉驻留5天左右,后者将于4月底返回东风着陆场。

作者:木兰星舟

2 阅读:2515
评论列表
  • 2024-04-09 06:59

    预祝成功!

  • 2024-04-09 19:21

    一如既往的低调的优秀

  • 2024-04-09 13:33

    好几个月没关注他们了。这个月回来么?

轻舟一号

简介:聚焦航空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