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奸汪精卫坟墓被炸始末

云飞四海 2024-04-08 13:16:14

1944年11月10日,大汉奸汪精卫在日本名古屋去世。

汪精卫的死讯传到南京后,伪国民政府宣传部于11月12日发表如下公告:“三十三年十一月十二日下午六时:国民政府汪主席,痛于民国三十三年十一月十日申时,在日本名古屋帝大医院逝世,距生于民国纪元前二十九年五月四日巳时,享寿六十有二,谨于十一月十二日恭迎遗体回国成殓,择期举行国葬,饰终典礼,由国民政府会同中央党部组织哀典委员会敬谨办理。”

同日,汪精卫的尸体,由陈璧君及其子女等乘汪精卫生前专用的“海鹣”号飞机由名古屋护送至南京,下午五时在南京机场降落。这是汪精卫最后一次享用日本赠送飞机的权利了。到南京时飞机还在上空盘旋一周,降落机场后,由伪代主席陈公博及伪中央委员和伪国府各院、部、会文武长官和所谓外交使节等护送至伪国民政府大礼堂,并由伪国府下令下半旗一月,停止娱乐宴会。伪国民政府明令国葬。不过,这时抗日战争已接近全面胜利前夕,“时值非常,为恪遵先生(指汪精卫)不劳民、不伤财之遗训起见,决定一切力避靡费,求其简肃,在全国统一未告成立之前,先行择定国父(孙中山)陵园之梅花山举行葬礼。”

出殡这天,由骑兵引路,军乐队、花圈队、陈璧君及其子女、陈公博和周佛海等要员依次跟随灵车步行送灵,将棺木抬到梅花山墓地,举行了安葬仪式。

1945年8月,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一败涂地,苏联红军进入中国东北,横扫日本关东军,中国各抗日武装力量举行大规模反攻,给予日寇以致命的一击。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主子垮台了,南京汉奸傀儡戏也就到了停锣收场的时候。8月14日,日本驻南京大使谷正去找到陈公博,说日本已决定投降。大小汉奸得此消息,知道末日已到,大祸临头,吓得六神无主,乱作一团。陈公博急电上海的汪伪行政院长周佛海,并召集其他大汉奸来南京商讨后事。

16日下午,汪伪中央政治会议在南京召开,死到临头,仍争闹不休。周佛海先发制人,首先发言,主张发表一篇简短的宣言,宣布汪伪南京政府结束就行了,其余问题,会上一概不必谈。接着,他的死党梅思平拿出一份事先草拟好的“宣言”稿子,当场念了一下,没经讨论,即算通过。陈公博急得汗流满面,急切地说:“结束机构容易,但我们所涉及的人很多,如何善后,应该想个办法。”周佛海立即打断:“宣言通过就算了,还谈什么其他问题!”说罢,拂袖而去。汪伪政府的送葬会议,就这样在慌乱中散场。

1946年1月15日夜,寒风刺骨,万物寂静。南京黄埔路国民党陆军总部,警备森严,会议厅内烟雾缭绕,一个重要而机密的会议正在这里召开。参加会议的是国民党南京市军政要人,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亲自主持会议,南京市市长马超俊、陆军总部工兵指挥官马崇六、南京宪兵司令张镇和陆军参谋长肖毅肃及七十四军军长邱维达在座。

何应钦首先发言说:“请你们来商量一件事,希望绝对保守秘密,不得向任何方面泄露。委员长不久就要还都,汪精卫这个大汉奸的坟墓,居然葬在梅花山,和孙总理的陵墓并列一起,太不成样子。如不把它迁掉,委座还都看见了,一定要生气。同时也有碍各方面的视听。你们详细研究一下,怎样迁法,必须妥慎处理。”说完便退出会议厅。原来,蒋介石对汪精卫早已恨之入骨,怎能容忍汪葬于中山陵之侧,夺取“孙中山继承人”的身份;同时,考虑到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对汉奸卖国贼的激愤,为应付舆论,1月初蒋就致电何应钦,立即秘密平毁汪坟。

何应钦一出门,肖毅肃接着发表意见,重申了何的意思。他说:“总司令已接到重庆指示,这个问题关系到国内和国际的视听,限我们在10天以内处理好。”一番策划之后,决定由七十四军派工兵部队执行迁移任务;宪兵司令部在此期间派兵担任内外警戒,断绝行人交通,不许任何人接近;在迁移时,南京市政府派人协助。

任务大体分配之后,马崇六向邱维达介绍了有关汪墓的情况。他说:“这个坟墓的工程,已侦察过,是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坟墓不太大,但相当坚固。”接着问邱如何把它干掉,邱维达说:“这很简单,工兵有的是炸药,但要求绝对保密,否则不宜使用爆破,时间也得充裕些。”于是,马崇六告诉邱:“总座的意思是时间愈快愈好,因为还要整理和建设别的东西。最好在一切充分准备好的条件下,乘一个夜间就把它处理好。”由于时间紧迫,当时决定使用爆破,再利用其他音响来掩盖,以防泄密。这样一个毁墓焚尸的计划定下来了,会议深夜才结束。

从1月18日开始,中山陵与明孝陵之间,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断绝行人,禁止游览,紫金山被宪兵戒备得水泄不通。这种阴云压城的恐怖态势,引起社会上的种种谣言,有的说又要查捕汉奸,有些在敌伪时期做过坏事的人,惊慌失措,有的向外逃跑,有的四处藏匿。爆破坟墓的任务,已具体下达给七十四军五十一师工兵营。据工兵技术侦察报告,大约要使用TNT烈性炸药150公斤,才能将汪坟全部炸开。汪精卫死后,尸体是用一具不大的楠木棺材葬于此地的。汪伪政府准备花一大笔民脂民膏的巨款来建一座规模相当大的陵墓。据一位工程师透露,陵墓图案是仿孙中山的陵墓设计的,造价预算5000万伪币。坟墓刚把核心工程初步完工,日本帝国主义就投降了,施工也告停止。

1946年1月21日,准备实施爆破时,马崇六、马超俊和邱维达亲临现场监督。工兵爆破作业分两个步骤:第一步,炸开了墓的外层混凝土部分;第二步,炸开了盛棺的内窖。随着一声轰隆的响声之后,内窖裂开,棺材露出,揭开棺盖,只见尸体上面覆盖着一面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旗子,尸体身着伪政府文官礼服,系藏青色长袍马褂,头戴礼帽,腰佩大绶,真是生当大汉奸,死为卖国鬼,面部略显褐色而有些黑斑点。由于入棺时使用过“防腐剂”,整个尸体尚保持完整,没有腐烂。马崇六命令不必要的人员暂时退离墓地,由马超俊进行棺内检查,主要是寻找有什么葬物。检查结果,除在死者马褂口袋内发现一张长约3寸的白纸条以外,别无其他物品。这张纸上用毛笔写着四个字“魂兮归来”,下款署名陈璧君。看来,陈璧君还想以汉奸亡灵,支撑其摇摇欲坠的伪政权。

马崇六当即吩咐工兵营长将棺木装上陆军总司令部所备的卡车后,即于当晚将墓地平掉,务使不留下原来任何痕迹。卡车则由工兵营李营长随同马崇六运往清凉山的一个火葬场,马崇六即吩咐将汪精卫的尸体交付火葬。只费了半个小时,棺材连同尸体全部焚化,并没有遗留下什么。

以后,但见一座新筑小亭屹立于原来汪墓所在之处。梅花山的南北两面,还开辟了两条小路,添植各种花木,周围修饰一新,与中山陵的景色遥相映对,而汪坟已经无影无踪了。

其实,蒋介石也是多此一举,留下汪坟,对孙中山的英名丝毫无损;正如在杭州西湖之畔岳飞坟前多了一个铁铸的秦桧像。人们凭吊岳坟时,只是多了一个遭人唾骂的对象而已;而对岳飞这位民族英雄来说,人们只会更加激发崇敬的心情。

汪坟虽然被毁了,汪精卫的尸骨早已化成一缕黑烟荡然无存;汪伪政权也早成了历史上的陈迹,留下了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但是,汪精卫这个丑恶名字——汉奸卖国贼,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0 阅读:8

云飞四海

简介:写好的文章,推荐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