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遥:我希望成为契诃夫那样的作家

辽沈晚报 2024-05-12 06:10:31

本期嘉宾:杨遥 “70后”作家,生于山西。现为中国作协会员、山西省作协副主席。获“赵树理文学奖”、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等代表作《炽热的血》《黄河远上》《理想国》。

□舒晋瑜

你问我答

这里有直达名家名人的快速通道,汇集提炼大家的各种关心关切,让你从作品之外了解他们和他们的创作经历,你若问,他就答。

1

舒晋瑜:《父亲和我的时代》是一篇主旋律作品,写山乡巨变写得非常巧妙。能谈谈你是怎么构思、创作这篇作品的吗?

杨遥:很多人把“主旋律”矮化了,《战争与和平》《巴黎圣母院》和契诃夫等人的很多作品其实都是主旋律作品,他们讴歌真善美,歌颂人民,倡导弘扬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我便想写一部优秀的主旋律作品,写出《父亲和我的时代》之后,我更加确信,未来的中国、未来的世界,谁能真正写出赋予人力量,弘扬人类优秀品质的作品,就占到了文学的最高点。我愿意为了这个目标努力。

2

舒晋瑜:你平时如何开始一篇小说的写作?故事的走向是预先构思好,还是靠灵感激发?

杨遥:开始写一篇小说的原因很多,有时候是一本书的激发,比如读鲁迅、汪曾祺、卡佛,常常会产生创作冲动。有时候是一个念想,比如那年去圆明园,在福海边忽然想起个小说题目《在圆明园做渔夫》,后来写了这个小说,发表在《长江文艺》上。有时候是一个概念,想写某个主题,比如《黄河远上》,但大多是靠灵感激发。

3

舒晋瑜:有没有文学的偶像?你希望成为怎样的作家?

杨遥:文学偶像选一个的话,我选契诃夫。他用谦卑的文字写出了俄罗斯的众生相。他写的《萨哈林旅行记》改变了俄罗斯流放犯的命运。他还身体力行,帮助了很多人,做了许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我希望成为这样的作家。

4

舒晋瑜:你如何看待文学对于自己的影响?

杨遥:文学改变了我的生活、我的婚姻、我对世界的看法。没有文学,我现在可能仍然是乡村教师,可能会凑合着找一个没有共同爱好的人过一辈子,可能对生活的理解比现在狭隘许多。文学让我的世界扩大了无数倍,让我在各种艰难面前有了力量,让我的生活总充满期盼。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