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真实拍摄的火星表面,好奇号在这里发现了很多奇怪的物体

星空承载梦想 2023-12-30 08:52:38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深度长文,希望您能够认真看完,感谢您的支持!

现代科学认为,我们的宇宙诞生于138亿年前,在138亿年前,有一颗奇点发生了爆炸,奇点是一个质量无限大、能量无限大、热量无限大、密度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的点,这个点爆炸以后,我们的宇宙快速的向四周膨胀,经过138亿年的时间,宇宙才膨胀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宇宙中的天体都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后形成的,我们的地球就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在太阳系中一共有八大行星,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海王星的外面还有一颗冥王星,曾经冥王星也属于一颗行星,但是在2006年的时候科学家对行星进行了重新定义:1、行星必须绕恒星运行,2行星必须足够大,有足够的重力将其拉入球面,3、行星必须足够大,得以让其重力清除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附近的其它相似大小的天体。

由于冥王星不符合这些条件,所以科学家将其踢出了行星的行列,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当中,只有地球这颗行星诞生了生命,生命的出现给地球增添了很多色彩,尤其是人类出现以后,解开了地球上很多的奥秘,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得出,地球生命诞生于几十亿年前,最早的地球生命是单细胞生物,由单细胞生物进化为多细胞生物,由多细胞生物进化为两栖生物,由两栖生物进化为陆地生物,人类就是由陆地生物进化而来的,科学家发现,地球生命大量出现的时间在寒武纪时期,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就是一次生命进化的加速期,科学家对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进行了很多研究,除了元古代大冰期的前置条件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元素。

比如说大气和海水中的含氧量增加,动物的呼吸作用得到加强,能够获得更多的能量,活动能力变强,体型也能够长大,而且海水中的钙离子和磷酸盐浓度增加,促进了动物骨骼的形成。大冰期结束后,陆地上的岩石加速风化剥蚀,大量钙离子和磷酸盐随流水进入海洋,动物有了形成内骨骼和外骨骼的物质基础,体型可以长得更大。在此之前,动物的形体很小,还处在微生物阶段。骨骼的出现,让动物个体变得越来越大,生物的进化历史也由隐生宙进入显生宙阶段。目前科学家也在积极的研究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原因,由于距离我们时间太长了,所以想要解开这个奥秘,还是比较困难的,不过人类作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现在已经能够走出地球探索宇宙,这说明人类科技发展的速度很快。

当人类走出地球看到宇宙之后,人类的好奇心被宇宙的浩瀚所吸引,人类想要知道宇宙到底有多大?在宇宙中是不是还存在外星生命?带着这些疑问,人类走上了探索宇宙的道路,由于人类目前的科技有限,人类对太阳系的探索是最多的,而且对金星和火星的探测最多,在2012年的时候,科学家发射了火星探测器好奇号,好奇号降落的地点是一处名为盖尔陨石坑的地方,科学家认为这里曾经存在过水资源,通过好奇号的探测得出,这里有河床、沉积岩等等,水是生命之源,既然火星上面存在生命,是不是火星上面 存在一些微生物?好奇号火星车的动力是由一台多任务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生器提供,其本质上是一块核电池,它能够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它主要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个装填钚-238二氧化物的热源,以及一组固体热电偶,它们可以将钚-238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力。电池重量:45千克,含4.8千克钚-238的氧化物 ·输出功率:110瓦 设计寿命:14年,尺寸大小:直径64厘米,长66厘米,作用:供电,同时多余热量为好奇号夜间保暖,使用过核电池的航天器:阿波罗登月项目,着陆火星的海盗1号和2号,以及飞往太阳系边缘的先驱者和旅行者号飞船项目,尤利西斯太阳探测器,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以及新地平线号冥王星和柯伊伯带探测器等。好奇号火星车包含了人类的高科技,它携带了一套火星制氧实验装置,能够将空气中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对于人类未来的载人登陆火星任务,几乎不可能将返回火箭发射时用的巨大燃料储备送到火星地表,难度很大,这个探测器将携带人类首个火星制氧设备MOXIE(Mars OXygen In situ resource utilization Experiment,火星氧气原位利用实验)。这套极其复杂的装置将由MIT领导,与哥本哈根大学研究所合作。它自身重15千克,可以通过非常复杂的反应过程,将二氧化碳转变为氧气和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可以排出或进行下一步利用。而成好奇号还携带了一台火星直升机,虽然火星大气密度和气压连地球的百分之1的都不到,但是火星2020将释放放一台仅重1公斤的超强直升机,能够实现每天最多3分钟的工作时间,它能够极大扩展火星2020的探测范围,每天可以探测1公里左右,这将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将有翼飞行器送入其它星球。

除此之外,火星2020携带了共计23台照相机,除了工程和避险相机外,这23台中还实现彩色成像、三维成像、微距成像、紫外激光器等等,这些高科技使得好奇号探索火星的旅途更加顺畅,好奇号在工作期间,沿途钻取了26份岩石样品,并且采集了6份土壤样品,通过分析这些样品的化学成分,科学家得出,火星在远古时期,确实具备生命诞生的基本条件,根据探测器的研究得出,火星南极附近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液态湖泊,面积达到了628平方公里,并且覆盖着厚厚的冰层,面积达到了328平方公里,这个发现之所以让科学家非常关注,是因为在火星这颗红色沙漠行星上,发现水资源是非常不容易的,而水杯视为生命资源,所以火星在早期的时候可能存在生命。

科学家认为,地球之所以能够诞生生命,和水资源有非常大的关系,如果没有水资源,那么地球可能不会诞生生命,而地球、火星上面的水资源并不全是来自星球本身,因为地球、火星是一颗岩质行星,本身不具备诞生水资源的条件,不少科学家认为,地球上面的水资源可能是来自于彗星,在2004年3月2日,科学家发射了一个名为“罗塞塔”号的彗星探测器,这个探测器罗塞塔探测器及菲莱登陆器组成,探索任务是为了寻找在大约46亿年前太阳系的起源之谜,以及地球生命起源之谜。经过近10年的飞行,这个探测器来到了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附近,然后在2014年11月释放菲莱登陆器登陆到了这一颗彗星的表面。这一个探测器不负众望,带给了我们一些新的发现,或与地球生命形成有关。

科学家从这个探测器发回的数据中发现了一种生命所必需的元素“磷”。构成地球生物的分子主要有6种化学元素:碳、氢、氮、氧、磷和硫(CHNOPS),按照目前的观点,这些元素可能是在一些彗星、小行星等天体撞击地球带来的。而且科学家还在彗星上面发现了大量的水资源,这说明地球上的水资源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彗星,通过好奇号发现的证据表明,火星曾经有过湿润和干燥的循环,这可能创造了有利于微生物生命形式的环境,它发现了一片保存完好的古代裂缝,呈现出六边形的图案,这说明这些泥裂缝是在多年的湿润和干燥循环后形成的,这些泥裂缝告诉了我们火星古代气候的变化,以及是如何影响生命的可能性,科学家认为,在大约35亿年前,火星是一个温暖而湿润的世界。

有湖泊和河流填满了陨石坑, 但是后来发现了一些事情导致火星失去了大部分的大气和水,变成了一个寒冷而干燥的沙漠,好奇号火星车发现的泥缝位于两层土壤之间的过度区域:一层富含粘土矿物,它们是在水中形成的,一层富含硫酸盐,它们是在水蒸发时形成的,这意味着泥裂缝是在一个时期形成的,当时火星正在逐渐干涸、水位正在下降,而且有很多泥裂缝是六边形的,这是因为当泥土干燥时,它会收缩和断裂,最初泥土会形成T型交叉点,这在地球上是非常常见的,但是随着泥土暴露于更多的湿润和干燥的环境中,T型交叉点会变软并且变成Y型。最终形成六边形图案,六边形裂缝即使在新沉积物覆盖在上面时也会继续形成,表明湿润和干燥循环时间很长。

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生命如何开始的一个理论认为,反复出现的湿润和干燥陆地条件提供了理想的条件混合物,用于形成复杂的化学构建块所必须的起源微生物生命,虽然这只是科学家的一个假设,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太阳系中,处于宜居地带的行星只有三颗,分别是金星、地球、火星,金星的环境非常恶劣,它的大气层非常浓厚,相较于地球的大气层,金星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其中包含了极少量的氮和少量的水蒸气,这种特殊的组合使得温室效应变得异常强烈,以至于地表温度高达470摄氏度以上,这个温度能够让铅都融化,金星的地表被一个非常厚的云层遮盖,这使得太阳光无法达到地面,这也就意味着降雨在金星上面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对金星的画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你会发现那些看起来像河流的棕色线条其实都是岩浆。金星的地壳上的活动也非常频繁,足以让流动的岩浆形成新的地形。这就意味着探险队想要着陆在金星上并且安全返回是非常困难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类要在金星上定居、建立基地是不现实的。因此,更好的解决方案是使用无人机或机器人代替人类进行探测和研究,以更好地理解这个神秘的行星。相对于金星来说,火星的环境要更加好一些,火星没有诞生生命的主要原因是火星没有磁场和大气层,磁场对于大气层来说非常重要,它能够牢牢地抓住大气层,使得大气层不会被太阳风吹散,太阳风实际上就是太阳大气层射出的超声速等离子带电粒子流,任何恒星都有这样的风,科学家将其称为是恒星风。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等离子体,中心一直在源源不断的爆发氢核聚变,巨大的能量从中心不断的向太阳外辐射,经过辐射层、对流层、就到了太阳的大气层,太阳的大气层包括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风就是从日冕层发出来的,日冕我们平时是看不见的,需要特殊的望远镜或者是太阳日全食的时候才能够看到,就是太阳边上放散出来的白光,那是太阳高温高压喷射的气体,地球大气层能够保持完好无损,主要是因为磁场的作用,磁场能够保护地球大气层,使得大气层不会被太阳风吹散,如果没有磁场的保护,那么大气层很快就会被太阳风吹散,火星就是因为失去了磁场,所以才会变成现在这样一颗荒芜的行星,不过根据科学家最新的研究发现。

火星的磁场正在慢慢的恢复,火星的内核也在慢慢的复苏,目前观测到火星上面还存在活火山,既然地表下的冰能够变成液态水出现,就说明火星内核的运动也在加大,不过就是速度太慢,根据数据显示,火星磁场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恢复的话,那么还需要7亿年的时间才能够恢复到抵抗太阳风的水平,既然火星自己恢复磁场这么慢,那么现代人类的科技能够帮助火星恢复磁场吗?虽然现在人类还没有办法帮助火星快速恢复磁场,但是我们能够制造一个磁场,让这个磁场帮助火星抵抗来自太阳的太阳风,这个技术目前已经能熟练掌握了,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里造出来的人造磁场,能够产生100特斯拉的强磁场,这是目前能够造出来的最大人造磁场,帮助火星建造磁场保护伞。

这个计划是美国航天局一个行星部主管"吉姆·格林"提出来的,在火星和太阳之间的轨道上找到一个点L1,在这个点上放上一个"人造磁场",让火星可以处在这个人造磁场的尾部里面,从而保护火星免受太阳风的侵袭。目前火星上百分之90的大气层都被太阳风吹散了,如果能够让火星处于人造磁场的保护下,那么就能够加速火星大气层的恢复,火星拥有一定厚度的大气层之后,火星生命或许能够诞生,曾经著名的企业家马斯克表示,自己要在2050年之前,在火星上面建立自己的工厂,一说到马斯克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特斯拉,毕竟马斯克是特斯拉的创始人,不过对于马斯克来说,特斯拉是一家没有技术含量的公司。马斯克旗下还有很多其它的公司。

比如说SpaceX,这个公司主要是研究太空飞船的,除此之外他旗下还有SolarCity(太阳城公司)、Starlink(卫星互连公司)、The Boring Company(解决交通拥堵公司)、Hyperloop(超级高铁公司)、OpenAL(人工智能)、Fyture of life institute(生命未来研究所)。从这些公司的名字来看,我们就能够知道这是一个完整的星际移民公司,前段时间,马斯克的SpaceX公司在德克萨斯州博卡奇卡的星舰基地,举行了第二次星舰发射试验任务,相比于第一次星舰发射任务时的火箭在高空失稳自毁,星舰二次发射任务非常顺利,但星舰加速到每小时24000千米的时候,发生信号丢失,事后判断星舰发生了解体,虽然这两次都没有成功,但是却吸取了很多经验。

这对下一次的发射起到了非常宝贵的作用,探索火星是人类目前的主要目标,相比于其它星球,移民火星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现在很多多家都希望能够在火星上面取得重大的突破。我国之前也发射了火星探测器天文一号,天文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并释放了祝融号火星车引发了全球关注,天问一号是中国首个自主火星探测任务,其成功着陆和祝融号火星车的释放标志着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重大突破, 在2021年2月10日,搭载天文一号抵达火星的祝融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辆火星车,并于同年5月14日成功登陆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成功将巡视器着陆到火星表面的国家。我国的祝融号火星车重达200公斤。

它由轨道器、登陆器和巡视器三部分组成,其中轨道器负责环境监测和数据传输,登陆器主要负责将巡视器稳定的送达火星表面,而巡视器则负责在火星表面进行实地勘察和科学实验,巡视器携带了很多科学仪器,比如说气象、地质、物理等探测设备,以及一个火星地面穿透雷达,用于探索火星地下水的分布。到目前为止,祝融号已经在火星上面工作了近300个火星日,累积行驶了1900多米,在火星表面留下了4000多个中字,取得了超过10GB的数据,根据祝融号搭载的光谱相机获取的科学数据,我国首次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海洋沉积岩和岩石学证据,凭借这些数据成功证明了火星北部曾经存在过海洋。如果让火星恢复磁场和大气层,那么火星上面不仅仅能够诞生生命,而且人类还能够移民到火星上。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会产生一个疑问,就是为什么人类一定要移民?首先地球不可能成为人类永远的家园,因为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目前人类使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等都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这些资源被人类用完,那么人类只能够寻找其它新的能源,而且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破坏也是非常严重的,现在地球温度持续升高,全球温室效应严重,如果长久的发展下去,那么地球环境终有一天不再适合人类居住,所以人类需要找到下一个家园,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系的宜居地带将会向外推移,到时候火星将会成为宜居地带最中心的星球,目前地球处于太阳系宜居地带的中心位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对于我们太阳这类G型黄橙星来说,具有100亿年的寿命,根据科学家的推测,太阳已经燃烧了50亿年之久,它的寿命还剩下50亿年,在过去的50亿年之中,太阳从诞生也在逐步的成熟,太阳诞生之后,其亮度提升了百分之40,就是因为这种变化,让金星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是太阳在未来50多亿年的时间内,它依然会提升自己的亮度,预计在10年之后,太阳的亮度将会提升百分之10,到时候地球将不再适合人类居住,随着太阳的这个亮度增加,地球上的海洋会逐步蒸发。空气中的硫化氢与甲烷会引发爆炸,动物、植物都不再适合生存,可能只有微生物才能够有幸存活,所以再过10亿年,火星将会代替地球,成为最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

这也是为什么科学家对火星非常关注的原因,不过人类文明想要长久的发展下去,火星也不是人类的终极目标,毕竟太阳最终会变成红巨星,吞噬水星、金星、地球的轨道,然后变成一颗白矮星,一般来说,恒星死亡以后得结局有三种,质量小的恒星死亡以后会变成白矮星、中等质量的恒星死亡以后会变成中子星,超大质量的恒星死亡以后会变成黑洞,像太阳这种小质量的恒星,死亡以后将会变成白矮星,所以人类移民到太阳系外才是最终的选择,不过现在人类的科技还无法飞出太阳系, 曾经在46年前,科学家向太阳系外发射了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发射这两个探测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它们飞出太阳系,探索太阳系之外的奥秘。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都没有完全飞出太阳系,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按照旅行者1号和2号的飞行速度,想要完全飞出太阳系至少需要上万年的时间,对于人类来说,上万年的时间实在是太漫长了,所以目前人类根本无法飞出太阳系,想要飞出太阳系,人类必须提升飞船的飞行速度,目前科学家已经想到了虫洞穿梭、曲速引擎、量子纠缠等方法,这些方式能够让飞船的速度达到光速或者是超越光速,但是这些理论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想要真正的实现这些技术,还需要人类继续努力才行,小编认为,人类作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人类的科技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人类能够在短短几千年的时间内,站到地球食物链的顶端,这说明人类科技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只要人类能够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未来移民火星也是有可能的,现在科学家正在想办法改造火星的环境,只要能够将火星环境改造好,那么人类移民火星也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小编希望人类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人类文明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16 阅读:5509
评论列表
  • 2024-01-25 15:26

    二氧化碳里没有氢元素哦😐

  • 2023-12-31 07:50

    进化论就是扯蛋,地球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细菌,病毒,可能几十万种,怎么可能是进化而来的,瞎编乱造自欺欺人。

  • 2024-01-01 08:08

    什么时候行星大暴炸,地球就没了

  • 2024-01-31 08:24

    火星需要个月亮

  • 2024-03-11 06:38

    小编写得很详实很全面,经纬脉络很清晰[点赞][点赞][点赞]

星空承载梦想

简介:本人爱好天文,擅长写科学领域的文章