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拉掌勺的巴西是否能摆脱魔咒,阿连德的故事悬在头顶

穿过大海来摸鱼 2024-05-08 05:01:18

卢拉王者归来,巴西内部翻天

委内瑞拉的机会有几分?

巴西总统卢拉曾预言道,"19世纪属于欧洲的时代,20世纪属于美国,21世纪则属于巴西。"

拉美国家一直比较魔幻,从资源禀赋上来说,这块沃土就是上帝强行喂饭,要人口有人口,要矿藏有矿藏,要土地有土地,要帅哥有帅哥,要美女有美女,要娱乐有娱乐,到底缺个啥!

作为拉美扛把子,巴西总是离发达国家差一丢丢。从时间上来说,巴西的起步是天胡开局,巴西在1822年独立之初,实力并不比美国弱,1823年,美国开始推行门罗主义,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拒绝欧洲干预美洲事务,并在第二年率先承认巴西,因此双方在一开始甚至是亲如兄弟的。

上世纪初,巴西就拥有13万家工业企业,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2.7万公里,是全球少有的工业强国。那时候东方的赛里斯还留着辫子,结果在2022年11月,在巴西利亚的一次会议上,新任总统卢拉谈及本国饥饿议题时,不禁潸然泪下。“如果到2026年任期结束,每个巴西人都能享用上咖啡、午餐和晚餐,我就完成了人生的使命。”据相关统计,巴西国内有数千万人面临饥饿的威胁!

巴西的追求居然下滑到喝咖啡吃饭了,就他那条件谁饿肚子也轮不着他啊,提到巴西,除了足球和桑巴舞,我们能想到的就是黑帮和贫民窟,这就和我们之前说过的委内瑞拉一个样子,捧着金饭碗要饭!

巴西在魔幻的拉美底子算相当好的,举个例子,巴西航空工业那是能在国际市场上掰掰腕子的存在,一般而言,能把航空搞起来的国家其他的方面应该不会太拉,而这个定律扔到了拉美就不适用了。

从60年代开始,全球各大汽车品牌都来巴西建厂,巴西汽车年产量增速30%,累计卖出了近10亿辆汽车,逐步掌握了造车技术。并且成为了全球第一蔗糖出口国、全球咖啡与大豆第二大出口国,全球第三大玉米出口国,农业实力无人能比。

现在巴西在国际市场上的拳头产品还是矿和农产品,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在80年代以来,巴西给外界的观感就是在开倒车,别人家都在向上游发力,他偏往下面走,究竟是为哪般?

其实这个坑还是要算到之前的发展上,很多人不理解,发展还有错吗!

贝隆夫妇

其实巴西的例子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几乎在同一时期的阿根廷也表现出一样的特征,本来工业蒸蒸日上,社会高速发展,突然就戛然而止,一个还能说是巧合,一片都这样那就不是巧合能解释的了。

要想理解卢拉面临的困境就要追根溯源找到梦开始的地方!

有句话大家都听过: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巴西的高速发展钱是从哪来的,你可以说慈父时期的苏联是靠刮农民地皮积累国力,也可以说日韩是傍大腿跟着起飞,那么拉美呢!

和大多数国家一样,工业化的开端都是卖资源,特别是矿和农产品,都是从地里刨食,攒下了钱再投入工业发展,而拉美的这些初级产品的主要客户是欧美,那时候也就这些old money有这个市场。

当时这里的主要经济部门是由西方资本把持,作为粮食出口大国,居然被国际粮商拿捏得死死的。那时候这片肥沃的土地基本是军政府和独裁的剧本,他们本着交够老爷的,留足自己的,剩下的就拿出来玩命花,通过大肆举债来给经济发展注入兴奋剂,大搞基建刺激内需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表面上看,好像大家都有好处捞,本土产业也得到了发展,老百姓也就得过且过呗,涨工资加福利(到今天巴西的社会福利开支占比在全球都是名列前茅),大家一起接着奏乐接着舞,跑步进入帝国主义,但是还钱的时候终究是会来的!

拉美国家因为其历史原因,社会发展始终处于一个畸形状态,具体表现就是贫富差距大,寡头色彩浓厚。我们都知道,工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必然会带来深刻地社会变革,上层建筑必须跟着经济基础走,土地改革,平权运动,社会治理,城市化,国民教育这些方面必须跟上,而拉美恰恰是用资源堆出来的经济数据掩盖了其内生的矛盾,披着现代的外衣,内里却没有多大的改变。

初级产品的出口极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而其政府自身却没有主导权,脆弱的社会结构决定了其承压能力有限,国内民众的财富在数据上可以平均,而市场会啪啪打脸,国内的基本盘撑不起表面的繁荣。

1979年,国际石油危机爆发,巴西开始尝到了苦头。

由于原材料出口收入锐减,导致外债到期无法偿还,只能以更高的利率继续借贷,导致政府信用降低。这时候赖以生存的西方资本釜底抽薪,大量资本跑路,没人再借钱给他了,巴西央行只能偷偷“放水”,使得国内的通货膨胀率很快就超过了100%。

就是在这个时候,独裁的军政府“高风亮节”“还政于民”,说白了就是捞够了,烂摊子老子收拾不了,甩锅跑路!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纸醉金迷,而没有抓住时机进行必要的社会改革苦练内功(事实上也干不了),雪崩的时候拿什么来抵御侵袭!

委内瑞拉会走向怎样的未来

1985年军政府宣告完犊子,巴西迎来“皿煮时代”,说句实话,这个皿煮的成色还不如某品牌包装里的薯片,在拉美,皿煮最大的作用就是甩锅。为了摆脱债务困境巴西不走寻常路,缺钱就卖家当呗,巴西政府试图通过公共部门私有化、金融体制改革,从而吸引外国投资,逐步开放巴西市场。

可是卖了家当以后呢,巴西走上了“去工业化”的邪路,搞工业多辛苦啊,国内的小伙伴们看着咱们国家风风雨雨几十年怎么过来的就清楚。巴西的工业底蕴虽然和老牌列强比有一些差距,好歹也算入了门,工业门类较为齐全,这已经是多少国家做梦求都求不来的条件,在拉美绝对算得上是领头羊,为了缓解财政上的困境需要巨大投入的实业就放一放,咱们玩三产!

20世纪90年代,巴西开放贸易并降低进口关税,进口商品大量涌入巴西国内市场,进入21世纪,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控制,价格逐渐稳定,巴西的消费市场开始呈现出增长态势,但其工业部门却未能提高生产力和实现增长,在国内和全球市场中却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之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经济发展的规律,而巴西在自己国内工业还没发育成熟的时候主动放弃可以说是只翻到《葵花宝典》的第一页:欲练此功,必先自宫!

到2017年,巴西服务业在全国经济占比已高达72.8%,而同一年,德国和日本的服务业比重也只有68%。2020年,当新冠肺炎席卷全球之初,巴西就深陷国内工业制造能力不足的困境。由于国内工业无法生产出合格的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巴西民众不得不转而使用布制口罩。

俄乌冲突爆发后,作为农业大国的巴西居然连种地需要的化肥等农资都保证不了。

巴西在70年代曾是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造船国,年造船产量达72.9万吨,提供的直接就业岗位近4万个,带动10万个间接就业岗位。可2000年时,巴西的造船业从业人数不到1900人。

击沉航母,海上巨无霸就这样走完一生,低配航母也不是谁都能玩的

造船业只是一个缩影,巴西是一个人口大国,戛然而止的工业化带来了大量失业人口,还没有长成遮天蔽日的大树就把树冠都削掉了,国内的市场都没来得及发育成熟,教育也没跟上,第三产业发展需要的相关配套却长期缺位,三产无法消化这些人口。旅游业资源是有,水平不高,还是依赖外部,开个奥运会,摄像机被抢驰名中外。金融,更别谈了,就拉美那圪垯谁家财政不是一趟滩黄泥巴,坚挺不起来。那么巴西政府又面临着一个尴尬局面——维稳支出过高,继续推行高福利政策,通过借债来保障社会福利,导致政府收支严重失衡。

好家伙,折腾一圈又转回来了。其实这和委内瑞拉等国是一样的,闯王来了不纳粮,还给你发粮是很美好,问题在于闯王的粮是从哪来的,闯王之流可以吃大户,那大户吃完了呢?这个问题其实古巴太祖卡斯特罗同志和智利那位吊了直升机的阿连德已经做出了示范。卡斯特罗曾经就指出过拉美社会革命重分配轻生产的弊端,不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折腾都无法摆脱宿命。折腾来折腾去整个拉美蓬勃发展就剩黑帮和贫民窟了。

分蛋糕大家都喜欢,可是这蛋糕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拉美除了古巴之外,那碎片化的政治格局决定了他们既不能吃大户,更不能破圈突围,真有这样的狠人北边那个牛仔早就下刀子了,只能通过封官许愿发福利拉选票,不断推高政府债务,触及灵魂的刀子没人敢碰。

抗疫先锋

应该说巴西一直在崛起的路上,就是跨不过去那道坎。卢拉二度掌权面对的局面比他之前好不到哪去,国家的经济命脉始终不在自己的手上,社会撕裂日益加深,巴西的经济对外部的依赖局面没见好转。即使其长袖善舞拉来一些助力也改变不了巴西社会的基本盘,更别谈国内外的对手始终在给他上眼药,卢比扬卡和苦跌塔的模式我还真不信卢拉能玩起来,外援最后也会被消耗光,无非是左手倒右手的区别。向左走,债务解决不了,向右走,社会问题能把人给埋了,不信你看戴口罩的时候,发挥作用的是谁。

政治问题解决不了就集中精力搞经济,能做一点是一点,作为实干派的卢拉对巴西的症结看得一清二楚,在二次入主之后,再工业化的蓝图就出来了。

2024年1月25日,巴西联邦政府正式推出“巴西新工业”计划(Nova Indústria Brasil,简称NIB),标志着巴西在加强工业基础和促进创新方面迈出重要的一步。该计划由国家工业发展委员会(Conselho Nacional de Desenvolvimento Industrial,简称CNDI)工作组起草,部署未来十年内的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目前已发布《新工业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根据已发布的文件,该计划的主要背景为:第一,加强工业发展是巴西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第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巴西经历了快速的去工业化过程,呈现生产工业初级化、产业链环节缩短和脆弱等特征;第三,巴西的出口集中在技术复杂度低的产品上,限制了巴西的贸易收益。

在这一背景下,“巴西新工业”计划将与其他政策相互作用,形成系统性的长期政策,其三大主要目标是:促进技术进步,从而提高国家生产力和竞争力,创造高质量的就业机会;更好地利用国家的竞争优势;重新定位巴西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该计划提出了六项需在2033年之前完成的任务,并为每项任务制定了具体的目标。

深彻的社会变革不能操之过急,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就是卢拉龙场悟道之后给出的答案,抓住主要矛盾。指望旗帜一展,万邦来朝那叫中二病!当前巴西社会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解决贫困和就业,其他的都得放一边,所谓的黑帮和贫民窟说到底还不是经济问题!通过经济拉动来改变社会形态,想法是挺好。

对于卢拉提出的蓝图巴西国内是怎么看的呢?这么说吧,有一个词叫做“巴西成本”(Custo Brasil),其含义是巴西的生产成本及整体商业环境,涉及税收的数额、融资渠道的多样性与可获得性、劳资关系的和谐程度(即留住一名工人所需的经济成本)、道路与港口设施的质量以及整体基础设施的完善度,对巴西的供给条件产生了深远影响。换成我们的话来说就是社会成本,据估算,“巴西成本”每年从在巴西运营的公司中“抽”走的资金高达1.5万亿雷亚尔,这一数额占到了巴西国内生产总值的20.5%。钱去哪了,见仁见智!

想实现这个愿景卢拉需要为巴西找到新的市场,打击腐败,调整汇率,改革财政,维持稳定,工作量不比社会改革轻多少,差别就是小步快跑和大踏步跨栏,别忘了,老卢同志都是奔八的老同志了。

从宏观走势上来说,包括巴西、委内瑞拉这些国家在内,他们国家的发展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高度契合,根子上还是吃的资源饭,在这碗饭里,自己和外国资本各占多少说多了都是眼泪。前面说了,搞工业不容易,融资、税收、人力资源、汇率、银行利率、基础建设、社会环境、外交政策都得跟着转,在这个宏伟蓝图中,还没算进去一个幽灵,那就是美帝!啥时候这位爷抽出手拨弄一下子那就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卢拉的四根手指

巴西或者说拉美缺的是什么,从这个剧本身上就能看出来在这片诞生了魔幻现实主义和解放神学的土地上最宝贵的就是独立自主,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并没有转化为国家实力,反而成了头上的紧箍咒,命运既不在上帝手上,也不在卢拉手上,我命由我不由天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1 阅读:36

穿过大海来摸鱼

简介:分享有趣的东西,开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