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少可开工建造40多艘军舰,中国的“爆兵”能力,究竟有多恐怖?

南友全球视野 2024-05-18 07:41:58

中国是目前公认制造业最完善,工业最发达的国家,这些能力不单单体现在民用供应链领域,军用方面同样如此。此前中国大连造船厂曾出现“一坞五舰”的盛况,是现阶段全球少有的景象。而像大连造船厂这样的造船厂,中国还有不低于8个。分析人士表示,如果中国动员工业能力,完全可以做到最少同时开工建造40多艘军舰,这样的“爆兵”速度是非常恐怖的。而要想真正了解到中国工业“造血”的能力,从当下来看是很难的,因为中国工业登顶世界第一之后,一直没有过这方面的尝试,但是如果以同时建造40艘或60艘军舰来计算的话,大概相当于1~2年造一个“英国海军+法国海军”。

不存在无法被摧毁的武器,也不存在无法被击杀的兵员单位。所有的恐惧都来源于火力不足,所有的缺陷都在于后勤和生产还不够。解放军是一支在“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军队,从抗美援朝战争到抗美援越战争,解放军就深刻认识到了火力不足所带来的战场局限性。为此,当下解放军的作战特点是信息,机动,后勤保障和战略支援。考虑到装备是高消耗武器,尤其是俄乌战争带来的经验。虽然俄乌双方打得很菜,即便是俄军,也经常不做地图作业和战场侦察就直接呼唤火力支援,浪费大量炮弹。但在这场战争中,北约和俄乌暴露出的工业能力不足的问题,还是值得我们参考。

北约的问题在于军工企业没有资金去唤醒工业,厂家并没有因为乌克兰的号召和北约国家政府的空头支票而获得订单。在没钱没订单的情况下,北约的军工产能一直都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而俄罗斯的问题则在于它的工业体量就那么大,虽然对外宣称自己可以年产300~400万发炮弹,但乌克兰战场上消耗数据以及厂家透露的实际产量表明,俄罗斯的工业极限就是年产200多万发炮弹,根本无法达到预期。而为了弥补需求,俄罗斯不得不从朝鲜采购劣质过期炮弹,从伊朗购买落后自杀无人机及其生产线。可即便是低技术水准的自杀无人机,俄罗斯也无法做到完全国产,仍有将近一半的配件需要从海外获得。

而在这场高消耗的低级战争中,中国也扮演了积极角色。实际上,中国工业能力除了要满足解放军的需求外,还要兼顾外贸及民用市场,这是一笔非常庞大的份额。但即便是如此,中国工业仍未流出乏力的表现,反而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而增强。观点认为,如果中国完全动员工业能力和制造的话,不出5年就可以产出足够进行一次世界大战损耗规模的物资。这样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即便是欧美日韩加起来,也无法做到这一步。

0 阅读:0

南友全球视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