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6年半,韩国终于收到邀请,3件事有求于中国,王毅有言在先

代芹看国际 2024-05-14 02:46:39

导语:时隔6年半,韩国终于收到邀请,3件事有求于中国,王毅外长有言在先。韩国外长时隔多年终于收到访华邀请,此行将与中方讨论哪些话题?王毅外长又为中韩关系定下了怎样的基调?

经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确认,应王毅外长的邀请,韩国外长赵兑烈将于5月13日至14日访华。赵兑烈此行,不仅是他担任外长后的首次访华,也是时隔6年半,韩国外长再次访问中国。

对于韩国而言,此行意义重大,韩方至少在3个问题上有求于中国。

第一,当然是半岛的安全问题。

近段时间,韩国国内也出现了“疑美论”,韩国国防部长申源湜甚至公开表示,如果美国因朝鲜“恐吓”而动摇,违背同盟义务,就应该放弃“全球领导地位”。

因此有一些海外媒体报道称,赵兑烈会向中方表达对朝鲜发展核武器的关切,希望中国能够发挥“对朝鲜的影响力”。

不过在今年2月份,王毅外长在与赵兑烈的通话中就明确表示,当前半岛局势紧张事出有因,希望各方保持冷静克制,不采取加剧紧张的言行,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各自合理关切。

因此赵兑烈此行虽然绕不开半岛问题,但是想要中国改变立场是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依然是韩国与朝鲜的务实沟通,而不是仰仗外部势力的介入。

第二,是中韩经济合作,尤其是保障供应链安全的问题。

众所周知,虽然美国试图将日韩都纳入“对华芯片封锁”的盟国范围,但实际在执行过程中,韩国的抵触情绪是很大的,包括三星、海力士都在寻求对华出口的豁免。

韩国之所以如此看重对中国的出口,与韩国的经济困境分不开关系。

2023年,韩国出口经济遭遇重大挫折,全年贸易逆差111.61亿美元,这也是韩国对华贸易31年来首次出现逆差,在这背后,一方面是韩国产品竞争力下降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配合美国战略,导致韩国出口优势难以发挥的问题。

而与此同时,韩国进口市场却越来越依赖中国,韩国关税厅最新数据显示,今年3月中国大葱、卷心菜进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暴增764%和171%,同时胡萝卜和洋葱进口量也出现增加。为了稳定物价,韩国随后宣布对白菜、卷心菜、胡萝卜等7种商品采取零关税政策。

所以韩国外长此行来到中国,不仅是希望中国进一步对其开放市场,也希望中国稳定对韩出口,这也是关系到韩国民生的大事,也将直接影响到尹锡悦政府的稳定。

第三,是中日韩东北亚三国的定位问题。

随着日本正式官宣加入“AUKUS”联盟,东北亚的局势越来越波谲云诡。

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大校此前已经明确警告,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坚决反对有关国家拼凑排他性“小圈子”,坚决反对任何针对中方的双边或多边军事同盟,坚决反对制造分裂对抗、搞阵营对立,亚太是和平发展大舞台,不是地缘博弈竞技场,中国是各国的合作伙伴,不是挑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韩国的立场就变得很尴尬了,一方面,韩国不敢脱离美日韩的小圈子,但另一方面,韩国又不愿与中国交恶。毕竟半岛问题已经让韩国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感,一旦美日韩与中国彻底对立,韩国的外部危机很有可能彻底爆发,届时韩国很有可能被推到对抗的第一线,这是韩国绝不能承受的。

韩国媒体在报道中也提到,虽然韩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进行了“无条件联合的价值观外交”,但得到的待遇实际并不理想,韩国国内对此一直存在反思声音。

尤其是之前在意大利举行的G7外长峰会,韩国甚至都没有获得邀请,这也让韩国国内出现了大量唱衰、批评尹锡悦外交政策的声音。

因此,韩国现在希望能够借着中日韩峰会东道主的身份,重新稳定中日韩的关系,也为韩国寻找到一个可以在夹缝中获得战略空间的道路。

根据韩国外交官员透露,中日韩三国计划将在5月26日至27日,在首尔举行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这也是中日韩峰会时隔6年后再次举行。

中国官媒对此评论称,韩方想要借此次三国峰会推动中韩关系走出低谷,还需展现更多的诚意和实际行动,为双边对话创造更加有利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才能确保这次峰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对于中日韩关系的发展,在去年的中日韩外长会上,王毅外长也曾提出了三个方向。

第一,是要当好东亚合作的“领头羊”,以三国合作带动东亚合作,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反对以意识形态划线,抵制将区域合作阵营化;

第二,是要当好维护地区和平安全的“稳定器”,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和争端;

第三,是要当好解决热点问题的“减压阀”,重点是要给朝鲜半岛局势降温,为重启对话创造条件并采取有意义行动。

1 阅读:57

代芹看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