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大方慕俄格城堡遗址:流传千年的古彝文化

天眼新闻 2024-05-19 12:30:21

大方慕俄格城堡遗址简介:

慕俄格古城堡始建于蜀汉时期,是古罗甸王国的首府,即今日的大方县城内。“慕俄格”是彝语,意为天脚下的王城、天下君王居住的地方。历史上该处几经战乱焚毁,唐朝与明朝曾对其进行过修复与更名。彝族文化、水西文化在这个地方延续了1474年、跨越7个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弘扬奢香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再次在原址上恢复重建,形成如今的慕俄格古城。

唐朝时在慕俄格修建了宏伟的九重宫殿,分封王国历史结束后,九重宫殿改称为九层衙。图为九层衙遗址。

大方县慕俄格古城管理处水西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王鹏:深厚古彝文化在政权更替中流传至今

“慕俄格是大方水西彝族政权的行政中心。千年的地方政权统治,将较为原始的彝族民俗风貌和彝汉文化交流互动的痕迹清晰地展示出来。”王鹏介绍道,彝族在慕俄格的地方政权共跨越7个时期,分别是:东汉初期“君长国”、蜀汉时期“罗甸王国”、唐时为“姚州刺史”并修建了宏伟的九重宫殿、宋时改封为“罗施国”、元置“顺元宣抚使”、明洪武时期称“贵州宣慰府”、康熙初年间置“水西宣慰府”。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实行“改土归流”后,地方民族政权统治结束,这段沿袭了1474年的水西政权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慕俄格见证了几代王朝的兴衰史,也在政权的更替中不断被摧毁与重建,但其中深厚的古彝文化却生生不息,流传至今。”作为一名彝族同胞,王鹏深有感触。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左右,“贵州宣慰府”为彝族著名女政治家奢香夫人执政的官邸,她在这里运筹帷幄,领导水西人民维护祖国统一、开拓进取。此外,她对彝族文字的使用与传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推动了彝族文字的广泛传播,使大量的彝族文化和文字史料得以保存下来。奢香夫人在贵州宣慰使任上前后约十六年,是明代贵州杰出的女政治家和少数民族领袖,为贵州地区的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

2008年,为了打造大方彝族文化品牌、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经中共大方县委、县人民政府申报,贵州省委、省政府和毕节地委、行署批准,慕俄格古城在原遗址基础上恢复重建。古城规划面积4.56平方公里,如今已建成奢香博物馆、贵州宣慰府、斗姆阁、顺德街、彝族风情街等景点。“目前古城的三期建设正在持续推进中,未来将与织金洞、百里杜鹃、韭菜坪等景区联动起来,推动大方彝族文化持续发展。”王鹏说。

恢复重建后的慕俄格古城,图为古城一角的贵州宣慰府。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珊珊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黄若佩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陈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