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头目落网,中方步伐没停,从天而降的武器,背后主人也找到了

想想看国际 2023-11-19 21:39:01

中方通缉令发出去四天,明家电诈四头目就被捉拿归案。在铲除缅北电诈这件事情上,中方行动真是干净又利落,实在是大快人心。

就在中方行动取得成果之际,果敢同盟军在森林里“捡武器”的事情,也有了新的线索。

(果敢同盟军和武器合影)

缅甸内部武装组织和政府军打打杀杀,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了,所以在今年十月底缅北内战再次爆发时,并没有出乎太多人的意料。但是随着交战时间越来越长、果敢同盟军攻势越来越猛,公众便逐渐好奇了起来,果敢同盟军手中的武器,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内战刚刚爆发的时候,就有传言说,果敢同盟军前一天在森林里捡到了大量的武器,所以才有底气对缅甸军发起攻击。从网络流传的视频可见,这次发起攻击时果敢同盟军的装备可谓是突飞猛进,大有超越缅甸政府军的迹象。崭新的衣服和防弹背心、自动化步枪、先进的通讯工具,甚至还有无人机等高科技装备。

虽说缅北内战历史悠久,像果敢、佤邦这样的武装组织也拥有一定制造武器的能力,但是类似无人机这种有高技术含量的设备,是不可能靠自己制造出来的,于是这些装备的来源也就成了一个谜。

(美国国会对援助缅甸存在争议)

然而在最近,武器的来源似乎有了新的线索。

近日,美国国会突然就援助缅甸的事宜展开了争议,并且两党就制定2024年的《缅甸法案》产生了分歧。民主党占多数的参议院制定的版本中,计划在2024年拨更多的资金用于资助缅甸的人道主义援助中。但是共和党提出的版本中,将取消对缅甸一些项目的资金支持。

要知道,自缅甸军政府掌权后,美方就对其实施了一系列的制裁措施。前段时间,美方还突然宣布要冻结缅甸军方的10亿美元资金,来阻止政府军对地方武装势力的军事打击。此外,美方还一直在为与缅甸政府军交战的少数民族武装组织提供一些形式上的援助,包括培训、人道主义以及情报分享等等。

如今美国国会所说的这个《缅甸法案》,主要目的也是要对当前的缅甸军政府官员进行制裁。同时,在美国的《国防授权法案》中,也包含了对加强缅甸少数民族联邦制的项目的资金支持,以及为一些武装组织提供的技术支持。

所以这样来看,果敢同盟军能一夜之间从森林中“捡到”无数先进的武器装备,并且还能实现围点打援、战术协同等等,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明家电诈头目被抓捕归案)

而对于中方来说,不管果敢同盟军的武器是从哪里得来的,他们以“消除电诈”为名发起的攻击,确实是给中方带来了一个铲除电诈分子的好时机。同时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缅甸的电诈活动的蔓延,已经让缅甸内外部的各方势力都看不下去了。

事实上,缅甸电信诈骗活动之所以能够发展到当前这种规模,与该国内部持续不断的动乱密切相关。缅甸长期以来的政治不稳定和军事冲突,导致了多方势力在争夺资源和权力的过程中对资金的极度需求。在这种背景下,电信诈骗活动因其能够迅速带来高额利润而成为了这些势力获取资金的一个重要途径。

由于电信诈骗活动通常涉及大量资金的非法流动,这不仅为各种势力提供了资金支持,也可能被一些不法分子,甚至是军政府等官方机构作为一种非正规的收入来源。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方近期抓获的明学昌等人。这个缅北地区的“老领导”,在内战爆发的前一天还在以“打击电诈”的名义开会,结果不久后就被中方发了通缉令并捉拿归案。在经过调查后还发现,这个所谓的“老领导”,还是诈骗集团的创建者,是缅北电诈园区卧虎山庄的主干力量。

今年下半年的时候,我国就曾同缅甸、老挝和泰国联手展开过打击电诈的行动,缅方当时虽然向中方移交了不少的犯罪嫌疑人,但是中方曾发出通缉的鲍岩板、何春田等电诈头目,缅方一个都没交,因为这俩人都是军政府的高管,最后缅方的处理方式也只是革职调查而已。

(中泰老缅四国宣布联合行动)

在自己的领土上调查本应该比中方更方便简单的,但是缅甸军政府始终无动于衷,就是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其进行包庇,以此来获得资金来源。

事到如今,窝藏在缅北的电诈,不仅成为了缅甸内部动乱的祸源,还威胁到了中方的利益和安全。缅甸军政府选择向中方发出求援,也说明其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在中缅两方的严厉打击下,过去在缅北叱诧风云的众多电诈分子已经落网,缅北电诈也即将迎来末日。

0 阅读:0

想想看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