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毛主席命令:找到国民党少将,因其成功解救了近9万红军

愚鉴 2024-05-20 13:36:51

1951年,广东省一名国民党前官员被抓获,消息传至当地领导,全都不敢有丝毫耽误,立即将情报上报给了毛主席。

得知此人姓名的毛主席,内心无法平静,因为这个人正是挽救了共产党9万红军的莫雄,即使他是国民党高官将领,却仍多次对我方伸出援手。

孤苦无依的革命者,莫雄在军中的崭露头角

莫雄出生在一个贫困又动荡的年代,没有享受过一天的安宁,更为凄凉的是,他身边没有亲人,孤苦无依。

这样艰难的命运,在那个时代却并不罕见,街头巷尾都可以见到这样的景象,可这并没有让他为此悲叹,反而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革命勇气。

莫雄是从1909年参军,中途经历了许多战役,包括武昌起义和广东独立等,到了1916年3月,依靠自己在军事上的才干,莫雄受到了一众士兵的尊敬。

尤其在驻防潮汕的省防军中,心怀对国家的忠诚与对革命的热情,多次暗杀龙济光的反对党势力,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这之后孙中山先生组织了新的军政府,在这个时期,莫雄所在的省防军也响应了孙中山的号召,归入了援闽粤军的行列。

一年后援闽战争爆发,莫雄积极参与了战争中的主要战役,包括竹箭隘之战和锋市之战。

在这两场战役中,他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和英勇的作战精神,多次奋勇冲锋,屡次立下战功,因而受到了上级的高度嘉奖。

与此同时,在驻扎闽南的期间,莫雄还以公正、善于化解矛盾的方式处理了当地多年的宗教纠纷,赢得了士兵和当地民众的信任与支持。

在莫雄的眼里,他之所以能得到这些荣誉,离不开孙中山的指引,因此,对孙中山他是格外的敬重。

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却与蒋介石成为了“同事”,这也间接的决定了他革命方向转变。

两人在一起共事多年,是完全有过性命之交的关系,也正是如此,蒋介石非常的信任他,这也是为什么后续围剿红军时,蒋介石没把扑空主力怀疑到莫雄头上。

孙中山理念下的分道扬镳,蒋介石对莫雄的打压与挑衅

北伐战争时期,蒋介石率领粤军参与战役,他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与吴佩孚交锋,进而将北伐规模扩大化,然而,事情并不如他所料。

这场与吴佩孚的对决,蒋介石出现了兵力不足的情况,难以正面对抗,于是他不得不将身边的大部队全部派往战场。

然而,只身带着仅有的兵力在桂林设立大本营,蒋介石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步入了危险的陷阱,周围的匪徒察觉到了他兵力短缺情况,于是开始策划着对蒋介石的袭击。

当他感到自己受到威胁时,自己已经陷入了包围之中,之前派走了大量兵力,现在还剩下的根本无法抵挡,就在这时他便想到了莫雄。

接着,利用手中的无线电向他传达了自己遇难的消息,当莫雄接收到紧急呼救时,没有丝毫犹豫,立即下令部队出发。

两个营的精锐部队,对付这些劫匪完全够用,在解救完蒋介石后,两人的友情也变得更为深厚。

可两人始终是两类人,一个是信仰孙中山先生理念的坚定追随者,一个则是妄想统领政权,在孙中山去世前,蒋介石一直处于一种观望的态度。

他虽然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做出了一些贡献,但其野心之大让他不满足于此,或许是因为形势未定,他并没有明显的针对孙中山。

然而,随着孙中山先生的逝世,蒋介石就将他的一切全都否定,包括新三民主义和各种政治理念等。

与孙中山本心背道而驰,自然也对莫雄追随他意志的人反感,于是在1925年,他便想尽办法对莫雄下死手,尤其是在得知莫雄势力正不断壮大时。

首先他找来了许崇智,一个与莫雄关系并不亲密,但也不对立的军阀,决定利用其名义来对莫雄进行打击。

其次精心策划了一场造势,声称石龙地区出现了反革命军队的活动,而后经过判定是莫雄的十一师所为,消息很快传播开来,莫雄立马陷入了被动。

而且蒋介石甚至都没通知,就擅自解散了他的部队,莫雄清楚这是蒋介石对他的挑衅,但没有了军团保护,自己又无法正面应对,只能选择撤退并来到上海。

革命初心的抉择,在国民党内的隐藏行动

来到上海莫雄结识了一些地下党员,通过交谈后,他预感到共产党前进的方向,或许才是自己应该走的路,他开始重新思考革命的问题。

共产党的理念吸引了他,思考再三,他决定加入共产党,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可就在他提出入党申请后,由于之前国民党身份,入党申请并未被同意。

可共产党并没有放弃他,反而相当看好,因为通过国民党身份,能为我党做的贡献,远比他直接加入进来更好,于是保留革命初心,他再次回到了国民党。

尽管莫雄对蒋介石还有些抵触,可唯有在他身边才能有效观察其行动,而此时蒋介石身边人,也不断劝说把莫雄找回,所以顺着推崇,他装作与蒋介石言归于好,继续为其效力。

之后,莫雄展开了一系列周密的调查和收集工作,并在蒋介石第五次围剿发动时候,成功当上主要参与者。

为了围剿红军,国民党召开了一场神秘的会议,其中的主要议题是针对红军的计划。

这次会议的特别之处在于,每位与会者都被分发了一份机密文件,而这些文件内容各不相同,最大限度的防止间谍出现。

这次围剿任务,蒋介石派出了约100万的兵力,面对共产党十几万的士兵,数量差可见他的决心,是一条活路都没给共产党留。

蒋介石身处军团后方,等候捷报的传来,可就在消息得到后,士兵们抵达共产党的驻扎地,却没有任何主力身影。

权谋与背叛,莫雄在围剿行动中的关键作用

整个突袭计划落个空,蒋介石得知后非常的生气,原本以为把握了这么好的机会,却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得到,他几乎忍不住想要掀翻面前的桌子,以发泄内心的愤怒。

然而,在冷静了下来后,他才发现其中不对劲地方,审视整个情报系统后,他意识到这次的失败并非偶然,大概率出现了叛徒。

对于莫雄,虽然之前有些矛盾,但毕竟生死之交,蒋介石还是比较信任他的,就指派他去寻找内奸,然而,等待结果的时间变得非常漫长,蒋介石也开始焦虑起来。

这件事还没有解决,红军这边又有了新动向,于是蒋介石只能再次发兵,可接连操作下,红军主力的位置就是找不到,这时手下还出现了擅离职守情况。

感到自己被愚弄后,内心的怒火让他愈发渴望摧毁共产党,也正是情绪上头,蒋介石更找不到红军下落。

其实红军能够安全转移,这都多亏了莫雄的计划,因为蒋介石过于信任他的原故,所以给予他围剿策略书,上面都是国民党军的真实行径路线,也正是如此他才得以及时传达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国民党中央其实有个师长陈光中,本来是可以帮助蒋介石发现叛徒的,因为在他任命为莫雄下属前,蒋介石就通知他不用管莫雄命令,有事直接汇报他。

可这个人脑子却不太灵活,什么情况都直接告诉给莫雄,甚至刚被蒋介石下达任务,转头就把消息告诉给了莫雄。

忠诚与贡献,莫雄在战争时期的重任

在1935年红军长征时期,共产党面对反围剿的失败,七八千的伤人一时不知道如何安放,莫雄得知后,便想出了一个拖延时间的方法。

根据他的了解,自己下属的六十三师师长是个酗酒好色人,于是便找来几个美女,陪在他身边喝酒,这一行动,直接让国民党战机延迟飞行,给红军争取到了撤退时间,挽救了将近9万多的红军性命。

不管是蒋介石还是国民党官员,一些疏忽的地方,都被莫雄有效的利用,帮助了共产党许多忙,可因为长期待在蒋介石身旁,他也被其怀疑。

最后经过国民党方的查证,确定了莫雄偷取情报的事实,于是就把他关进了南京监狱里头。

这之后,经过各方努力下,莫雄最终还是被释放,此时已经是抗日战争时期,他再次做了一件正确的事,那就是释放了700名共产党员。

此后被蒋介石记恨,要杀了他的时候,他从此隐姓埋名躲到了香港,在解放战争结束后,我党都没有找到他。

直到1951年在广东被发现,时隔几十年,党没有忘记他的贡献,直接安排了个重任,在广东担任政协,继续为党组织做贡献。

0 阅读:160

愚鉴

简介:莫言离殇,大智者,愚之极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