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情形不会被视为专利权侵权?

阿鱼社内编辑 2024-04-18 17:16:50

专利权是专利人个人利用其发明创造所拥有的独占权。而专利侵权是指在没有经过专利权人允许或同意的情况下,私自以生产经营为目的行为。那么,哪种情形不会被视为专利权侵犯呢?

(一)专利权人制造、进口或者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进口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该产品的。

(二)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

(三)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

(四)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

专利侵权有哪些法律后果?

(一)侵权行为的民事制裁。

专利法对专利侵权主要是采用民事制裁,专利管理机关或者人民法院在处理侵权的时候主要是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和赔偿损失。根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任何人未经许可,为了生产经营目的,实施了侵犯专利权的行为,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停止侵权。”关于专利侵权赔偿的数额问题,专利法第六十条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的第二十条和第二十一条也作了相关规定。此外,专利权人不仅可以要求经济损失赔偿而且还可以要求采取恢复专利权人的业务信誉的措施。

(二)侵权行为的行政制裁。

专利法对侵权行为中的假冒他人专利、泄露国家机密、徇私舞弊等行为规定了行政责任。另外,我国专利法第五十八条和五十九条还对侵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规定了行政责任。

(三)侵权行为的刑事制裁。

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专利侵权主要给予民事制裁,但有时也需要刑事制裁。专利法第五十八条中明确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0 阅读:4

阿鱼社内编辑

简介:论文/课题/著作教材出版/专利等职称晋升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