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宣传周丨如何防范应对海浪灾害

国家海洋预报台 2024-05-15 21:30:25

《2023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近海发生4米(含)以上海浪过程28次,5次造成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约2600万元,死亡失踪8人。海浪灾害会对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它能摧毁海上平台以及沿海的堤岸、海塘、码头、海水养殖设施等各类海工建筑物,可引起海上船舶的倾覆、折断和触礁等,给我们的生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那么面临海浪灾害,我们要如何应对呢?

海浪灾害

2022年,台风“梅花”扫过青岛带来的巨浪造成沿海一线诸多堤坝及路面损毁。

什么是海浪

海浪是由风引起的海面波动现象,主要包括风浪和涌浪。按照诱发海浪的大气扰动特征来分类,由热带气旋引起的海浪称为台风浪;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海浪称为气旋浪;由冷空气引起的海浪称为冷空气浪。 将某一时段连续测得的所有波高按大小排列,取总个数中的前1/3 个大波波高的平均值,称为有效波高。

根据国际波级表规定,海浪级别按照有效波高进行划分:

海浪灾害

由强风如台风、温带气旋、寒潮、大风等引起的海浪,在海上常能掀翻船只,摧毁海上工程和海岸工程,造成巨大灾害,我们将这种海浪称为灾害性海浪。 灾害性海浪的危害不容小觑:可摧毁沿海的堤岸、海塘、码头、海水养殖设施等各类海工建筑物;对沿岸工程设施的破坏往往是毁灭性的,可能会破坏整个海港设施;据测量,近岸浪对海岸的压力,可达到每平方米30~50吨。 此外,海浪有时还会携带大量泥沙进入海港、航道,造成淤塞等灾害。 为预防和减轻海浪灾害损失,请公众密切关注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的海浪预警报,及时采取防浪避浪措施:海上作业人员应停止作业进港避风,游客应停止水上娱乐与观光活动,并及时离开岸边和礁石,保持安全距离,切勿在海边观浪流连。

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下面的图片

再来了解和回顾一下海浪灾害。

未来两天海洋环境预报

预计明天,

渤海有0.7到1.4米的轻浪到中浪;

黄海、东海北部有1.3到1.8米的中浪;

东海南部、钓鱼岛附近海域、台湾以东洋面有1.5到2.8米的中浪到大浪区;

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南海北部有2.2到3.3米的中浪到大浪区;

南海中部有1.3到1.8米的中浪;

南海南部有0.7到1.4米的轻浪到中浪;

北部湾有1到1.4米的轻浪到中浪。

预计后天,

东海南部、台湾海峡、南海北部的大浪区减弱消失。

5月15~19日西北太平洋海浪数值预报

美丽海岛海域海况

预计明天,

平潭岛、湄洲岛、东山岛、钓鱼岛附近海域有1.8~2米的中浪,洞头岛、南麂岛、嵛山岛、南澳岛、川山群岛、海陵岛、南三岛、东海岛、分界洲岛、蜈支洲岛附近海域有1.3~1.7米的中浪,较适宜乘船出行和海岛游玩;

我国其他美丽海岛附近海域都是轻浪,海况不错,非常适宜乘船出行和海岛游玩。

美丽海岛是指以下的35个海岛:

觉华岛、长山群岛、菩提岛、长岛、刘公岛、灵山岛、秦山岛、连岛、崇明岛、嵊泗列岛、岱山岛、东极岛、普陀山、大陈岛、玉环岛、洞头岛、南麂岛、嵛山岛、三都岛、平潭岛、湄洲岛、东山岛、钓鱼岛、南澳岛、万山群岛、川山群岛、海陵岛、南三岛、东海岛、涠洲岛、分界洲岛、蜈支洲岛、永兴岛、黄岩岛、永暑礁。

更多滨海旅游预报 尽在中国海洋预报

PC端可登录中国海洋预报网http://www.oceanguide.org.cn

进入“全球海啸预警”微信小程序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