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峙回乡安葬母亲,亲友劝他报杀父之仇,他却说:这事都过去了

一堂过去 2024-05-11 10:23:00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国民党上将刘峙自幼便丧父,小时候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他的父亲因为邻里之间的纠纷,被邻居暗算打死。多年之后,刘峙回到家乡安葬母亲的尸骨时,想到自己以后真的是一个人了,在父亲死的地方放声大哭。

亲戚说,当年的杀人凶手就住在不远处,如今刘峙完全有能力把仇人解决掉。刘峙却说:冤冤相报何时了,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

直到离开时,刘峙都没有找杀父仇人的麻烦。

说道刘峙,大家印象中都是那个胖胖的,很会逃跑的将军,在解放战争中打了好多败仗,甚至有人戏称他是共产党的卧底,他身上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呢?

早年经历

1892年,刘峙出生于江西的一个小村子里,还在襁褓中时,他就失去了父亲。

在他出生的那年,父亲照常下地干活,正是稻谷疯长的季节,不但人力要跟上,稻田的放水也是十分有讲究的。

一个村的人,稻田放水的问题经常得不到统一,你家说你家的理,我家干我家的事,发生争执是常有的事情。但是恰好那天与刘峙父亲发生冲突的人,是个暴脾气。

他们吵了一架后,那人十分气不过,晚上收工时,在雷公桥上,他看到刘父走在自己前面,怒火冲上头,对着刘父的后脑勺就是一锄头。

人哪能经得起这么重力的敲打?刘父当场就去世了,留下孤儿寡母,生活极其艰难。

一个女人,要照顾孩子自然就不能下地耕种,母子两个在乡下过不下去了,胡氏就带着年幼的刘峙来到吉安县城上谋生。

胡氏找到一份爆竹店里做工的活,而且在不久之后,和店老板结为夫妻。在日子宽裕了一些之后,店老板突然重病身亡,胡氏又带着刘峙改嫁给了当地一个官老爷。

这位官老爷叫黄小山,他待人宽厚,对刘峙这个继子照顾有加,不仅在生活上让他吃饱穿暖,还送刘峙去读私塾。

黄小山还有一位原配妻子和一个亲生儿子,因此,就算黄小山再怎么对他好,刘峙终归还是寄人篱下。

在颠沛流离与妥协中度过的童年,也影响了刘峙后来性格的养成,他的胆小怕事,擅长龟缩都能在童年的经历中找到端倪。

这种生活也没有持续太长时间,黄小山也在几年之后过世了,仅在童年时代,刘峙经历了三次丧父。

黄小山死后,母亲没有再改嫁。刘峙因为之前在私塾中成绩优异,也发现了自己擅长读书,他也想继续学习文化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于是,1907年,已经15岁的刘峙报考了湖南陆军小学,在三千人的激烈竞争中,他脱颖而出,后来,他又考上了武昌陆军中学,并且在武昌起义中,加入学生军中,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军队,接触到革命。

在学生军中,刘峙本来打算大展拳脚大干一场,但是学生军的力量还是薄弱,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没多久之后,他就逃离了武昌。

在这之后,刘峙还回过一趟江西老家,但是老家的人知道他一连死了三任“父亲”时,都认为他是命里带煞的孤星,对刘峙非常排斥。刘峙见状,在乡里也待不下去了,于是继续出去闯荡。

战争年代,他能想到最直接的争口气的方式,就是参军。他想高官厚禄,从此不再受人白眼。在这样力量的驱使之下,刘峙来到北平,进入陆军第一预备学校。并且还与同学建立秘密组织反对袁世凯,在他求学期间,也多次参加当地的军事行动,打了胜仗就继续跟着队伍,队伍失败了就再次回到学校读书,经历颇为颠簸。

后来,刘峙从河北保定军官学校第二期步兵科毕业,他在两广军队、滇军、粤军中都有过任职。他的军旅生涯一帆风顺的开始 ,就是在许崇智部担任营长时。

当时,刘峙驻扎在福建,上面急调他回师广东。就在刘峙率军到达闽粤边境时,他的军队遭到了桂军陈雷部队,与滇军李根源部队。刘峙指挥军队在河源县附近,与敌军作战。

这场仗打了整整一个月,刘峙说,这并不是一场有意义的作战,但是当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位置,他被迫只能打下去。

那一个月里,刘峙精神高度紧张,大脑一直不停运转在想对战策略,战士们也十分配合指挥官的部署,这一仗打得十分漂亮,在劣势中大败对手,刘峙一战成名。也是因为这一战,蒋介石注意到了他。

受到蒋介石青睐

蒋介石当时在粤军中根基不稳,正是要发展自己势力的时候,刘峙就成了他的拉拢对象。不久之后,刘峙升官,就任粤军总司令部少校副官,他与蒋介石在工作上接触的机会更多了,蒋介石也确定要将刘峙发展为自己的势力。

后来黄埔军校成立了,刘峙也是科班出身掌握了正经军事技术的现代军事人才,在好友何应钦的举荐之下,他进入了黄埔军校担任战术教官一职。

在战场上崭露头角,加上战术教官身份的加成,刘峙的前途此时看起来已经是一片光明了。之后,在北伐战争中,蒋介石带着刘峙,刘峙凭借他丰富的军事理论知识 ,替蒋介石打下不少胜仗,一跃成了蒋介石身边的红人。

那个时期的刘峙的确打了许多胜仗,在围剿红军的战斗中,刘峙也屡立奇功,还被蒋介石封为五虎上将之一。只不过其他的一些国民党的将领都说,他是运气好,并不是自己能力突出。

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刘峙只在大革命时期 ,表现出过自己在打仗方面的能力,在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一直都没有再打出过什么厉害的战绩,甚至还一直拖同僚的后腿。

抗日战争时,刘峙就因为畏惧敌人的炮火,一直畏缩不前。蒋介石将他任命为第一战区第二集团军司令,希望刘峙能继续发挥对付红军时的本事,将日军击退。

刚开始蒋介石还信心满满,日日等着前线传来捷报,结果,刘峙面对杀人如麻的日本人,还没战斗呢就怯场了,日军武器先进战斗力强悍,根本不是曾经的红军能企及的。

刚到前线没多久刘峙就被日军蛮横的进攻方式吓破了胆子,士气低落。日军进攻,他就率领着队伍一直退,连国民政府的命令都不听,拔腿就是往后跑,甚至为了不被国民政府惩罚,他还会报假位置,闹出了不少笑话。

抗日的战场上,日军看刘峙是个软柿子好拿捏,一直追着刘峙部队跑,刘峙一直撤退撤退,撤了近千公里,蒋介石被他气得直骂刘峙这个娘希匹,但是刘峙还是厚着脸皮继续顶着他那个胖脸笑嘻嘻。

刘峙这样的性格,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私底下,都让人哭笑不得。时间回到1932年,他母亲去世的那一年。

母亲的遗愿是想要入土为安,刘峙这次,带着母亲的灵柩,穿着军装,风风光光的回到了家乡,给母亲办了一个风风光光的葬礼。

在路过父亲当年被打死的雷公桥时,刘峙跪了下来,给父亲磕了三个响头,痛哭起来。

乡亲对刘峙说,当年打死他父亲的人就在邻村,不如现在利用自己的权力,替自己的父亲报仇,但是刘峙否决了乡里人的意见,他没有找杀父仇人的麻烦,只是花钱重新修建了雷公桥,还在桥边修建一个亭子名叫“思父亭”,上面题着蒋介石、陈诚、张群、顾祝同等一众国民党大员的题字。

在私事的处理上,刘峙的处理方式看起来是宽厚大度,在战事上,刘峙胆小怕事,总之来看,这人的性格十分软面,他更适合做个老师,或者政府官员,不太适合上前线打仗。在黄埔军校教书时,他讲课很受学生喜欢,在主政河南时,他也十分重视教育,重视民生,只能说,把刘峙放在正确的地方可能是虎,但他待在战场上只会是只猪。

被戏称为共产党卧底

刘峙长相憨厚,身材胖胖的,看着十分喜庆,在他一直打胜仗时,国民党称他为福将,说一句福星将领,但要是接连打了败仗,那刘峙就会被骂一声“猪将”。

但是不管刘峙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多么糟糕,蒋介石重用他的态度都没有变过,解放战争中,蒋介石再次对刘峙委以重任,让他担任徐州剿总司令。徐州可是交通要地,是国共两党争夺的重要地点。

黄百韬在听到蒋介石的这个决定之后,毫不避讳地说,徐州这么重要的地方,居然派了一直猪来守,丝毫不给刘峙面子。但是刘峙责任,听见黄百韬这话,也只是一笑而过,像一尊丝毫没有气性的泥菩萨。

淮海战争中,刘峙就充分发挥了“猪将”这个称号的特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在黄百韬部队与解放军部队战况胶着时,黄百韬部队祭奠刘峙部队要求支援。刘峙在接到急电后第一时间就复电说部队马上赶到,但是黄百韬左等右等,都不见刘峙部队前来。

在等待期间,黄百韬部队被华野军打得节节落败,最终被吃掉残部。

刘峙还会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不顾上面下达的军事任务,从而耽误军事进程,导致国民党落败与共产党手中。

还是在淮海战役期间,刘峙部队接到了转移阵地的指令,但是其中有一支队伍外出执行任务迟迟未归,为了等这一支军队,国民党又一次损失惨重。他之所以执着于要等那一支军队,原因在于这支军队在帮他贩卖私盐,是他的摇钱树。

这样的事情在解放战争中时有发生,在济南战争,这个解放军战略反攻的重要节点上,刘峙的又一次操作,让解放军拍手叫好。

当时,解放军正在与王耀武部队交锋,早在战争打响之前,刘峙就在往战争发生地点派遣军队支援王耀武,但是由于刘峙的决策失误,王耀武军队的粮草弹药快要消耗一空时,刘峙的军队还是迟迟没能到达既定地点。王耀武部队最终失败。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在刘峙身上,这句话体现得淋漓尽致。国民党内部对他早有怨言,甚至说他一定是共产党 派来搅局的奸细,但蒋介石还是一如既往重用他,不为别的,就因为他对蒋介石十分忠诚。

光有忠诚没有本事,这有用吗?没什么大用,最终解放战争,国民党落败,退居台湾,刘峙再一次发挥他“长腿将军”的特长,带着妻子一起逃到了香港。

由于早年的积累,刘峙口袋里票子很多,在香港也是大富豪级别,日子过得十分舒心。在香港生活了不久之后,由于自己手下的兵好多都逃到香港,仗着刘峙心软好说话,时不时就上门请求接济。刘峙不堪其扰,带着妻子跑路到了印尼,准备在这里经商,重新安家。

刘峙身上,永远会发生幽默的事情。明明所囤积的资产已经够他生活一辈子了,偏偏要跟风投资,最后赔得两手空空。

眼看着变成穷光蛋了,他竟然又联系上了远在台湾的昔日上司蒋介石。当时蒋介石已经在台湾组建起了自己的力量,面对刘峙这个猪队友,他也是十分无奈,一方面刘峙对他确实忠诚,他也念及旧情,因此就将刘峙召回台湾。

蒋介石这个人,疑心病很重,但是对于刘峙,他居然信任了一辈子 。不管国民党内部多少留言,蒋介石都始终相信刘峙的忠诚度,这也算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了。

只不过,忠诚也不能当饭吃啊,要是只看手下忠诚与否,而不看他能力如何,也不将他调遣到正确的岗位上,那自己的集团内部就会一团糟,解放战争中国民党的全面溃败,就是蒋介石不会用人、管人的最好例子。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

2 阅读:309
评论列表
  • 2024-05-28 07:05

    总座高见

一堂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