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服软,想解决边境问题?中印争端,究竟是谁的错?

同温层壹号 2024-04-16 20:57:49

日前,印度总理莫迪在接受采访,谈及中印关系问题时声称:中印两国关系的稳定至关重要,需“抓紧解决”旷日持久的边界问题,使之“恢复和平”。

有外媒评论称,这似乎与本周即将举行的印度大选有关。目前,莫迪正在寻求第三个总理任期,虽然其政党在民调中获得了压倒性优势。但“强有力的外交政策”,依然是莫迪在竞选中的重要支柱。处理好与北方邻国中国的边境争端问题,将有助于莫迪进一步巩固其选战优势。

一直以来,中印两国外交的主要议题,始终都离不开“边境争端”。那这场绵延数十年的纠纷,究竟谁的责任更大?要解释这个问题,就要回顾一段帝国历史。

19世纪中叶,大英帝国殖民者统一印度后,开始向北方——由大清帝国统治的西藏蚕食。尤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大清对英国人在西南边境的入侵更是鞭长莫及。

在控制了藏族传统居住区拉达克后,英国人划下了著名的“约翰逊线”,单方面宣布了对侵占区的主权。

之后,英国又向清政府提出分割阿克赛钦的“马继业·窦讷乐线”。

20世纪初,英国人和印度官员又在印度东北方向,中印传统边界以北划出了“麦克马洪线”,将大约9万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区划入印度。

截止到目前,在中印两国超2000公里的边界线上,总共有面积超过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存在争议,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由以上三条“单方面划线”导致的历史遗留问题。

这三条线,无论是当年的大清,之后的国民政府,以及目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从未承认过。

1947年印度独立后,强烈的民族主义和帝国遗梦,让他们在边境问题上继续保持激进政策。不断在东、中、西三段争议地区实施抢占,甚至越过麦克马洪线向北推进,并全面修改官方边境地图,这导致中印两国之间的边境冲突日渐增多。

英国记者内维尔·马克斯韦尔在其《印度对华战争》一书中说:“印度对待边境争端的方法,即印度主张的领土,都自动成为印度的领土。”这导致谈判无法进行,最终引发了1962年的战争。这场持续4周的战争,以中方胜利,并退回实际控制线结束。

此后的1967、1975年,双方又相继在乃堆拉山口、图龙拉山口发生冲突。

和平维持了数十年后,2017年,印度再次插手中国与不丹的主权争议事件,导致洞郎冲突事件的发生。

2020年6月,印军在加勒万河谷伏击中方谈判人员,双方爆发新的冲突。

同年9月,印度士兵在班公湖南岸向中方士兵开枪,双方发生冲突。

2022年12月,双方在达旺地区再发生“肢体冲突”。

除了对争议地区进行实施占领,多次主动挑衅外。印度还就西藏问题屡次干涉中国内政。一直到2003年,印度才首次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

很显然,在解决中印边境争端的问题上,尽管接连取得军事胜利,但中国的态度一直是温和、被动的,也长期主张双方以“传统习惯线”为谈判依据。

外交界也一直传言,中国过去曾多次试图与印度达成互惠协议,以换取长期的边境和平,但都被印度拒绝。

数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防开支仅次于美国,曾经的友好提议也永远成为历史。

2 阅读:636
评论列表
  • 2024-04-17 16:45

    建设与毁灭那个更容易?!是城邦?!还是废墟?!有什么好谈的,自觉退出侵占区域![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同温层壹号

简介:网罗热点奇闻,分享独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