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缩水87.2%!美激光雷达巨头裁员20%,中国巨头销量增长355.4%

现代物流报 2024-05-20 11:13:08

文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马敬泽

(图源:彭博社)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多次表示:傻子才会用激光雷达。然而,美国知名激光雷达上市公司鲁米纳尔(Luminar Technologies)在其近日公布的一季度财报中透露,特斯拉成为其2024年第一季度最大的客户,贡献了该公司10%以上的收入。按照财报公布的数据计算,特斯拉购买了超过210万美元的激光雷达。

自动驾驶技术本身存在以激光雷达为代表的多传感器融合与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纯视觉两种路线,特斯拉被视为纯视觉路线的领军者,其CEO埃隆·马斯克也不止一次公开“抨击”激光雷达,推销自己的纯视觉感知方案。

(图源:马斯克媒体号)

针对特斯拉成为最大客户的消息,马斯克于5月8日在社交平台回应称“我们甚至不需要它们了”。有业内人士指出,210万美元所购买的激光雷达估计为2000台左右,对特斯拉而言,这些产品很大可能被用于测试车辆的视觉数据或校准系统,而非用于车辆本身。

另一方面,这家被马斯克“青睐”的激光雷达企业,日子也并不好过。财报显示,鲁米纳尔一季度收入为2096.80万美元,同比增长44.52%,不过该数字环比2023年四季度却降低了5.2%。同时,该公司一季度的净亏损仍达1.26亿美元。

激光雷达巨头洗牌

(鲁米纳尔 图源:Luminar官网)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鲁米纳尔在上市前期曾一度依靠沃尔沃、奔驰、丰田、上汽等优质客户的支持成为美股激光雷达上市公司的榜首,巅峰期市值突破120亿美元。

不过,现在的鲁米纳尔在财务方面显然有些“撑不住了”。5月16日,鲁米纳尔总市值为7.71亿美元,相较其60亿左右的开盘市值缩水87.2%左右。其在公告中指出,将在未来5年节省4亿美元的成本。

5月3日,鲁米纳尔在其官网宣布将裁员20%,这预计将影响到140名员工。同时,为了进一步优化运营,公司还计划转租其部分设施,以减少全球业务占地面积。

“我们的业务将转向更加‘轻资产’的模式,包括将更多工业化流程外包给现有合作伙伴,扩大合作伙伴关系以全面降低供应链成本等举措。”鲁米纳尔在公告中这样写道。

实际上,鲁米纳尔的困境也反映出整个激光雷达行业的问题。在智能驾驶汽车行业度过盲目扩张的阶段,市场逐渐趋于理性后,激光雷达行业也开始“洗牌”。

美国激光雷达企业威力登(Velodyne)在2021年的全球市场份额仅占3%,于2023年2月与同为激光雷达制造商的Ouster合并;全球首个车规级激光雷达量产企业、被称为汽车激光雷达“鼻祖”的Ibeo于2022年宣布破产;而同为激光雷达头部企业,上市不到一年的Quanergy也在2022年申请破产。

一方面,纯视觉技术在近些年加速迭代,短板不断得到弥补,这势必对激光雷达市场构成一定影响。

不过,纯视觉路线的研发成本不容小觑,并非每家企业都能接受,而激光雷达提升智驾水平的能力,也受到业界的普遍认可。随着小鹏、蔚来、理想等车企布局高阶智驾,从高速NOA转向城市NOA,下游对激光雷达的需求依旧旺盛。

德邦证券认为,2024 年进入汽车智能化密集催化期,激光雷达及智能化硬件标的有望开启收获期。

实际上,我国的激光雷达产业也的确形成了与国外相反的上升态势。

4月18日,激光雷达企业RoboSense速腾聚创发布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公司激光雷达累计总销量突破46万台。其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仅2023年,公司激光雷达销量就达到近26万台,同比增长355.4%,实现迅猛发展。

(速腾聚创激光雷达销量  图源:速腾聚创官号)

此外,禾赛科技、华为等激光雷达企业也乘势而上,实现爆发式增长。2023年,禾赛科技营收为18.77亿元,同比增长56.1%;产品出货量为22.21万台,较去年同期增长176%。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也步入高速发展期,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智能部件出货量超300万套。

(图源:盖世汽车研究院)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智能驾驶配置数据库数据,今年 1-2 月,速腾聚创以 73,986 的装机量、55.3% 的市场份额位列激光雷达供应商装机量排名第一位。华为技术以 22,025 的装机量,16.5% 的市占率夺得榜眼。图达通和禾赛科技则分别以 18,972、17,141 的装机量位列三、四名。

供应链优势助中国制造降本

实际上,中美在激光雷达市场竞争力上的差距完全有迹可循,制造成本就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据了解,在2019年,激光雷达的价格曾经高达数万元。光大证券研报数据也显示,大部分性能优良的激光雷达产品的成本价格在1000美元(约合人民币7312元),整体成本在1万元左右。

但如今,我国国产激光雷达的价格正在快速下降。以速腾聚创为例,其激光雷达产品平均单价从2022年的4300元下降到2023年的3200元。4月17日,速腾聚创CEO邱纯潮宣布M平台新一代中长距激光雷达MX将以低于200美金(约合人民币1447.78元)的成本为基础实现第一个项目的量产,并尽快将价格锁定到1000元左右。

为何我国激光雷达的价格能够快速降低?除研发技术不断成熟与制造工艺持续改进之外,我国智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成熟也是重要因素。

一方面,我国激光雷达许多器件都由国内供应,成本更加低廉。企查查显示,为速腾聚创供应自动化光学设备、示波器等元件的企业都是国内企业。

而从下游需求讲,如速腾聚创、禾赛科技等企业都与下游车企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在车企智能汽车产品规模化量产的稳定需求下,激光雷达企业也能开足马力,充分形成规模效应,压缩生产成本,推动产品价格降低。

此外,激光雷达企业与车企在制造环节通力合作,开展前装量产,也将进一步优化效率和成本,提升汽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4月29日,速腾聚创就宣布与小鹏汽车达成前装量产新定点合作。

总之,我国激光雷达能够实现低成本、低价格,依靠的是工艺的成熟和规模化生产,而在规模化生产的背后,是激光雷达上下游配套厂商紧密协作的结果。换言之,激光雷达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是我国智能汽车产业成功的缩影,也是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实力不断提升的有力佐证。

我国激光雷达产业的未来潜力巨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激光雷达市场正在高速增长。预计该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242亿元迅速扩大至2025年的96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59%。而在2024年,激光雷达的出货量有望达到150万颗。

0 阅读:51

现代物流报

简介:全国物流行业公开发行的专业报纸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