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是的」剧王《庆余年2》归来

影视观察家 2024-05-16 23:35:18

很少有一部剧,让观众无怨无悔一等就是5年;也很少有一部剧,仅靠着零星消息就能蹿上热搜,引起一波讨论。今晚开播的《庆余年2》站内热度值破32000,成为腾讯视频历史上首个开播当日进入爆款俱乐部的剧集。

当然,今天的微博热搜,也被《庆余年2》屠榜,#庆余年 剧王#直接窜上话题榜首。

网端成绩爆炸,台端也不遑多让。根据酷云实时的收视率数据来看,《庆余年2》开播收视率峰值破2.2%,猫眼专业版数据则显示《庆余年2》开播20分钟,实时热度登顶猫眼剧集热度总榜、豆瓣实时热门榜。

还记得第一季主角范闲停不下来的脑洞和文艺梗,为剧集市场带来了久违的笑声和新奇观剧体验;老中青三代实力演员汇聚一堂,更让我们看到了一场场精彩过瘾的对手戏。这一次,让我们再次跟随小范大人的脚步,来品一品这搞笑与热血齐飞、燃爽并存的“庆味”。

反转不断,燃爽的感觉又回来了

快、燃、爽,是《庆余年2》给人的第一印象。这一季剧情推进的节奏很快,而且既有巧妙的布局反转,也有细腻的日常描绘,这种张弛有度的节奏与恰到好处的燃点爽点设置,牢牢吸引住了观众。

为什么说这部剧好看,因为它的剧情设置很精巧。一般来说,观众会对剧集走向发展有自己的预判,而追这部剧时观众的预判总是会落空,剧集走向朝着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比如范闲金蝉脱壳,并没有躲到其他地方而是扭头回了京都,这就是一种反其道行之。

意料之外提供了拉扯住观众注意力的剧情钩子,而“不出所料”则为观众提供了观看爽点。

举个例子,从第一季开始,范闲与皇子之间的斡旋对抗就是核心看点。这种角力过程怎么样才能提供给观众最大的爽感?就像说相声要三翻四抖一样,这种爽感需要多重反转率先提供“意料之外”的剧情钩子,让观众为范闲捏一把汗,再通过巧妙的叙事安排,让范闲赢下一局,这种情况下的剧情爽感要比直接平铺直叙强上数倍。

比如第四集中,自以为抓住范闲把柄的二皇子带人闯进抱月楼捉范闲,不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二皇子不仅没能拿住范闲的把柄要挟他,却被反将一军,还失去了手中为数不多能够拿捏范闲的依仗。

这场对峙戏中,出现了多次反转,别说二皇子傻了眼,就连观众都被这一连串的反转弄得有点懵。而这种多重反转会造成极强的预判落差,观众获得的爽感也会变得更强烈。

除了反转带来的极致爽感,范闲时不时蹦出的现代潮词与脑洞是观众的快乐源泉。《庆余年2》燃爽给足,笑声也给了十足。

范家兄弟见面自然少不了笑点,范思辙得意地给哥哥介绍,抱月楼一草一木都属于自己,话还没落就被误会他是幕后黑手的范闲狠狠打了一拳。范思辙还不敢声张,只能说自己是被驴踢的。

阔别五年的《庆余年2》,不仅保持着第一季轻喜剧特有的轻快氛围,还进一步夯实了节奏,张弛有度的剧情发展让爽感与燃点来得更加密集,观众自然也看得更加过瘾。

当然这一季的格局,也比上一季来得更深远。之前范闲只是在南庆“小打小闹”,这一次他要面对的却是国内外多股实力的角逐,前五集留下的剧情钩子也不少,每一条线展开都很有看点。

不破不立,范闲成长记

好的剧集,不仅要让人看到主角的成长,包括配角也要有所不同。而《庆余年2》给人最大的感受是,范闲不一样了。前五集的剧情中,我们就看到了一个青年的飞速成长。

如果说第一季的范闲是初到这个世界的“婴儿”,一切对他而言都是新鲜的;那么这一季的范闲则是窥破这个世界残忍真相后,坚持寻找自我的理想主义者。

他学会用笑容去掩饰一些更沉重的东西了,笑容变成了范闲与这个世界对抗的武器。笑容背后是隐忍,看似潇洒的范闲其实越来越在乎这个世界、也越来越在乎那些长期饱受不公折磨的普通人了。

这一季的范闲,变得更谨慎了。

以前他会和庆帝开玩笑,会耍小聪明。但现在他了解了自己的身世,也知道无论是庆帝还是陈萍萍,都有自己的打算。他不再是那个做什么都会有大佬出来帮忙收拾残局的小范大人了,而且他也有了自己要守护的人。

他和“六位父亲”之间的关系也变了,那些其乐融融的日子已成过往。

虽然范闲已经知道自己是庆帝的儿子,但叶轻眉的去世,让他看不透这个亲生父亲。所以他回京后第一件事,就是到庆帝面前请罪,将自己在北齐知晓的一切和盘托出,换取庆帝的信任;对于陈萍萍,范闲的态度则是有所保留,又有所试探。他不愿意成为陈萍萍的一颗棋子,但他也并不知道陈萍萍究竟是执棋者还是另一枚棋子。

他也变得更勇敢了。因为不同理念的碰撞,范闲越来越难以忍受这个世界。因为跟这个世界的人们产生了更多的羁绊。遇见一些被人欺负的人,所以他想要这个世界变得不一样。他必须躬身入局,才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改变这个世界。

就像范闲的扮演者、演员张若昀说的,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他想试图做得更像叶轻眉一点,他愿意把自己化作灯塔去给一些人指引方向,他的现代思想在王启年、邓子越这些人面前发挥引领作用。

当然,大佬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他们也在成长和变化。特别是庆帝和陈萍萍,自言是“庆帝一条狗”的他,也远不像看上去那么唯庆帝是从。

范闲的行事风格也变了,第一季的他更倾向于打明牌,而这一季他会以迂回的方式来实现目的,也会团结其他势力,比如和太子李承乾的合作,因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当然,范闲这个人物在成长,他的为人处世方式方法出现了变化,但他的内核没有变,他还是那个热血的小范大人。

即使身居高位,即使知道自己是庆国皇子,但范闲和那个时代的权贵是不一样的,他本身拥有的价值观是不能把人命视作草芥,所以他越接近权力中心,越对那种扭曲的价值观感到愤怒。

另外编剧王倦透露,这一季范闲将会从“棋子”变成“棋手”,小范大人的成长线带来了与打明牌不一样的味道,热血与爽感加倍。这也为第三部的大结局爆发,埋下了合理的伏笔。

为何人人都爱《庆余年》

坦白来说,今年的剧集市场已经很久没有这种追剧盛况,说《庆余年2》是现象级爆剧绝非溢美。更重要的是,有那么多观众愿意为它一等就是五年。

那么《庆余年》的长尾秘诀究竟是什么?真诚。观众在追剧过程中,从中获得某种滋养或者启示。《庆余年》,恰恰是王倦编剧、孙皓导演以及所有主创献给观众的一首理想主义赞歌。

范闲是个理想主义者,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在庆国过上优渥于其他人的好日子。但他见识过真正的美好是什么。所以他没有选择像王启年说的那样,跟庆国与光同尘,而是去抗争,去搏斗,去挑战那些习以为常却又并不正确的规则。

观众喜欢《庆余年》,是因为在这部剧中他们看到了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范闲,曾经意气风发,有着一点点才华、一点点抱负,也有一颗想要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

范闲,在某种程度上,是当代年轻人的一面镜子。他热血、勇敢、执着,是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而庆国,则让理想主义者在这里备受考验,是该坚持还是放弃?

范闲对世界的“改造”,其实是一种当代年轻人职场生活处境的缩影,当你的理想与周围一切都格格不入时该怎么办?小范大人的选择与坚持,对于观众是一种别样鼓励。比如说回到京城后,知情人都劝范闲别去见庆帝,但他自己却笃定,只有面对绝路才能找到生路。这种绝处逢生的思路,又何尝不是对当下年轻人的启发。

面对难以撼动的旧规则,范闲选择用更聪明迂回的办法,从内而外去改变它。那么被现实所困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换个思路去看自己面对的困境呢?

就像王倦编剧所说的,范闲在拥有一切、外在获得极大满足后,内在精神却在不停地遭遇选择的折磨和痛苦,因为他不认同这一切。他的肉体融入了这个世界,他的精神,依旧坚如金刚,棱角难平。这就是第二季的主题,一个痛苦的灵魂,在融合的痛苦中,逐渐觉醒,向整个世界发起挑战的过程。

张若昀则透露,范闲会在这一季做一个灯塔一样的人物,去影响身边的人。我们也确实发现,王启年的价值观就在无形中被范闲改变了。这么一个爱财的人,愿意掏出自己的私房钱去帮老丈赎女儿。他明明知道范闲要做的事,是一场彻底的颠覆,也知道这件事背后的危险,但他还是愿意义无反顾地站在范闲身边。

勇气是一种可以传递的力量,范闲变得更勇敢了,他身边的人也有了去挑战、去改变的力量,这种勇气甚至也传递给了屏幕前的你我。

《庆余年》,是大学生张庆的脑洞,是一次古今碰撞的奇妙旅程,是群像精彩的时代风俗画,也是一首写给理想主义者的长篇热血诗。少年意气、理想长存,眼瞅着新的危机即将来临。小范大人将如何应对,心中的道与义又如何守住?相信庆帝的计谋与权力再强大,也抵不过人性与美德散发的光辉。

这个五月跟着小范大人燃爽破难关,命运永不会辜负有理想的人。

0 阅读:11

影视观察家

简介:关注影视圈资本运作,从财经视角观察影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