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推进多维度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提升市场监管现代化水平

企业招标通 2024-02-28 16:20:52

广东推进多维度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提升市场监管现代化水平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积极响应市场监管总局的号召,全面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创新构建“通用+专业”的信用监管体系。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信用风险评估和管理,广东省致力于提升市场监管部门的治理能力,保障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在通用型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方面,广东省加快对接总局指标体系,完善信用风险分析系统,并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通过不断优化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广东省已经形成了包含一级、二级指标,并新增四个广东特色三级指标的完整体系。这些指标不仅与总局模型保持一致,还通过专家论证,确保了分层赋值计算逻辑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实践表明,应用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后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整体问题发现率较实施前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

同时,广东省还积极探索专业性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在全国率先出台了《产品质量信用分类监管规范》,对全省82365家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信用量化评价,划分为A、B、C、D四类质量信用等级,并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在食品生产和特种设备领域,广东省也建立了相应的信用风险分类监管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安全信用评价,并实施针对性监管。此外,广东省还总结了知识产权保护分类管理试点经验,建立了知识产权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模型。

为了深化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应用,广东省组织广州市全领域推行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应用,并研发了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分类指标体系和数据模型。同时,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开放给全市510个行政执法部门共享共用,实现了对全市1912个检查对象子库的全面覆盖。深圳市则通过“主标签+副标签”的方式丰富了主体信息描述维度,构建了“自动+人工”双识别体系,解决了监管对象识别难和人员信息不对称问题。佛山市则建成了全省首个覆盖市、区、镇(街)三级的市场监管服务信息化平台,实现了信息归集、自动分类、共享应用的闭环管理,检查问题发现率大幅提升。

通过多维度的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广东省不仅提升了市场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还推动了市场监管部门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未来,广东省将继续深化信用监管工作,为企业和公众提供更加公平、透明、高效的市场环境。

0 阅读:0

企业招标通

简介:传播信用文化 关注企业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