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越差的兄弟姐妹,越喜欢在这三件事上“伪装”

布衣粗食 2024-01-31 15:44:28

人生一路走来,不装,都不行。

比方说,酒局上,你要装醉,要是硬扛着,一准会醉得一塌糊涂,对身体没有什么好处。

可是,有的人,伪装术很厉害,却用错了地方,而是在家人面前卖关子,对外人反而“亲如兄弟”;还有的人,非常做作,装成了“四不像”。

从家庭的角度来看,人品越差的兄弟姐妹,越喜欢在这三件事上“伪装”,显然是把情感搞反了。

01

反哺父母的时候,装穷人,孝道缺失。

古人说:“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

孝顺父母,要竭尽全力,表示诚恳。如果能够做到,家风就会变好,家庭也会充满善意。

可是有的兄弟姐妹,平时喜欢吹牛,说自己多厉害,收入多高。到了孝顺父母的时候,马上就来了一个大转弯,开始哭穷,说生意多难做,自己的日子多难熬。

前前后后的态度一对比,人品的缺失,就显露出来了。

和我同一个村的小月,在省城某公司上班,做到了中层管理,月收入过万。

小月的父母,一辈子在农村。自从父亲过世后,母亲就彻底没有收入来源了。

小月接到农村的弟弟打来打电话,马上就说:“这些年,疫情影响之下,公司也摇摇欲坠了,给母亲一个月两百元,都很困难......”

原来,母亲生病了,需要住院费五六千。小月不愿意承担。

过了一阵子,农村的弟弟借了钱,让母亲出院了。

一晃,到了过年,小月带着一家三口,从省城回到老家,小轿车里,还有一条价值好几万的狗。

小月的七岁的儿子,对村里人说了句大实话:“我爸,每个月带着狗去宠物医院,还买了月票,一月两千六......”

大年三十,一家人吃团圆饭,小月的弟弟说:“哥,你把狗粮拿出一些,给母亲吃吧,不多,一月一千......”

一家人,不欢而散。

真的想不通,养狗舍得花钱,养母亲却哭穷?这是什么逻辑。

总有一些城里人,就习惯这样——他们认为,赡养父母,是大家的事情,自己承担了一点点,就够了;他们还认为,农村的兄弟姐妹,得到了父母的财产,就应该多管一管父母。

春秋时,晋国的大臣赵盾遇到一个乞丐,讨到一碗饭,留下一半带回家,给母亲吃。

为什么今天,我们有饭吃了,父母反而更难熬了?这是需要深思的,看看是不是钱花错了地方。

02

过去的好处,装糊涂,唯利是图。

父母不是圣人,难免会偏心。

对某个儿女更好,也愿意供养他多读书,还把房子留给他。或许,父母也会掏钱,给他在城里买房子和车子。

也有一些父母,重男轻女,把大部分的爱给了儿子,而仅仅是送女儿读了几年书。

当父母老了,儿子却翻脸了,女儿反而成为了赡养父母的人。

最可怕的是,有的人,得到了父母给的好处,却装糊涂,以此来抵赖自己“孝顺的主要责任”。

当然,也有一些家庭,在父母过世之后,或者父母很老的时候,重新分配财产,会提起过去的一些事情,说某个人已经拿走了父母的存款,在房屋处理的问题上,就应该礼让了。

可是,得到存款的人,却不承认了,还盯着房子。

以上例举的种种情况,看起来是家庭琐事,其实是人对利益的追逐。

《昆虫记》里,有这样一段话:“吃得饱的动物,把争斗当做一种消化食物的手段,同时也是一种健身的方式。争强好胜,事事不让人,从来不吃亏,这是典型的弱肉强食者的特点,它从来就是见便宜就占,见利益就争,见好事就抢。”

一家人的好处,都给一个人占有了,这是不对的。

我们可以借助家庭财产的分配,帮助弱者,但是不能滋养懒惰者,更不能惯坏了那些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人。

父母给了你什么,不会让你交出来,但是你要承认,要感激父母的对你的好。不要抹黑父母,忘记父母的好。

03

向你借钱之后,装哑巴,理所当然。

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人:借钱的时候,说好两个月之后就归还,但是两年了,也不见钱的影子。

对于外人,我们会写借条,并且反复催要;对于家人,我们会心软,不写借条,不催要,也是很常见的。

因为我们心软,因此给要赖账的兄弟姐妹,有机可乘。

他说:“你也没有证据,说我借钱了。你那么有钱,就在乎借给我那点钱?”

听一听,他说的话,你就知道什么的“心狠手辣”了,连家人都不放过。

更可怕的是,有人吃里扒外。借了家人的钱,和外人吃喝玩乐。

借钱给兄弟姐妹,这是一份帮助。若是对方还不起,说明情况,是可以理解的,要是装了哑巴,从来不提自己借钱的事情,就变味了。

谁的钱,都是血汗钱。哪怕你是土豪,金钱也是慢慢积累的,也是智慧的结晶,哪能稀里糊涂就弄丢了呢?

好的兄弟姐妹,会开口借钱,也会开口说“谢谢”,还会开口说“还钱或者不还钱的理由”,给人放心的感觉。

04

利益之下,最容易见到人品。

可是,兄弟姐妹是血脉之情,不是随便就能掐断的。遇到人品很差的人,也只能想办法挽救,或者改变相处方式。

最好是,建立家庭规矩,不要产生糊涂账;孝顺要有原则,别总是一个人承包;学会改变自己,给大家做出好的榜样;及时沟通,唤醒人的良知。

古人说:“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人人注重一个“义”字:对亲人有情有义,对父母孝顺有义务。

要明白,你今天对亲人的态度,就是儿女对你的态度。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1 阅读:355
评论列表
  • 2024-01-31 15:53

    你不用拐弯骂人了,那是在外卖平台干了一个月5500元,因为我眼花,反应慢,出餐慢,干了一个月,老板就把我辞退了。那个岗位工资高。像以前还行。现在我反应慢干不了了。工资低的也有,我不想干,一个月3000多块钱,我租的房子。我还经常病。钱不够花。

  • 2024-01-31 15:55

    我生病提着药罐子上班,老板很不高兴。

  • 2024-01-31 15:59

    我去你家过春节去

  • 2024-01-31 15:54

    你们害我无家可归,卷走我的钱,我不会算完,算完了我们该怎么生活啊[哭哭]

布衣粗食

简介: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