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只留两首诗,一首“盖全唐”,这一局李白、杜甫输了

槐序姑娘本人 2024-05-04 11:17:03

本文为《百位历史文化名人的一生》大型文化纪录栏目

01.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这首《春江花月夜》素有“孤偏盖全唐”之誉,的确很经典,闻一多先生曾评价这首诗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但奇怪的是,这首诗属于典型的诗红人不红,关于作者张若虚,笔者翻遍了新旧《唐书》《才子传》《资治通鉴》《全唐诗》等资料,也没找到更多的记载,大多都是通过贺知章、张旭、宋之问、包融、刘希夷等人传记,交叉比对,才零零散散搜集到了一些和他有关的生平事迹。

据载,张若虚大约生于公元660年,卒于公元720年。

他出生这一年,唐高宗废王立武,后又因头风病重,委政于武则天。这些政治事件和张若虚的一生有很大关联,武则天大权独揽后,文武百官中有很多“变节者”都开始依附于她,而天下文士就开始亲近她的宠臣,以求进身的机会,这其中就包括李峤、卢照邻、沈佺期、宋之问和张若虚等人。

作为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在位期间,政绩很突出,甚至“开元盛世”也在吃武则天的红利。

然而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这个“女皇帝”是很难得到认可的,就像骆宾王,他坚持认为武则天是夺权篡位、大逆不道,所以跟着徐敬业起兵,还写了讨武檄文。

就连孟浩然也谨遵家训,拒不出仕唐睿宗李旦朝,等太子李隆基即位后,才出鹿门山求官,因为李旦为了谄媚武则天,把国姓“李”都改成了“武”,这是为有节文士所不齿的。因此李白见孟浩然第一面时,就盛赞他: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基于这样的结果,武则天在“神龙政变”倒台后,那些曾依附、谄媚于她的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惩罚,尤其到了唐玄宗时代,更是诛太平公主,对前朝旧事彻底清算。

宋之问和张若虚关系很好,而宋之问被李隆基赐死,想来张若虚的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尤其是,武则天宠男张昌宗、张易之兄弟都是太平公主推荐的,宋之问、张若虚又都寄附在“二张”门下,苟求富贵。

综合所有因素,我们大抵就可以推断出,为何张若虚的生平事迹如此之少。历史是人书写的,李隆基掌权后,很不喜欢前朝那些不堪的往事,认为是李唐的国耻,所以不排除将武周时期旧臣的资料进行更改或毁灭。

至少正史中,关于武周时期文士的记载,都不是特别详尽和丰富,就像骆宾王,谁也不知道他的结局如何,史书中都按失踪处理。

再比如李峤,曾三度为相,可除了重大事迹外,他的生平细节也是寥寥,不像孟浩然,一辈没当官,可是关于他去了哪、见了谁,史书都有记载。

02.

实际上,张若虚沉寂的时间要比我们想象中还要长。

这首《春江花月夜》最早见于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明嘉靖年间,再被收录进李攀龙的《古今诗删》,到了清朝才被收录进《全唐诗》,并对张若虚的个人资料,进行了简单补充。

也就说,这首“孤偏盖全唐”之作,至少在盛唐、中唐、晚唐、五代、宋初时期,完全被淹没了,无人提及,更不会受到追捧。

况且,这首《春江》在清丽自然的基础上,隐约还是有“齐梁遗风”的。

张若虚曾任兖州兵曹,中宗神龙中与贺知章、万齐融、邢巨、包融等诗人,以“文词俊秀”而显名长安。又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友情甚笃,俱以诗作有名当世,号“吴中四士”。

至于张若虚最终官升到什么位置,都做过什么官,史书中完全没有记载。不过,他能与贺知章、张旭齐名并论,就意味着他不可能只写两首诗,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保存下来而已。

在一些史料中,还有过这样的记载,时刘希夷作《代悲白头翁》,舅舅宋之问索之,后刘希夷反悔,于是宋之问就残忍地将刘希夷杀害。(见《大唐新语》)

但关于这件事还有另一种说法,传张若虚嫉妒宋之问貌清秀,得武则天赏识,因此设计杀害刘希夷,嫁祸给宋之问。

虽然说无风不起浪,但这种野史确实没什么根据性,仅仅只能当参考。

下面我们再仔细聊一聊这首“孤偏盖全唐”的《春江》诗。

03.

诗,一定是绝佳的好诗,不然也不让这么多人去追捧,名头一度盖过李白和杜甫的诗篇。

古往今来,写春、江、花、月、夜的诗人不胜枚举,其中不乏经典,但能把这几种景色放在一起来写,还写得这么好的,几乎就找不到还有谁了。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但原词已经失传。因为张若虚是扬州人,所以关于这首诗中的“江景”还有过争议。

扬州人认为,这首诗当是诗人在曲江畔观潮后有感而发,可瓜州人却觉得,这首诗中的江景该为“瓜州古渡”,还有一种说法是作于扬子江畔。

而张若虚纪念馆和春江花月夜艺术馆,则坐落于千年古镇瓜洲,所以这件事也没有谁能讲得清楚,除非再有文献出土。

争议越大,说明这首诗的分量越重,被誉为“唐诗的开山之作”,“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这首诗不仅描写的景色极美,意境深幽,最重要的是情感饱满,既有对离人的思念,还有一定的乡愁。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这样的句子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后来李白也曾在《把酒问月》中写: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不过,观张若虚的另一首《代答闺梦还》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格调了: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相形之下,这首诗与《春江花月夜》相较,就显得太过于中规中矩,还没有跳出“齐梁”的绮丽浮华之风。

当然,在风云际会的大唐诗坛,能有一首诗可以李白、杜甫比肩,还有“盖全唐”的美誉,就已经足够足够了。

2 阅读:439
评论列表
  • 2024-05-04 19:45

    阳光白洁松风动,鸟声方起水流欢。 花朵带露红橙蓝,绿叶美丽守着山。

  • 2024-05-04 19:54

    坐对风向忽无言,溪流哗哗幽中绵。 一片日光透出暖,春在水里红黄蓝。

  • 2024-05-04 19:49

    花朵美丽自持幽,露水滴落化为唱。 一片风来吹着日,忽见鸟飞引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